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行李箱大進化!搭長榮實測 Rimowa eTag 電子行李標籤

我有買R牌的行李箱,但不會考慮有E-Tag的版本。

技術太不成熟,要被盜用太簡單,
在行李箱外面裝這個東西基本上是蠢,因為航空公司都是摔行李的。

一個簡單的條碼,原本你不需要做什麼,人家就幫你貼好放在行李箱上,到了定點就撕掉。
這樣一個東西需要多花錢?額外風險?然後下載一大堆app在那邊配搭弄半天嗎?
我人走過去,行李一放,地勤人員全都幫我弄好了,一張貼紙而已嘛!搞這麼複雜幹嘛?

我朋友若買這個,只會被我們笑。
專屬櫃檯check in幾乎免排隊就爽度爆錶!支援的航空公司一定會愈來愈多的。

歐帝斯 wrote:
近年來隨著廉航蓬勃發...(恕刪)


我的看法是認為這不太符合成本.
1. 現有NFC應該有辦法感應且成本很低. 航空業者只需要推行這種TAG則可.
2. 現場要掃瞄或看擁有者仍以印出或貼在箱上會較好. 不易被破壞. 即使壞了, 要再製也容易.
3. IOT成熟後, 幾乎每物件都有自己一個ID. 也方便追踪流向.

有時很炫的科技不見得會普及. 因為現有搬運行李系統實在會對這個箱子有不友善的對待. 不值得投入這麼多. 除非這是種信仰.
Bryan Yen
NFC/RFID早已成熟,但是要Reader才能配合和看到內容,無法即時看到。

我覺得RIMOWA推出這個,肯定不是從成本觀點,環保才是主要因素。

但是3月初去德國,還是特地找了無e-TAG的29吋LIMBO,買來取代用了10幾年的2輪TOPAS,不太想當白老鼠。
udeupa wrote:
我人走過去,行李一放,地勤人員全都幫我弄好了,一張貼紙而已嘛!搞這麼複雜幹嘛?
我朋友若買這個,只會被我們笑。


沒錯,
像我們這種老傢伙,才沒有本事去搞那種複雜的東西,
一成不變就好,我習慣、我能理解的事情一定是最好的。
我們要恥笑別人不切實際的創新。

難怪我這種自視甚高的人沒甚麼朋友。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就看下來除了專屬櫃位外,減少排隊

還真沒什麼誘因使用。

現在衝大概就白老鼠的份吧~~~

就像當時的etc 紅外線感應的速率得降到40km以下

到後來的etag改用微波才算是成熟技術。

倒是樂見這樣的創新,能夠好好被應用。

提升check in 速度是好的...
問一個題外話

請問飛美國是否有限制托運行李的大小?
http://dxnny.com
dxnny wrote:
問一個題外話請問飛美...(恕刪)


應該是要看各家航空公司的規定,有些是計重制,有些是計件制。

以長榮飛美國為例是計件制
想知道的是電子標籤有專屬的通道嗎? 還是也是要跟紙本的一起排隊呢?

jimmycheng3691 wrote:
想知道的是電子標籤...(恕刪)


跟一般民眾一起排隊,以長榮為例,如果用eTag表示事前已用手機App預辦登機,所以直接到網路登機的櫃檯去排隊就好。

當然,如果是銀卡、金卡、鑽石卡的會員,走以上的通道還是比較快。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is0329/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