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連日大雨,你們的防水鞋防水效果好嗎??

bro... 我是過來人
因為你跟我一樣都是技術人出身,名校畢業、大集團紮實訓練
滿口技術,要我寫技術我可以寫上萬字,跟寫碩士論文一樣
我不只是世界級集團技術主管出身,還管過工廠、管過品管部、管過採購部、管過分公司
通通都管過了,業界也算號人物,年紀輕輕(30出頭)就開始有人叫我老師
所以,要講技術我絕對不輸人,而且還被知名老美企業老闆稱為掌有特定技術亞洲前幾人(我自己都覺得太誇張)

一開始,我自己創業做B2C品牌時,寫出來的文章跟你一模一樣
但幸運的是,一開始我的品牌形象就做很好,
外觀機構包裝設計也很好、創新,一看就是歐美風格(CIS設計費七位數,包裝拿過國際設計獎)
一個知心的好客戶跟我說:我看你文章知道你很有心要做出好東西,但是,我完全看不懂
所以,我開始把長文章,分成一段一段寫,
產品力很好、業績也不錯,從一個月幾萬,到一個月上百萬,其實一年業績也才兩千萬而已,也不算多
也引來一些找我們ODM的知名行銷公司
他們很誠實跟我說,你們做的真的是好東西,但是 你 不 會 賣 ! 你 不 會 賣 ! 你 不 會 賣 !
不然也別ODM了,品牌直接讓她們代銷吧... (我還是堅持自己公司賣)

但,業績遇到瓶頸,每月就卡在一百多萬,好險利潤非常好(gross profit ratio 60~70%)
直到.... 我真的覺得自己再寫下去沒人看,開始聘請很有資質的行銷主管「翻譯」我的文章
我一樣寫文章,但經過她們翻譯成 普 通 人 看 得 懂 的 文 字,以及對消費者/TA的好處
開始請專業inhouse設計師做更大量的網頁及banner/AD設計,大量投放FB/Google廣告,以及各種各樣的行銷策略與技巧
月營業額才突破兩百、四百、到去年達每月上千萬....

回頭想想,如果公司沒有被我文章「糟蹋」
或許年營業額早就兩三億....

你不一定聽的下去,
但....多講點人話,別犯跟我一樣的錯誤!
(上面無虎爛,血淚歷史供參考)
noah09184941 wrote:
您好!和G布料比,...(恕刪)


真的狂,

先收藏了

不過想說那麼厲害,原來透濕還是差了些

還以為有黑科技了XD

p.s 最近fb上面看到某一家 北臉?還是誰 好像發展出一種新的防水料,讓人耳目一新

update: 找到了 北臉 FUTURELIGHT , 真的那麼厲害的話 , 有gtx股票相關的趕快脫手 (誤)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很感謝您的分享!!!
確實,我們是屬於B TO C不會賣的那一群,這點我也很早就發覺到了。
所以我們的最終目標是B TO B,B TO C可能是一個過渡期。
防水透濕在國外是已經很熟悉的產品,但是在國內市場是幾乎陌生的。更何況是將較新全針織鞋和完全新式防水透濕技術結合起來。當然,這個技術材料不是只能用在針織鞋,而是因為其他品牌的材料無法使用在針織鞋,所以我們用這種方式呈現出來它的特色。
我們也不會孤注一擲的只放在某種行銷的方式或是固定的產品。因為這個技術從原料到成品鞋,可以賣的階段技術和半成品太多了。而且這個專利技術產品,也不是只能用在鞋子...
目前看到桌面上的產品,只是把它成品化,讓大家都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結構設計方式。桌面下,當然還有其他的通路、品牌在接洽中,而且都有一定的進度了。也許哪一天,這些鞋子我們都得下架,不能再販售...
我們既然在設計和廣告行銷上不行,那就把這些交給將來會合作的品牌通路去處理,我們將來也許會更專注在技術開發的領域。

創業確實很辛苦,也很寂寞,況且是全新的技術材料。

再次的感謝您的分享與提醒,也希望有機會能與您有更多的交流與分享~感謝!
防水透濕材料,當然不是只考慮透濕度這個數字,因為做成成衣的布料,要達到40K也不是難事,台灣就有這樣的材料。
其中還要考慮抗水壓、耐磨、耐候、成品的型態運用、手感軟硬度、耐洗、材料內含禁用物質.......

G牌的透濕依據型態的不同,分布在10K到20幾K左右。
但是目前的防水透濕材料,就是一定要經過裁切、車縫+止水貼條或是熔接,才能繼續加工到成品。

我們是最先達到立體結構不用車縫熔接,就可以加工到成品並商業化的技術。

而在0.2mm以上的厚度,還能達到這樣的透濕,與耐曲折的測試數字,也都算突出了。

世界上用於防水透濕服飾的材料,就TPFE(鐵氟龍膜、以G牌為代表)、SYMPATEX(德國專利,類似PU的材質但是合成方式不同)、和防水透濕PU材質這幾種,N F 的材料我們不與評論,因為這也只有在這個材料專業領域的人,才真的能看出其中的端倪,不過對G牌完全不構成影響。

會自己創業開發這樣的材料,就是因為當初在公司開發V牌鞋款時,發現傳統的防水內襯問題太多,所以才會跳出來自己開發全新的技術材料,避免這些老問題。




和找男女朋友一樣,
絶大部份都是先看皮相,
能接受了才會去看內涵....
就算先看內涵,
也不是再難入眼都能接受.

Y3 和ADIDAS ULTRA BOOST 鞋款錢差多少?
有多少買DANNER mountain light 的,
主要是為了GTX 去買的?

FB 看起來比較像技術展示用的鞋樣,
要打入市場外形真的要加油!
感謝您的指教,我們已經完成市面上的各種資訊的蒐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