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如題
  • magforce,又名"台灣馬蓋仙",全世界大致分成美馬、台馬、越馬,美馬是現役美軍的裝備供應商之一,所以台馬沾沾邊應該算是軍用包,本次捉對廝殺的對象是F16黑標板。
  • Direct Action,波蘭的戰術裝備生產公司Helikon-Tex,為旗下設計的專門高階戰鬥背包所成立的一個品牌,本次的"龍蛋II"算是其中風靡全世界的戰術背包之一,全包使用500D杜邦cordura面料,耐用又減重。

嚴格來說這篇不算新包開箱而是比較文,小弟我最近迷上軍包,在2月份時入手了magforce的F16,傳統軍用包的製程配上獨家的1200D膠注面料,讓整個包非常挺,我連續用了三個多月才感覺稍微軟了點。膠注面 + 全包使用YKK防水拉鍊在最近幾周的梅雨季節大顯神威,即使撐著雨傘後背包也很難不淋到雨,但這款生活防潑水的能力可以完全不用擔心這種小事。

原本是看上台馬的超級3P黑標版,但無奈在幾年前就停產了,因為相當喜歡這種款型所以選擇了同樣外觀但小一號的F16黑標。但畢竟我們死老百姓不打仗,深度使用後發現傳統軍包其實不是很適合日常使用,所以又入手了DA的這款龍蛋II,號稱在軍包中極度貼心的設計沒有對手。這兩款包都屬於熱門包款,品質也都非常可靠,全世界有許多開箱文,因此單純的開箱沒什麼意思,我希望呈現的是真實的日常使用感受。若是對這兩款不太了解,各位客官可以先看看其他人開箱的基本介紹:


F16
https://read01.com/zh-tw/Rnn8oRQ.html#.YpEqfqhByUk
龍蛋II
https://itw01.com/GW7BQEQ.html
http://gearkr.com/?p=118565


話不多說,先來個正面&側面的比較,小弟因為顧小孩關係暫時寄人籬下,拍攝環境比較差就請見諒。

這兩款包容量差不多,都是24~25L,但F16有三層格層所以整體包款較矮,約42公分高,龍蛋標稱有48公分高,但實際上放桌面時看起來差不多,原因是因為我不會把包整個塞滿,小弟我不是肌肉男,背過厚的背包顯得狼狽,因此重量垂墜造成兩個包看起來差不多高。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底部容易磨損的地方,F16使用像是牛皮的特殊底非常耐磨,這點深得我心,龍蛋則沒有特別處理這塊。但老實說有好有壞,牛皮底讓包的摺痕很不容易消失,放物品時會因為包體自然收縮的原因導致卡手。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兩個包都撐到極限的厚度,F16約25公分,龍蛋約20公分,實際使用時還會更少。各位會發現我很在意包的長寬高,因為畢竟這是會背出去的東西,合不合身材很重要,小弟我身材適合背20公分厚以下的包,這也是我不會把F16撐厚的主因。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背後的部分,龍蛋有著專利的combat vent system,其實就是一種波浪狀的硬泡棉結構,厚約2公分,新包時會有頂背的異物感,要點時間習慣。

而且龍蛋是有背板的,這點我很驚訝,他讓龍蛋的透氣結構整個撐起來變挺,背負時不容易塌縮變形影響通氣。而F16就是整片透氣泡棉結構,透氣沒特別好但柔軟舒適貼身,我個人兩種都可以接受。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背帶結構上織帶功能性沒有差別,但龍蛋的寬度較寬,且厚度是F16的2倍,在肩頭部分的弧度也比較貼合人體結構,不會有卡頸後的感覺。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但是台馬的質感營造得比較好,黃字標繡在這邊畫龍點睛,而且其實這種中小型包,F16較窄薄的背袋比較適合日常使用,不顯擁腫。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扣具都是多耐福的,但很明顯的台馬的磨砂面更有質感,而且具彈性,開扣手感很好。龍蛋的扣具手感硬彈性差,且扣上後不密合,存在約1mm公差晃動有叩叩聲,這是通病很多開箱文都有提到,不知道DA哪天才要改掉。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龍蛋的調整織帶全部都附上收線魔鬼沾,收納不費心,相對的F16全都沒付,但台馬有賣相關配件,算是多一筆小小錢拿到比較有質感的小零件。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兩個包都有留腰帶扣,但龍蛋直接附給你簡易腰帶,台馬什麼都沒有。但這腰帶我不會用,在都市行動用腰帶超蠢。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DA號稱全用YKK,但不知道為啥拉鍊頭都沒有名子,F16的有YKK字樣。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而且大家都捧的熱縮管拉鍊頭,我覺得過譽,熱縮管太靠近拉鍊頭,讓拉鍊的擺動幅度很受限拉起來不順手,像我龍蛋前袋裡的一個拉鍊只能朝上擺,因為熱縮管卡到。這些拉鍊我遲早有一天會全部剪掉換成傘繩頭。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F16的傘繩拉鍊只有顏色跟包包太相近,暗處不好找,但可以自行拆下換其他顏色的傘繩。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我相當喜歡F16的提手旁邊的小環,原廠是空的讓你自由發揮,我在這位置裝快開的D扣回家掛口罩,會比龍蛋預設的D環更好用,龍蛋的D環位置也沒辦法移作他用因為車的太小了。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

