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淺見] NIKE近期中底科技跑鞋(Joyride、ZoomX、React、VaporMax)](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8/mobile01-fb21c49312313a926ee1a01d66c6873b.jpg)
![[個人淺見] NIKE近期中底科技跑鞋(Joyride、ZoomX、React、VaporMax)](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8/mobile01-393164ca57be8d2804b6bf1ed0cd7878.jpg)
先說一下
其實我本人基本上是不跑步的,那為什麼買了這幾雙跑鞋?
1是因為工作原因
由於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站一整天,以及走來走去,所以我比較希望舒適以及在意腳感
2是因為...我是個科技控


而因為一直以來都穿NIKE比較多,所以有新的東西出就會想要嘗試一下
所以這次僅以我久站久走的角度及日常穿著的感受,跟大家做個分享
以下心得無關喜好及排名,只是我的購入順序
1.Nike Air VaporMax Flyknit 2
![[個人淺見] NIKE近期中底科技跑鞋(Joyride、ZoomX、React、VaporMax)](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8/mobile01-b63de3cbde5d9e83eea8bfa2bdf83b3b.jpg)
這雙的購入時間大概是2018的9月左右,在此之前我基本上都是穿Red Wing比較多
(不要問我站一天怎麼受的了那麼硬的鞋,純粹就是搭牛仔褲好看)
而當時看到這個系列,就被他特別的氣墊中底吸引
實際上腳後第一時間的幾個感覺,就是腳底的不平整感、輕以及腳感軟硬度還OK
畢竟對比前面的RW,這幾點肯定是非常明顯的
之後一直穿到現在,也有了後續幾雙之後,目前的優缺點感想是↓↓↓↓
優點
顏值還是OK的 =>畢竟如此特別的鞋底視覺效果,以及鞋型也都還滿好看的。
透氣性很好 =>畢竟是flyknit且沒有額外的填充物
下雨天很好用 =>鞋底類似釘鞋的結構,且底部最前端部分的高低及厚度,讓他不像其他幾雙在雨天地面走動的時候會把地面的水帶起來,導致鞋頭會濕掉。
缺點
鞋面的包裹感不是很好 =>不管是前掌或腳踝都較容易有一些滑動(或許是我鞋帶沒有繫很緊,畢竟不是拿來運動,只是上班及走路穿,且我其實每一雙都沒繫很緊)
腳感真的不怎樣 =>跟其他幾雙比較,由於他應該算是結構緩震(我應該沒理解錯吧),且沒有額外的泡棉材質,導致腳底接觸的第一層就比較硬,緩震跟腳感再由下面的氣墊去達成,相對於其他幾雙真心認為比較不討喜。還有就是個人感覺因為是結構緩震,在腳部施力方向及觸地角度不同的情況下,腳感差異很大甚至會不舒服(例如全掌在地面直直往下踩,跟走動時候跟先著地受力時,後跟的腳感差異很大)
鞋底支撐性不是太好 =>前掌還好點,後跟部分如果左右兩邊半隻腳踩到像樓梯這樣另一半懸空的情況,氣墊完全沒有支撐,腳會迅速向著空掉那一側倒下
抓地力不好 =>因為鞋底只有幾塊凸起跟地面接觸,面積非常小,且凸起上面也沒有紋路,導致各種硬質地面抓地都不是太好
2.Nike Epic React Flyknit 2
![[個人淺見] NIKE近期中底科技跑鞋(Joyride、ZoomX、React、VaporMax)](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8/mobile01-6836a1e46d8c46a0085123f3837e5f8b.jpg)
![[個人淺見] NIKE近期中底科技跑鞋(Joyride、ZoomX、React、VaporMax)](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8/mobile01-9cac4e734ff6594feac6063ebd8f3056.jpg)
這雙大概是今天過年那時候購入的,也是覺得鞋型滿好看的,又想嘗試一下React,就買下去了
那為什麼這雙要多放一張鞋底的圖呢?因為其實我在入手前一直看到網路上很多人不知道有沒有實際入手,或是入手可能也沒穿幾次,在那邊懷疑或是砲轟什麼鞋底耐磨度什麼的,我個人感覺沒有那麼不堪,所以放張鞋底照片來為它正名一下。以我買到現在快半年,上班都是走一整天的使用狀況,這個鞋底情況我覺得不算磨損得很嚴重吧?除了前掌中間發力區域React有些磨出毛了,其他地方包括兩側靠近邊緣的React區塊在光線這樣看起來,原本就很淺的紋路,也都還在,所以我認為沒有網路上說的那麼不耐磨...
以下是目前對這雙的優缺點感想↓↓↓↓
優點
鞋面包裹好 =>不管是前掌、中足或腳踝,這雙都很貼合
中底腳感緩震穩定 =>React的腳感不是那種踩起來非常屎的那種,是有種有韌性的軟,不管是行走中或是久站,都給我一種滿穩定且有支撐的感覺
缺點
抓地不是太好 =>乾的路面不用說,抓地是OK的,主要是濕的地面,如果較為光滑的路面材質,還是會稍微有點打滑,但!!!,重點來了,打滑的不是鞋底中段React觸地的部分,而是前端有橡膠的部分,也有可能是我走路習慣問題,總覺得在走路過程中腳步過渡到身後發力蹬完準備離地時會滑一下...
