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不知道大家對REEBOK的印象是什麼?
小時候老媽買給我一雙REEBOK的球鞋,那時候還不知道是什麼來頭
長大後開始打籃球,迷上AI,才發現原來我在小時後就已經~~~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沒錯!小時候我買的這雙就是REEBOK引以為傲的球鞋科技:DMX活氣墊!
DMX氣墊作用的簡介:
DMX流動氣囊結構是Reebok所研製的成功運動科技,它能提供更高水準的舒適感,流動感和穩定性。 DMX適用於任何不同運動需要,DMX正如人們所看到的層次越變,科技含量越多,使消費者感受到物有所值. DMX科技源自於駕駛員與汽車之間的感受,正如地面、車輪胎及座位在行駛中給駕駛員的感受一樣,運動人士在運動過程中,腳與地面接觸,受力,DMX可緩解震蕩,增強足部的舒適感,提供更高的穩定性及方向感.

簡單來說,當年我小時候穿著的感覺就是,很像是踩在氣囊上,當你前腳掌出力時,氣囊經壓縮後會給你一種回饋力推動你向前的動力,聽起來很虛無飄渺,但是我小時候真的覺得這雙好穿到沒話說!
不過缺點就是,一段時間過去,氣囊的作用感會逐漸減弱,不過我想這是非戰之罪,球鞋是消耗品嘛!
以前的NIKE AIRMAX,也是底磨光後氣墊就掰掰了!

後來長大後陸續有買過AND1.ADIDAS的球鞋,AND1那時候頂級鞋款不過2500,所以我常打球時很喜歡穿AND1的球鞋!經濟實惠
ADIDAS也不差,也滿耐磨的!不過她鞋款平均價位又高一級
至於NIKE,在我常打球的國高中時期,我是不買的。原因是NIKE最貴.最不耐磨(高階鞋款尤其如此),拿來當我的練球鞋實在是太奢侈了一點
但不可否認NIKE真的很好穿就是了!
------------------------------------
記得後來REEBOK賣得越來越差最後退出台灣市場,個人歸因有二:

1.AI在NBA走下坡:即使她是我籃球的偶像,我也不敢苟同他的態度
而且REEBOK後期為AI推出的鞋子有點偷懶!未加入任何有賣點的科技,反觀NIKE的Z.A與ADIDAS的C.C,大家都在進步你在退步,使得我也不買AI鞋子的帳了
2.賣點方面主打失敗:REEBOK後期主推姚明的鞋款,但稍為有注意球鞋走向的人可以發現一件事,在台灣籃球鞋賣得最不好的位置就是C與PF,我想這與台灣不世出長人也有關係,各位可以注意,在美國很紅的KG跟DUNCAN,在台灣一定都是進OUTLET的常客鞋!更不用說現在打進冠軍賽正夯的司機了(一樣進OUTLET啦)
但這對喜愛大前鋒的人說不定是一個好處,因為你永遠可以撿便宜
------------------------------------
到了2010年,REEBOK再度捲土重來,挾帶著簽下當季選秀狀元的John Wall與新科技Zig Tech全系列鞋款
打算衝擊台灣的球鞋市場!
Zig Slash示範影片:


Z.T作用是可以幫助你腿部各部分肌肉減少疲勞,並且產生推動你身體向前的動力,只不過這次不是用氣墊來呈現,而是變成像心電圖般的底部來回饋!
這種設計我一眼就愛上了,所以我就到離家最近的微笑去試穿,不過本來我是想買慢跑鞋的,但後來想想,我籃球鞋目前只一雙,慢跑鞋有3雙,所以臨時改成籃球鞋啦!
-------------------------------------
感謝大家花時間看到這邊,我們看圖吧!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Zig Slash實著: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穿著心得:
當初我害怕自己不能接受太高筒的鞋款,不過在店面試套後我發現,這雙可能只比中筒略高一點
但因為看圖片時感覺是很高筒,有這種錯覺!
而這雙鞋底剛穿時覺得有點硬,但實際下場打球後發現,越打越軟,而且不是氣墊那種軟的感覺
有點類似NIKE的Z.A,會給你硬實回饋感,穿久後會覺得越來越好穿!
而且她包覆性也夠,對於腳踝受過傷的人我想也不用擔心太多
這幾天打球下來,我給ZIG TECH的科技很高的評價
不過她鞋頭有點略小,不習慣穿太包的人可能可以考慮大個半號試試,但我還是拿US9,因為我覺得鞋子會越穿越鬆嘛!
再來講他的鞋身,鞋身外側有個大大的REEBOK標誌,這也是我很喜歡的地方!
鞋身內層是網布,所以透氣性也OK!籃球鞋最怕買到不透氣的鞋款,打久後腳的負擔感覺會越來越重!
這雙顏色進得不多,台灣只有三色,這黑橘配色也很對我的味!
再來就是~我還沒在球場看過有人穿這雙