台馬或DA都是很好的包,但每個人在意的點不一樣,接著讓我談談一些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小弟我是碼農,工作長坐電腦前,所以隨身小東西特別多,筆&筆記本、隨身碟、SD卡、發票、停車單、耳機、ipad小尾巴、保險套,疫情關係還多帶了酒精噴瓶,這些小東西傳統軍包都不能好好收納,因此我們很注重行政艙的設計(最多小口袋可收納各式小物的格,通常是最外層)。

F16隔層是漸縮的設計,越前面口袋寬度越窄。F16雖然正面有兩個口袋,但上口袋過小且收納設計差,僅能容納80cc酒精噴瓶+無線耳機就滿了,裡面配置的彈力帶對3C類產品不適用,我好幾個隨身碟小東西只能全部塞在裡面的網袋裡。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較大的正面下口袋也設計得不好,口袋本身厚度都有夠,但是裡面的分層設計縫份太少,簡單說就是撐不開,都只能放很薄的東西,連筆記本都嫌厚,導致東西全部都只能雜亂的丟在裡面,最後我買一個台馬#A0272 7"EDC包做收納。最後面的大隔層深度也不足,沒有到底,放備用口罩都會卡到拉鍊開合,不知道怎麼會這樣設計,很智障。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筆插深度也不足,縫份也不夠,筆不僅難插,可以發現我筆都沒插到底就頂到底部了,長期下來絕對會破。結果F16設計的這層下口袋隔層,我一個都沒用到,大創買個袋子裝充電器充電線+錢包丟在這格。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相對龍蛋就沒這問題,深度足縫份夠,3色換蕊有橡膠握柄的筆都可輕鬆插。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前袋不能拉到底也保證了底下東西不會灑出來,這評價兩極但至少我是喜歡的。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可以看看龍蛋足夠的行政艙規劃,實際上這些小格也不是說多能裝,只是比F16縫份稍多而已。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而F16中層設計也很悲劇。中層是一個通到底的很深的袋子,寬度比主袋稍窄且拉鍊不能拉到底全開。同樣隔層設計非常弱,只有一大兩小網袋,縫份一樣不足,都只能放很薄的東西。而且很深的空間很難發揮,東西沉到底下要找很麻煩,如果他在網袋對面設計毛面,就可以配合魔鬼沾雜物袋,整體就會好用很多。

我把剛剛提到的7"EDC收納袋丟在這邊,他有提手比較方便拉出來。網袋大小放個公司識別證套給各位參考。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中層寬度不足,ipad+有筆的套子會卡到拉鍊,如果能放得下這格是最適合ipad的...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最後是主格,剛有提到因身材關係,背包不會完全撐開,導致這格能用的厚度不足,放入筆電+ipad後,滑鼠一定要水平塞到最底下,閃過ipad才能在不壓到的情況下放置。筆電那側底下的收納袋也是縫份不足,超級難用。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相對的龍蛋因為只有兩層,主格厚度夠,滑鼠那些有厚度的3C用品能正常放在這,加錢包也都沒問題。龍蛋主格和背後格都可容納14"筆電,基本不吃到主格厚度,但主格內的看起來是水袋層並不是電腦層,因為他沒有頂部魔鬼氈固定帶防止筆電晃動。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真正的筆電層應該是背後那層,但不管是哪層保護泡棉都比F16薄,抗衝擊較差,而且背板有硬板的關係,筆電放這邊會讓背感很硬,還是放在主格比較好。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而且這兩個包的重心設計完全不同,F16立放時會向前倒,所以正面必須靠著東西,這樣要拿東西比較麻煩;相對的龍蛋就是正面放,拿東西方便很多。像我在公司是把背包放在桌上的,F16得站起來把背包提起轉一圈才能拿東西,龍蛋是坐著拉拉鍊就好,差很多。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最後說說龍蛋的側面壓縮帶設計,他只有上面那個扣具是連行政艙都包起來的,很明顯有防盜用途,底下那個扣具就不會包到行政艙,這是我完全沒有找到的資料,實際看到時我覺得這是很貼心的設計,因為沒人會想拿個東西就要解四個扣具。
[開箱] magforce F16 & Direct Action 龍蛋II - 捉對廝殺

結論,台馬F16的整體收納設計比較適合放扁的東西,跟3C用品的適應性不佳,這算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很難無視,也發現我這種攜帶需求其實比較適合雙層背包就好,當然每個人需求不同,我的問題不見得是你的問題。

謝謝各位
2022-05-28 3:48 發佈
感謝分享~
不知道版大是否有看過35L的龍蛋?
實際名稱我暫時忘了
網路上可以查到
我個人實際試背過覺得並沒有比MK2大多少,但是附上的腰帶的功能性可是高出許多。
建議可以研究一下
目前亞馬遜上的價錢也還算合理
或許您會喜歡
有很多零碎物品又要當做上班筆電包的話,或許超級3P的內部空間配置會比較適合,各個夾層裡面都還有額外的拉鍊袋,最前面的上下兩個袋子內部的空間分隔也比軍規3P或其衍生的包款要豐富實用,不一定非要找已經停產的注膠版,1050D尼龍的版本就很好用了
龍蛋2我也背過,肩帶對我來說太厚了,反而覺得很壓迫肩膀,倒是比它小一號的DUST2我背起來覺得很舒服
crade
crade 樓主

DUST我也很感興趣,超級3P可惜在主格沒有筆電層,不然他的收納設計其實也比較合理好用,而且有500D材質的選擇

2022-06-10 20:13
catzcats wrote:
感謝分享~不知道版大(恕刪)


大龍蛋對我來說有點太大了,包體較高
我身材會覺得小孩背大包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