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大概就講講為甚麼要做mirror shine,還有不同配色上的一些玩法,但技巧上的東西可能就真得等我找到個人幫我拍影片之後才有辦法寫了,畢竟,咳,你知道的,有時候看著影片做都會做錯,更何況沒影片,咳咳。
在分享我的幾雙小可愛之前還是先講講打蠟這回事吧。打蠟作為皮鞋保養的重要一環,其必要性是會隨著人的需求而變化的,我遇過一些身份不同的人,我們都有共同的愛好,西裝與皮鞋。我們的身份、職業、工種都不一樣,但我們都認同Mirror shine這件事之於皮鞋上的必要性。而歸納了一下,主要是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去看︰
滋養、保護、美學
前兩者是客觀性的、實際性的功用,而後者則是代表著個人的品味與美的眼光。
一、滋養
從滋養鞋子的角度去看,身為鞋履保養最後一環的「鏡面拋光」,Mirror shine,其帶來的亮度是來自於覆蓋皮面上的一層蠟,而這一層通過打蠟過程一層一層疊加上去的蠟層(Wax coating),可以有效地阻止之前滲入皮革的油份散失。

請無視大腿
高級的純手工皮鞋,以至一些機製的皮鞋(如︰固特異結構,很多號稱手工鞋的其實都是機製,咳咳),都有著耐用、可多次換底的特色,這也意味著只要你的鞋面沒有壞,這鞋子就可以穿一輩子,然而皮革油份的自然散失,會使皮鞋慢慢出現老態,甚至乾裂。蠟層的作於正是將皮革表面與外界隔離,自然油份散失的速度就會降低,情況就像在鮮肉上包上一層保解紙,可以令鮮肉中的水份流失速度減慢一樣。
二、保護
從保護鞋子的角度去談,鏡面打蠟對於皮鞋本身提供了相當重要的保護作用。一如前文所提及,Mirror shine的本質,覆蓋皮面上的一層蠟,而其亮度取決於蠟層的厚度,換句話來說,就是愈亮的鏡面,意味著蠟層愈厚,帶來的保護性也就愈強。而這一層厚厚的蠟質起了將皮面與外界隔離的功用。會為皮鞋帶來損傷的外來影響主要有以下幾種,分別是︰物理傷害、外來物質、霉菌。
首先從物理傷害的方面去談。日常生活中儘管你走路走得多小心,都有可能會撞到鞋子,輕微磨擦、刮痕在所難免,如果沒有進行鏡面拋光,皮面上缺乏了厚蠟層的保護,那麼這些傷害將直接加諸於皮面之上,也就是直接傷害皮革本身。然而,如果有蠟層保護,這些輕微磨擦、刮傷只會停留在蠟厚的表面,事後補蠟即可,不會影響到皮面本身。
而外來物質方面,幾乎都是液體,包括︰油(如︰吃飯時食物的油份)、水(下雨、去廁所時從尿兜反彈出來的尿液等)、酒精(你懂的)等等,而這些外來物質都有可能在皮面上留下痕跡或帶來傷害。而防水spray於皮革上使用的效果亦遠不如於布面、絨面上使用的效果出色。因此,最傳統、有效的方式︰鏡面拋光,仍然會是防止外來物質傷害皮革的最佳選擇。
最後,在對抗發霉方面,厚蠟層也能起著相當顯著的功用,如果大家有試過為鞋子進行鏡面拋光,而該鞋又錯經在之後發霉的話,或許你會注意到有著厚蠟層的地方不會出現霉班,因為霉根沒有辦法在那些地方生長,因此鏡面拋光可以為你的鞋帶來局部的保護。
然而,為何是局部呢?因為厚蠟有著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在摺痕處的蠟厚會因皮革表面摺到而粉碎,因此一般在進行鏡面拋光的時候,會避開所有有可能摺到的部份,如︰Vamp(腳面)。但是有些訂製鞋的鞋匠,他們會在店內擺放一些Sample,又或是鞋履收藏家的一些珍藏,這些不會穿、純擺放的鞋子,他們就會給整雙鞋子進行Mirror shine,以保護鞋子,如下圖就是由Aubercy現任當家Xavier所收藏的,一代名匠Nikolaus Tuczek的作品。

三、美學
從美學的角度去談,也許是最容易理解的。鏡面拋光可以為鞋子本身的重點部份如︰兩側、鞋跟、鞋頭,顯得更加平滑、細緻,這兩點對於推祟精緻的Dress shoes來說有著很大的意義。畢竟Dress shoes不是工作靴,Dress shoes要是有一大股粗獷味,那就不叫Dress shoes了。
此外,從視覺效果上而言,一雙經過良好保養而且進行過Mirror shine的鞋子,看起來會更加整齊、整潔,而不是亂糟糟、殘殘舊舊。對於工作上需要穿著西裝的朋友而言,這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不知是從誰開始說的,說「要了解一個人,得先看他的鞋子」,後來還發展成各種奇奇怪怪的版本,甚麼「看一個男人的品味如何,就得看他的鞋子」之類的。歸根究底,我想這個論調的由來,也許是想說會注重鞋子的人,大概會是一個心思細緻或注重細節的人,畢竟不是大面積、大範圍引人注目的地方。