-------------------------------------

大家以為沒了嗎!還有~~
Zig Tech: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Zig Nano實著: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Reebok!好久不見,Zig nano慢跑鞋 & Zig slash籃球鞋 開箱!

怎麼可能只買一雙呢~女友也帶了一雙慢跑鞋回家!
穿著心得可能就得穿久以後待我問問了
謝謝各位花時間看完文章

最後~要謝謝我的女友,這雙鞋子是她送我的畢業禮物!謝謝你weiwei~
2011-06-06 15:15 發佈
小弟以前成經買過他們很有名的蜂巢形氣墊鞋...

因該也有十幾年前了吧...印象是很有保護腳踝的感覺.

裡面感覺很好好舒適...在來之後他門品牌就消失了.....

昕仔 wrote:
而這雙鞋底剛穿時覺得有點硬,但實際下場打球後發現,越打越軟,而且不是氣墊那種軟的感覺
有點類似NIKE的Z.A,會給你硬實回饋感,穿久後會覺得越來越好穿!(恕刪)

當初在鞋店試時

當下覺得硬得要命

不過若是要打球才會覺得好穿


如果沒人推薦

不知有多少人一試穿就買單的

最後~加分

aya0911002796 wrote:
小弟以前成經買過他們...(恕刪)


蜂巢式氣墊也很讚!早期也有用在AI的鞋款上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後來REEBOK的鞋子都不採用了(成本?)


pool206 wrote:
當初在鞋店試時

當...(恕刪)


對阿,在鞋店試套時有點緊又硬,不過走幾步路你會發現他有一點"微Q"
而這微微的Q感在場上做激烈放入.阿不是,打錯了,是切入動作時,會給你很好的啟動力

不過我承認我敗這雙鞋子最主要的原因是,很難撞鞋
之後沒意外的話應該會在入手男款慢跑鞋
呵 好看的鞋

藍白 會更好看

想說在網路上看到 reebok 復活的消息
怎麼在體育用品店都沒有看到
在摩曼頓才看到有接下來銷售
嗯 reebok 的通路有變多的樣子
慢跑鞋也不錯看 真的 ... 可以帶一雙 ........
印象中以我穿過他的3D鞋底是很不防滑的那種
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是一樣很滑???
不過這次新推出的鞋子真的都不錯看
我也想要買來穿穿看說
哇靠!!! 那雙活氣墊AI 我也有!!! 好懷念阿~~~
蜂巢是氣墊好像是Shawn Kemp 當年同學有買

我還會特別把那個I3的logo擦亮!

勾起了我幻想是灌籃高手的回憶

昕仔 wrote:
不知道大家對REEB...(恕刪)


女款很好搭的感覺

不錯看

看起來就很好穿

感覺 呂霸可

這次回歸有進步

希望REEBOK能真的復活

因為CONVERSE已經被NIKE收購了

ALL-STAR那麼熱銷還能倒...

最近也在挑慢跑鞋

其中看的一雙就是這雙

還有NIKE 的 FREE RUN+2

跟ADIDAS 的 CC

adidas以38億美元收購REEBOK的全部股份,兩家公司在2006年初合併。

當時,在世界運動商品市場上,排名前三位的是Nike、adidas和REEBOK。

adidas吃掉REEBOK後 預估新公司的年收入將能達到123億美元,

逼近Nike公司在2004—2005年度的137億美元;

簡單說就是 老二吃掉老三跟老大 拼第一

我想說前三名 一定會有人想到 PUMA

其實1993年PUMA到了破產的邊緣。1994年Jochen Zeitz出任CEO和董事會主席 是PUMA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否則 PUMA 可能已經消失。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