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網路上的錶類討論區,可以看到很多人會以某牌的錶二手價差,不保值,來作為選買 or 不選擇某牌的決策根據。
這是不是反應呆丸郎戴錶除了是戴身分外,其次就是戴c/p值? 戴的是能吃的東西?
而不是戴錶的設計,工藝,歷史傳承,質感細節,戴的是不能吃的東西?
就像看到有店家在排隊就也要趕快去排一排
所以二手價高當然就符合台灣人的需求
覺得自己買到的是好東西,是大家都會想要的東西
所以二手價才會高
不是買個冷門的商品,一講出去就被人家潑冷水說: 你怎麼會買這個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