雖說這些話,看看就好,不過一雙整潔的鞋子,的確會讓你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加分。而要是一個人一身西裝,但是鞋子卻髒髒殘殘的,那絕對就是扣分。也就是說,即便你有一雙好鞋,你也得給他做一下shoecare、mirror shine,to bring out their true value,而一雙不怎麼好的鞋,普通的鞋,經過了鏡面拋光的修飾,也能令其加分不少。
最後,如果你的鞋頭、皮面上有一些特殊的紋路、圖案,那麼進行鏡面拋光後,那些被拋光過的地區顏色將會變得更加鮮明突出。下面就有一雙我自己做Patina的作品,一雙Carmina,在完成後我道替它上了一層蠟,做了一下mirror shine。



後面是原色
然後順便介紹一下我的幾雙新歡舊愛,還有不同顏色的蠟在鞋子上的效果吧。坦白講,蠟在經過鏡面拋光後,會變成透明,加上其顏色很少會跑到皮鞋之內,所以有的人問我,蠟的顏色要配甚麼?一定要配跟鞋子一樣的顏色嗎?我都是說不的。甚至有的人會很執著,到底哪個色是哪個色,要確定一模一樣才敢買的,我是覺得有點過火了。
另外,還有很多人會私訊問我,打蠟的話是不是只打鞋頭就好?鞋跟要不要打?等等的問題,也在下面一次回答。我個人是比較習慣打幾個部份,分別是︰鞋頭、鞋跟、還有內外兩側,也就是說只有鞋面部份還有Vamp範圍的兩側我是不打蠟的,在下面的分享中大家也可以注意一下我打蠟的範圍。
來看看例子吧,下面四雙都來自來自Gaiziano & Girling。首先分享一雙我自己的Oxford,非常非常黑的墨綠色,要在室外陽光下才看得到綠,簡單來講我其實也就當它是黑鞋了,最經典不出錯的樣式,唯一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我讓鞋廠給我做了Haf sole,也就是前掌的部份是double sole,而鞋腰部份是single sole。因為我個人是習慣不加底只加鐵片就出門下地的人(雖然這雙還沒穿過),做成haf sole也就是想要耐穿點而已。(畢竟double sole看起來真特麼太呆板了,太country了...)



除了鞋頭之外,鞋子後半的內外側,還有鞋跟,都會做鏡面拋光。


接下來的一雙是一雙灰色的Balmoral boots,可以說是最正式的鞋子了(當然最正式的場合不會挑我這種有沖孔的),說到這個實在挺不懂為何我有些所謂「達人」說穿靴子上班有不夠正式的問題...各種冒汗。上部份用的是灰色麂皮,而下部份用的是Vintage grey calf,算是G&G Canterbury的變種,在上下部的中間我要求他們加了一圈沖孔上去。
打蠟方面我用了中咖啡色蠟,出來的效果就是令灰色的鞋子局部帶在咖啡色,效果我還挺喜歡的。其實這種帶色的蠟有很高的可玩性,不同顏色的蠟與不同讀色的皮革搭配起來會有很奇妙的效果,有些比較出色的搭配如︰黑色皮革上使用Navy色蠟(在日光下會有藍色的光澤)、酒紅色上用咖啡色蠟(漸變深色)、咖啡色鞋上用黃色的蠟(出來效果異常通透)、灰色的鞋子配上咖啡色的蠟(如圖)。





接下來就是分享舊愛了,首先是這之前MTO的,好像沒在這開過,一雙拼短吻鱷皮的G&G Deco,大概穿過五次左右吧,皮子還挺好的,放了鞋撐幾乎看不到摺痕,我想再穿個十次八次就會明顯點了吧。
有關鏡面拋光的部份我是使用了透明的蠟,透明的蠟不帶色,有機溶劑也最多,因此也是最難堆得亮的一種蠟,可是透明蠟有一個好處,因為它沒有顏色,因此堆出來的蠟也特別通透,皮面上的紋路、圖案、花紋可視程度也是最高的,也因為它不帶顏色,所以如果皮革本身的顏色你就很滿意,像Museum calf之類的,你不想改變它的顏色,透明蠟也是一個好選擇。





下面是另一雙舊愛,一雙陪我走了近兩個年頭的鞋子,底還是跟沒變薄多少,我看還能操個兩三年以上。說一下鏡面的部份,這雙用的是黑色的蠟,黑色蠟是各種蠟之中最容易堆出鏡面的蠟,也是遮蓋性最強的,因此如果你的鞋子本身是很深的顏色,又或是受過傷有痕跡想要蓋住,黑色蠟就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好處也是缺點,皮子的顏色幾乎會被完全蓋過,各位可以看看下面的圖,可以發現高度鏡面的地方幾乎是看不到底下的酒紅色的。





然後不暪大家,其實我挺愛穿這種鞋子的,一方面不像傳統Chelsea boots那樣country,搭西裝搭得起來,二方面平常外出的時候,我是挺懶的..所以很喜歡一腳蹬,這種方便可是看起來又很Smart的鞋子就很方便,跟side elastic gausstic一樣是懶人恩物...所以...其實同一款我有兩雙不同色...下面這雙是黑色,鞋頭fade out 成灰色,然後我使用了深咖啡色去打亮,就成了這個樣子,效果還算不錯的。


最後順便分享兩雙最近跟朋友在玩的Patina作品,有機會再分享吧,打完收工。




最後,例行公事,本文未經本人同意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