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在2003~4年,曾買了一個布織大行李箱,無奈在第一次旅行時,就在下機行李轉送轉盤時由拖行車上跌落,一次就掛點破損。於是下機後,直接在LA 買了一對 Samsonite 硬式大小行李箱。
五年多來,小的登機箱從沒登過機,輪子拉壞了三次。二次送到上海維修,一次台北維修。最後都以原廠無零件收場。送到上海時,原本也沒零件(沒有美國版本零件),但是維修人員,把相容的零件硬是塞了進去。回到台北後,送到台北維修,等了很長一段時間,打電話去問,直接就以沒零件維修收場。
大的那個內襯用沒幾次就拉破了,外環鋼條撞了幾次後變形,開合都要用爆力才能操作。
這二個行李箱,用了五年以上,小的因無輪子零件棄修了,大的如今還在使用中,Samsonite這二個行李箱也可算是超值了,但如果論實際使用的次數不到百次。還是有點失望。尤其是在二個內裝都易破損.以及國際維修服務無零件這二個問題上有點失望。
後來,一直在想著要購買那個牌子的行李箱,在查找資料時,發現有二個牌子特別有興趣。
RIMOWA 和 TUMI。而今天在 facebook 看到有朋友討論到 RIMOWA,於是我將 TUMI 拿出來討論。沒想到,在討論串中被無視。
於是就想上來01平反一下。(因為被無視的感覺很差!!!Orz)
簡單介紹一下:
TUMI 1975 年創立的,其TUMI 取名來自秘魯神 TUMI,產品定位在頻繁旅行的商務高階人仕。(商務高階人仕 == 貴)
TUMI的創辨人,早期在美國和平部隊服務,後來推出以防彈尼絨材質的旅行袋,建立了市場上的地位。在目前市場的定位中,TUMI 給人的是低調奢華的印像路線。產品每年都有新款,但是外表的式樣差異並沒有很大。
TUMIWIKI
我曾向朋友這樣表示:
我喜歡的女孩,是站在人群中,一眼望去,並不會留意的女孩。一但轉眼發現後,卻再也無法將眼神從那女孩身上離開。
TUMI 就符合這調調,和知名的 RIMOWA 相比,除了同樣都標榜著耐用度外,RIMOWA 給人一種明顯的奢華感,似乎在宣示著自己的財富和形像。而TUMI以同樣的品質價格定位,卻是完全相反的 ”低調奢華” 路線。
如果在路上看到RIMOWA ,通常會連想到什麼?
堅固,銀色,奢華
如果在路上看到 TUMI,通常會連想到什麼?
商務人仕,耐用,品味
明明是幾乎一樣的價格間距,但引起的炫耀意味相對上少了許多。
這次在挑選 TUMI 時,目標設定是國際規格20”登機箱,原本是想挑選”低價位”,約一萬二NTD左右的款式。但是在舊金山時,正好經銷櫃台人員不在,有點失望。沒想到同事告知另一頭有 TUMI 專賣店~~~
舊款 20” 登機箱,沒有延伸拉層,看起來比較不會胖胖的,我比較喜歡這種感覺。
但專櫃沒人~~~
新款 20” 登機箱有延伸拉層,但看起來胖胖的,就不是我想要的調調。
櫃台人員拿了約五款給我看,我都不喜歡,我只喜歡經典款的低調形像。
正當想對服務人員說聲抱歉時,發現櫃台後方最高的一格展示架有一個 20”的皮革經典款沒有拿下來給我看。
原本,這個一直不是我的夢幻登機箱,我從沒想到要買這個,沒想要的原因是”價格”。而考慮買下的原因是,這低調的奢華,真的是很低調也很”奢華”。
服務人員不給殺價,願意給贈品清潔包一組。這五年來,我問了很多國的價格,價格都差不多,降價的空間有限。想了想,就算買貴了,也不會差很多,加上美金眨了一成,一念之下就殺下來吧。
(後來結完帳,那服務人員反悔,連清潔組都沒給!!!)
幫你負面廣告一下:
喂!!! TUMI!!! 你們美國舊金山 TUMI 專賣店的店員承諾客戶要給清潔組,結果在結完帳後,告訴客戶,你們清潔組不適用我這登機箱,建議我不要拿!!!
接下來,看包吧!!!

紙箱太大,旅行東西太多,一買回來,箱子就沒拿了。但有送一個收藏用的不織布袋。

TUMI 的 logo 簡單低調,卻又使用紅色宣示品牌!!!

不織布袋上的 logo 和登機箱上的所有logo都一樣,如果光線不夠亮,您幾乎不會注意到logo上的字。

家中沒有合適的光線拍照,全身照就只放這張了。

正中間,TUMI 提供的印字服務。右下角是 TUMI 小小的品牌標示。(內含辨視晶片)

由上至下:
半彈力拉桿,可按下後自動彈起約十公分,方便拉出。
同行李箱材質的行李視別牌
小行李吊掛勾

扁平拉桿,一是更為堅固,二是夾上 nb 或其他手提行李後不易轉向滑動,上方包覆橡膠材質,不易滑動,拉握時手感彈實。

行李視別牌也有印字服務。

注意看他拉鍊的細節,收尾。
其實,在剛打這篇文章時,我才想到,我的選擇 ”低調奢華”,早就注定今天在fb被無視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