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coach的包包現在都是大陸製嗎?


Mr.ideal wrote:
大家也没有必要爲了一...(恕刪)

讚!!
尤其是
"買一件名牌回來當寶,天天把它供在神台上面,那只是成為了名牌的奴隸,真正懂得欣賞名牌的就是,發揮它最大的用處,該穿的就穿,該用的就用,懂得欣賞設計師的心血結晶。"
說的太棒了!!
前陣子有看到一個報導 - 消失的國界:義大利製造
影片我有小錄了一段:義大利製造的真相
---
內容主要敘述現在義大利部分的紡織廠,都給中國的移民在在做
簡單說就是中國商人移民過去,再有移民中國勞工過去工作
做出來的紡織成品或是其他時尚精品,然後打上Made In Italy

想爾爾一定是轉賣有高獲利..

相關新聞:義大利名牌 中國人製造?
---
這樣感覺起來,不管怎樣
產地不是那麼重要的話,最後還是只能看品管...
之前盛傳某西班牙名牌還特別頒獎狀給大陸代工廠

表揚他們把品質做的很OK

東西品質顧好就好啦



說了一大堆~~沒有人說到一個重點,產地標的製造,其實包含的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一個牌子的人文精神與堅持!!!為甚麼要堅持產地標,這背後的意義太深遠了,當一個牌子失去當時堅持的精神時,其實它的意義已不復存在,當兩件東西用的是同等級的材質,同樣優越的設計,賣的是同樣相近的價格,用的是相同水平的技術,而兩個物品你也同樣喜愛時,請問最後會影響你做決定購買的因素是甚麼???那便是人文精神與品牌的堅持,要不然要那些百年歷史製造的理念是幹甚麼,打個比方好了,CHANEL 2.55包堅持180幾道的製作功序,製作師傅平均經驗5~10以上,如果有一天,全部移到大陸去製作,你想這還是當初COCO CHANEL女士所堅持的 CHANEL精神嗎,這也是BURBURRY,當初部分系列產地要外移,為甚麼英國皇室要出面希望挽留的原因,因為BURBURRY正也是代表英國皇室精神的品牌之一!!!懂嗎!!!!

remixnbhd wrote:
說了一大堆~~沒有人...(恕刪)</blockquot

買個包包來用用

還要了解它的過去

會不會累了點
本來我也想買coach包包
沒買不是因為它是大陸製,而是在台灣買太貴了...

remixnbhd wrote:
說了一大堆~~沒有人...(恕刪)


大大,老實說,改變了製造產地是否就改變了品牌的價值和人文精神呢?

那樣的話,老實說,Chanel的產地很多都早已經改變了,從France轉變成Italy,甚至是經典的2.55也不例外。
Hermes也有不少配飾也是在意大利製造的,Louis Vitton也搬去了西班牙,那是否代表他們的精神早已經改變了呢?答案是否定的,Chanel女士的創新奢華,Hermes的經典,Chanel女士的高貴優雅不會因為產地的改變而消失殆盡,Hermes,LV也不會因為產地的改變而捨弃了他經典的工藝和傳承。

況且如果CHANEL的2.55包堅持180幾道的製作功序,製作師傅平均經驗5~10以上,居然還可以質素越來越差,隨便掉色,皮革容易破損,部份還直接用雙面膠給粘上去。這樣才是對Chanel女士精神最大的抹殺。真正能夠把一個品牌給好好傳承下去,發揚光大的辦法就是找到一位好的設計師,沒有Alber Elbaz就沒有Lanvin的重生,沒有Riccardo Tisci Givenchy就不能在今日獲得巨大的成就,沒有Phoebe Philo,Celine在今天就只能夠是一個六七十年代的經典老牌,在街頭巷尾也不會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透過他們的演繹,把創始人的精神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Burberry被皇室挽留的原因是若Burberry搬走了,被下面子的只是皇室,Burberry不會因此而改變他的傳統理念,終究只是皇室愛面子,不忍心自己御用的品牌居然也撤離了本國,頒發的那麼多皇室證書終究被中國搶了風頭。但是可見的是,Burberry搬離了本國之後,價格也相對下滑了或能說是穩定了,使得他能夠讓更多的人接觸到這個品牌,不然你看,Made in scotland的100%cashmere圍巾,從當年的一萬左右,漲到今日的兩萬多,若把這個價格搬到其他的產品上,一件T-shirt賣個一兩萬,一件風衣隨便四五萬起到十多萬,在同等的價格上,還會有人去買么?大家肯定寧願選擇Hermes也不選擇它啦。因此,在大家能夠接觸到的價格上,使得Burberry更勝一籌,因此大家都爭相購買這個品牌,也越來越多人用,只要多人接觸到這個品牌,也就更多人有機會去瞭解它。在八十年代,Burberry只是一個放在一些不顯眼,像雜貨堆一般的貨架上銷售,而且也不好賣,若品牌不因改變產地而獲得更多的利潤來支持它的運行,今日Burberry可能早因經營不善倒閉了。那樣,Burberry精神可能只能夠永存大家的記憶當中,永遠緬懷它了。

老實說,現在的大部份名牌終究只是大集團的賺錢機器罷了。說什麽理念和傳承,對他們來講,都不如金錢實際。我們只能夠作為一般的用家來講,透過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擁有它,感受創始人所遺留的一份氣息。我只是以事論事,並不是有心指責大大,若有冒犯,請見諒。
這篇越來越精彩了

後面幾篇各位都講得很有道理~


確實一線精品會把它們的主力商品仍然留在義大利,法國製造,例如以服飾為主的dolce gabbana,emporio armani,衣服大部分都還是義大利製造的,旦包包的部分就有很多是中國製造了
至於美國大部分的一些品牌N年前就已經全面中國,東南亞製造了

我自己認為哪邊製造都沒有對錯,只是你要在非義大利,法國製造的話,價格也要相對的回饋給消費者,所以我買精品都一定會看它的CP值,看它的質料,看它的產地,跟它呈現出的價格,值不值得
Burberry的logo已經改變了喔,不再是英國了。
Burberry中國製造後的漲價幅度,一點也沒有比非中國製造的其他品牌小喔!

另外
為什麼在義大利的中國工人成品的素質會比在中國的中國人優?

我前面有說過,有得選的話,為什麼要買邪惡國家製造的商品?讓他們更有錢以武力脅迫、壓榨弱小國家?我一樣不喜歡買美國貨。

支持中國製造的網友都提到一個重要的前提:如果品質沒有下降

老人家的經驗
品質就是有很大的差別
Jean Paul Gaultier 中國製造的T-shirt,就是比義大利製造的差。
Sisley 中國製造的外套,就是比東歐製造的差。
我的iBook G4 933,據說是最後一批台灣製造的蘋果電腦,到現在還能用,當然跑起來狠吃力。
反而是中國製造的 MacBook Pro,一出廠就出事(還好我沒買那款),原來是工人組裝不按照規定。如果沒有消費者自己拆機檢查,中國工廠可是堅持沒問題的。
中國人的平均素質........沒信心。
Burberry is not Burburry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