下雨天走路容易把水從前面勾上鞋頭 =>這點我覺得是個缺點拉...,不過這四雙裡面說實話只有VaporMax沒這問題,後面幾雙我就不放在缺點裡了,不過這應該也是這個鞋型跑鞋都會有的問題。
3.Nike Zoom Pegasus Turbo
![[個人淺見] NIKE近期中底科技跑鞋(Joyride、ZoomX、React、VaporMax)](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8/mobile01-a460f2f1d70024ab472068d6b30aed3a.jpg)
這雙應該是今年4月左右買的,就是想要知道ZoomX到底有多厲害,試了之後覺得,真的滿厲害的,雖然我不跑步所以也不會去嘗試跟知道更專業的比賽鞋上ZoomX配上碳板是什麼情況,但就這雙Turbo來說上層ZoomX+下層React這樣下來的腳感,真的滿強的,鞋型也不錯,雖然後跟上翹的鞋底有時候是有點突兀。
這雙的優缺點感想↓↓↓↓
優點
腳感澎湃緩震好 =>上層ZoomX+下層React腳感真的強,軟彈兼具,單以這兩點來說,我個人感覺都比單純React強,只有穩定性方面不知道是雙層結構的因素還是ZoomX真的過軟了點,在左右傾穩定度方面稍微不如Epic React。
鞋面內襯舒適 =>因為他不像其他幾雙都是比較單純的Flyknit鞋面,而是都還是或多或少有一些海綿填充,包括鞋舌,所以穿進去的舒適度不錯,比喻起來大概就是 Flyknit=吊床||這雙=沙發。
缺點
包裹不算太好 =>前中足他沒有Epic React那麼包裹,但因為內裡有填充,所以不至於像VaporMax那樣到會滑動(雖然VaporMax也是Flyknit...),但後跟的部分可能是鞋型跟設計問題,會有些不那麼跟腳,腳跟腳踝會有點上下滑動。
雙層中底的後跟感覺有點脆弱 =>雖然我不像網路上有些圖片,這雙的兩層中底後跟部分有點脫膠分離,但我有走路後跟抬腳卡到一下東西之後,我的鞋面跟ZoomX中間裂開了一點點,還好我用專門黏鞋子的膠黏回去沒事了,但不得不說這後跟中底的造型真的很容易被踩到或卡到東西,有種嬌貴感...。
4.Nike Joyride Run Flyknit
![[個人淺見] NIKE近期中底科技跑鞋(Joyride、ZoomX、React、VaporMax)](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8/mobile01-87485d714f3c11c048d72c76ec13a649.jpg)
這雙是這禮拜購入的,因為看到有不一樣的東西出來,就想去試試看,試完發現真的很特別,就買了...。因為鞋面結構的關係導致這雙建議要買大一點點會比較舒服,我一直以來都是穿12號的,包括上面幾雙,本來想說大家都建議大半號,但沒有12.5怎麼辦= =,後來試了一下13號,還OK就買了13號。本來第一眼覺得鞋型跟外觀普通,後來穿起來感覺上腳比較好看。那因為這雙畢竟比較新,且我雖然這幾天一直在穿這雙,但還是沒有其他幾雙穿的久,所以下面的優缺點感想就是目前這幾天下來的感想,久了會不會變我也不知道↓↓↓↓
優點
鞋面包裹好 =>這雙鞋面不是單純的只有Flyknit,鞋內側有另外一種彈性布材質,且後跟是做一個雙層及內層襪套設計,整體包裹及跟腳都沒問題,只有前掌腳趾部分可能是因為我買大1號,所以沒有Epic React那麼包,不過也沒有到鬆,所以我覺得包裹算不錯。
中底腳感特別 =>雖然我前面寫的是特別,而不是寫好,但我把它放到優點裡面,就是其實我認為腳感算好的。特別在哪呢?首先這雙鞋沒有鞋墊,鞋底就是一層布,手摸就可以摸到下面的顆粒艙,而把腳穿進去後會明顯感覺有凸起及異物感,但這個異物感不像VaporMax那種硬的,他是軟的,所以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而經過一小段時間的穿著(半小時~一小時),這異物感就差不多不見了,個人想法就像NIKE說的裡面的顆粒會貼合腳型移動,這絕對是有的,當然腳本身也會去適應減輕感覺到的異物也是有的,但VaporMax的凸起我穿一整天也不會消失,所以腳的適應程度應該沒那麼大。而異物感消失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柔軟貼合的腳感了。
缺點
重量沒有其他幾雙輕盈 =>其實他也不重,跟我其他籃球鞋什麼的比還是很輕的,只是這次說的是這四雙,再加上我這雙買的是13號可能也有點關係,所以它是4雙裡面相對較重一點點的,真的只有一點點。
鞋底橡膠區塊分布奇怪 =>我是看不太懂這個分布的設計,就覺得很怪,還有就是他的橡膠沒有延伸到鞋頭的部分,不像其他幾雙有到鞋頭上翻的橡膠,或是有一塊硬質的材質在前面。這雙在鞋頭最前端的部位,就是前方可能踢到的地方也有可能觸到地的,都是只有中底的泡棉材質裸在那,就感覺很怪...
最後總結一下
包裹 Epic React=Joyride>Pegasus Turbo>VaporMax
腳感(軟) Pegasus Turbo=Joyride>Epic React>>VaporMax
腳感(彈) Pegasus Turbo>Epic React>Joyride>VaporMax
穩定性 Epic React>Pegasus Turbo=Joyride>VaporMax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剛好幾種中底科技都有買,就想說跟大家分享一下。
目前穿了對比下來因為VaporMax真的讓我感覺只以氣墊這樣做結構緩震,真的有其不足。
所以近期對氣墊類的就不是太想買來玩,不然其實我也滿好奇Air Max 720的說...
也有可能拿來跑步的話跟我的感覺又不太一樣,也歡迎大家討論!!
感謝大家看完我那麼長一篇可能不是太有營養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