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的時候某教授跟我們聊過所謂的"大學教育"應當為何
絕不只專業科目而已, 最重要的就是有 "明辨是非" "客觀批判" "獨立思考"的能力
絕不人云亦云
如果有人說XXX比XXX好, XXX哪邊更勝XXX
你心裡是想為什麼? 哪邊好? 根據什麼? 哪個"專業"者的眼光?
還是就盲從的"同意"該員的看法
畢竟鍵盤高手到處都是
在求學階段當過兩年微積分助教
是有三四本微積分課本就可以稱之為微積分大師?
幾本課本吸收多少精華, 了解多少編排概念, 了解多少數學結構, 才能稱為"大師"呢?
你是知道多少"裡面"的東西, 還是只看看外表目錄, 摸摸精美的封面就做出判斷呢?
我對鞋子, 靴子, 皮件也相當有興趣
家裡也堆了幾本關於鞋子結構之類的書籍, 可是我都不敢對鞋子的結構或作法做過度的批判
畢竟真正的"裡面", 是專業的製鞋師傅才知道的, 做鞋可有百多道程序啊
批判的人, 對於批判的鞋子有 摸過 看過 擁有過 穿過 看師傅製造過 看皮料生成過 看挑選皮料過嗎?
還是爬爬討論區看看幾個影片所得來的"廉價知識"?
廉價的批評誰都會, 大眾對批評的看法決定一個社會知識教育的成熟度
也難怪台灣近幾年被評論高等教育失敗的國家
雖然寫的內容不是說到非常專業或是豐富,但未來應該還有更多練習機會,畢竟大家都不是天生寫文章的料
這些分享和經驗法則都是透過練習來的,實在是沒有必要把開箱文回覆成這樣
我對歐美的靴子沒有特別的看法,很單純和我本身的穿搭配不上邊,所以歐美的靴子我鮮少去看
但看到好看的我認為還是給作者加個分,畢竟平常專櫃上才能碰到的商品,在網路上就有可以看到資料不是很棒?
當然還是希望樓主多分享幾張細節,這樣才是開箱的真諦(然後你會發現照片不好看再去買單眼來拍,01的勸拜
)東西值不值得,買的人和看的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就像之前版上常在吵幾千元才叫靴子,RW是不是?CAT或梯不爛就不是嗎?
做工用料好不好,其實穿凱欣工作靴也可以穿很久..
討論回文我想就是互相尊重,這樣才有話題繼續討論,你喜歡那些或是看不順眼那些,真的不用這麼"直接"寫出來,有更婉轉的方式可以發表你的看法..
aferdchen wrote:
我倒覺得坂大分享文是...(恕刪)
OH,我的黑單被解除了,看來我也有點回應的機會了
分享的確是件好事,說實話我也沒想到今早起來會有那麼多人回文
我的回文是嚴厲了點,但是看看樓主上兩篇回文,我想我不後悔我這樣回應他
互相尊重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冠上這樣的標題,奔上連接受一點批評的容人雅量都沒有
那談甚麼尊重
討論本來就是要在出現問題的點上加以注意、研究,去發現當中問題
短短數語,在我的讀下來只有感受到傲慢的態度,當然我也是以此態度去回應
剛寄了兩封信給YUDIN大大
因為個人覺得值得要重視一個問題
也就是教育的問題
內容如下
「承大大所言
大學要學習的是獨立跟批判性思考
問題是,別人下了這種結論,到底如何才知道他怎樣下這定論的呢?
這就是要看實物跟處理
誠如大大您所說,鞋子工法內幾百工序
如何去判別一雙鞋子好不好,可是見微知其著
如果連一雙BLAKE的鞋底FINISHING都做得不好
然後鞋面縫線針數也不夠密
再加上其他同好實穿下來的經驗
還有自身試穿過之後,接觸地面的穿著感
這些都是一雙鞋做得好不好的體現
還有皮革選料部份的重要性
最好的皮革也有部位之分YUDIN大應該很清楚
BERLUTI沒有辦法做到跟JOHNKOBB一樣
整雙鞋都是用最好的部位的皮革去做
這也是他們被說不值得的其中一個原因
雖然同樣來自頂級皮廠及皮革等級
但其部份選取的嚴謹度
明顯BERLUTI是輸JOHN LOBB的
我不敢自稱大師,但這是我說BERLUTI不值得的根據,有時候很多東西只是懶得寫出來
請不要以此判斷一個人,甚至整個大學生族群
這不公平」




以上附上數張我親手摸過的BERLUTI鞋子的照片
然後下面是網路上找來的ST CRISPIN的鞋子的圖
PS過沒我是不知道
但我相信沒人閒到去PS縫線
http://cdn.styleforum.net/c/cc/700x1000px-LL-cce563b9_PA9A0659.jpeg
http://cdn.styleforum.net/0/05/05278821_PA9A0661.jpeg
做好不好,跟同等級鞋子比起來做工如何
請自行看皮面縫線針數、皮質選位及大底縫線
我就不再多說了
然後我該說我有默默去看過香港的BERLUTI
然後也默默地試穿過,然後也默默地看過其中一位主理的大師
手工削LAST的過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