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clarks結束代理~

不太會貼圖,再試一次看看
要學的還很多


terry0326 wrote:
最近台灣clarks...(恕刪)


這牌我有三雙,目前粗穿的也是. 感覺這牌在台灣濕熱的夏天穿起來腳很悶,很不舒服, 在國外比較干燥的的地區還算不錯!
其中有一雙雕花靴,放了一陣子沒穿,再拿出來,內部的襯裏竟然會風化掉,外面的皮倒是還好.

台灣百貨公司有些非專櫃的鞋子也賣到一萬多, 匠的價格我寧願買名牌鞋.
幸福很簡單~自我感覺超級良好!
其實看美國訂價也是不準的,,, 老美買鞋都是有coupon或是特價時候...台灣真的賣很貴



1/1換代理商囉!
價格出來了,訂價完全比照前手(美國建議售價*匯率*2倍),
不知道是不是原廠默契?
即使下折扣也只有4-7折。😂

hercules6681 wrote:
1/1換代理商囉!...(恕刪)


昨天專櫃試穿一雙靴子要破萬台幣,
回家上美國鞋網看大概三四千就可以寄回家!
不過我另買了不同款,一雙26xx,
這禮拜應該就可以收到ups

hercules6681 wrote:
1/1換代理商囉!...(恕刪)


等等,公式後面那個「乘以2」是怎樣?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啊
還好入門時學長有介紹,成功躲過一筆學費,實在是太可怕了
鞋海無涯,充實了鞋櫃,卻消瘦了皮夾
這多出來的應該就是廠商的預期利潤啊~
通常都是用美國建議售價為基礎,
絲毫不管進貨價是美國建議售價的幾成而已。

之前朋友分享一個例子
她去Nautica Kids 搶4折冬衣,
沒多久美國親戚回來送她小孩幾件說在美國不貴,
她很好奇上網一看美國建議售價就是台灣的4折價,
再算上折扣約為台灣的1.5折至2折不到,
聽她說的時候那神情真是氣得牙癢癢的

小小趙雲 wrote:
等等,公式後面那個「乘以2」是怎樣?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啊
hercules6681 wrote:
這多出來的應該就是廠商的預期利潤啊~
通常都是用美國建議售價為基礎,
絲毫不管進貨價是美國建議售價的幾成而已。

之前朋友分享一個例子
她去Nautica Kids 搶4折冬衣,
沒多久美國親戚回來送她小孩幾件說在美國不貴,
她很好奇上網一看美國建議售價就是台灣的4折價,
再算上折扣約為台灣的1.5折至2折不到,
聽她說的時候那神情真是氣得牙癢癢的大笑...(恕刪)

5分奉上
買某牌背包的經驗
台灣定價大概是 美國換季5折特價時的美金價格
直接乘以100


,,,,,

以前也當過傻子
現在網路資訊發達 傻子會越來越少

是不是就是這樣的概念:
以後傻子比現在傻子更傻
因為更少量的傻子 要去攤提代理商相同的利潤
還有去試穿然後國外官網買的試穿費


比較好奇的是
平價進口車都能賣的比國產車cp值還高
進口商消費者雙贏
為何平價的服飾 還要賣的像精品奢侈價

sj0109 wrote:
5分奉上買某牌背包...(恕刪)


其實還沒國外操作購買前,大部分人都會怕怕的,試過一次以後,大概就等於跟買淘寶一樣了,
的確越來越多人往淘寶以外的國際購物買,實體通路勢必越來越難賣,提高價格也只是惡性循環,
從專櫃看到的試穿不買人口就略知一二。
kjarry456 wrote:
其實還沒國外操作購...(恕刪)

其實真正好奇的是
平價進口車都能賣的比國產車cp值還高
進口商和消費者雙贏

為何平價的服飾 還要賣的像精品奢侈價
弄到消費者逃往國外
而代理商一家一家倒…雙輸才甘願

同樣的東西
在倫敦 東京 紐約應該也有賣吧
就台灣的租金比他們貴
雲林 台南不是也跟台北賣一樣的價格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