最近食用油的新聞一直爆
得知同事用不沾鍋加水炒菜
再加一點調味
這樣子煮會好吃嗎?
edwardtaco wrote:
最近食用油的新聞一直爆
得知同事用不沾鍋加水炒菜
再加一點調味
這樣子煮會好吃嗎?
水波爐可以做到
◆ 340℃過熱水蒸氣烹調-脫油、減鹽效果
◆ 水蒸氣加熱烹調-保濕烹調
◆ 低氧烹調-保持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
◆ 水波爐烹飪時僅使用過熱水蒸氣烹調,並無微波共同烹調,保持食物細胞完整,以保存營養素及美味
(微波將會破壞細胞,造成食物烹調難以保存營養素)
◆ 5種加熱調理模式(過熱水蒸氣模式、水蒸氣蒸煮模式、烘烤模式、燒烤模式、微波模式)
◆ 11種食物烹調料理方式(酥脆加熱/保濕加熱/水波烤箱/水波燒烤/水波烤箱發酵/低氧烹調/蒸煮烹調/烤箱烘烤/燒烤烹煮/微波加熱/解凍)
意思大概就是,炒青菜時,先放水→ 滾沸後 → 放青菜 →加食用油 → 最後加調味料;
但是,還是得加油啊~~ 只是每一種油的冒煙點不一樣,水炒是在減少油加熱的時間而已,
當然,也有人建議,先把青菜水煮過後,撈起放到碗碟上,再去進行"拌油"的動作。
我呢已經很習慣吃青菜,都燙一下下就好,什麼都不用加,不加鹽、不加油、不加任何東東;
在外面麵攤小吃攤都會先交代,沒啥問題,自己煮當然也沒問題,反而在大餐廳會很麻煩,索性就不去夾了;
我連吃火鍋都是不用"高湯",要求使用礦泉水,如果沒提供礦泉水,就用自來水,
安不安全、健不健康,我沒辦法掌握太多,我只覺得這樣反而可以吃到食物真正的味道,而不是一直都在吃調味醬料。剛開始我也沒辦法接受,後來慢慢慢慢就習慣了。
Peace, love and Pinstripes.
不用油就不叫"炒",所以"水炒"是在油裡加水而非只使用水。其作用是防止炒菜過程中溫度過高讓油到達發煙點而產生有害物質。僅用水應該叫"燙"。
教育部辭典
炒
一種烹飪方法。把食物置鍋內,以少量的油略為翻攪至熟者。如:「炒三鮮」。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A%A3&pieceLen=50&fld=1&cat=&ukey=-972095220&serial=1&recNo=8&op=f&imgFont=1
水炒這種名詞。
外面吃青菜,我覺得最不好,因爲有些商人蔬菜都隨便洗,有過水算不錯,有的根
本沒洗直接炒,天啊。
tendays wrote:
現在的人國文能力相對差很多(例如常見在電話對談時很不知恥的自稱為某某"先生"),不知是國文老師不認真教學或是其他原因。
不用油就不叫"炒",所以"水炒"是在油裡加水而非只使用水。其作用是防止炒菜過程中溫度過高讓油到達發煙點而產生有害物質。僅用水應該叫"燙"。
國文老師一定會喊冤,不是我不教,實是程度落太多了,高中老師說是國中老師的失職,
國中老師會說是小學老師怠惰,國小老師說是學生他媽媽的錯...牛羣裏出綿羊,一代不如一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