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商人所謂的環保訴求是為了配合市場法規
當初不環保的材質為何受青睞,因為便宜又耐用,
另一方面,耐用的同義詞就是不易分解,不易分解的東西千年不壞當然不環保
現在我們的垃圾是誰負責處理的,當然是政府,因為頭大所以才制定法規不要再生產不易分解或有毒的產品了
對於新的材質,本來就是比較不耐用和成本較高,如果它耐用又成本低,今天也不會有現在這問題了
成本問題比較好解決,任何東西只要量產了成本自然降下來
耐用度問題尚有賴大家的開發新材質來解決,至少在找到符合消費者要求的材質前
大家買到地雷鞋的機率就真的是靠運氣,我認為現在只是過度時期
能怪品牌商嗎?他們也是有法規要遵守
怪政府制定不合情理的法規嗎?那愈來愈多的垃圾,埋也不分解,燒了有戴奧辛怎麼處理?人人都有避鄰情結
環保人人會說,但實施起來總是有點小代價
只能說以前是太幸福了,當我們享受著高品質低價格的不環保產品時
可曾這些產品的最終出處費過心?可曾想過這些產品是壓榨了開發中國家工人的健康來的?
雖然修好還是跟原本有點不一樣,但也是比丟掉還好了,版主參考看看。
修理球鞋海綿底氧化分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