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看到某個版上討論RED WING專賣店搞爛了台灣數年後的市場 其實這都只是市場上的變化..因為近年網路業餘賣家所賣的價格遠低於專賣店以往的售價.以至於買家紛紛轉向網路購買.我打的比方 假如接下來的5年內這些熱門款有5000雙的市場.你想專賣店有可能繼續賣他的8-9千 只得到1000雙的售量 而那4000雙讓網路賣家賺去 還是他用這低價方式促銷而賺得4500雙的售量??
如果說專賣店降價行為在某些人眼中是在搞爛以後市場,那我覺得搞爛的不是專賣店.而是因網路賣家竄起的關係,造成專賣店不得不改變此策略阿.否則專賣店不做降價動作而讓網路賣家繼續這樣搶他生意.遲早關門(除非專賣店是老闆的兼差行業
)那還真不知道所謂的搞爛是誰先起的頭??雖然專賣店賣低成這樣,但還是很有賺頭啦,小弟對於red wing非常熱愛.所以有一陣子時間都在尋找便宜的管道購買,進而跟香港的代理商聯絡到,當時她們公司的小姐報給我的價格(當然是所謂的批價 有MOQ限制)接近於專賣店現在的熱門款賣價的一半(自己算吧).當時非常驚訝也非常興致勃勃的想跟她們配合.但後來卻又改口說香港無權銷售到台灣地區而過程中一直連絡但最終還是放棄...說到這裡,我們就來大概粗略的算下,當初香港代理商報給我的報價,概抓她們賺30%好了,等於她們的進口成本價約是2張多小朋友(這樣爆料會不會也說我在搞爛red wing在大家心目中的質感價位>< 以後連買個5張的red wing都覺得被賺很大…哈)你賣red wing賺錢.跟別人賣你內褲內衣要賺你錢..就是這樣賺來賺去.只在於你願不願意買這樣商品而已.不可能有人買什麼都要買到最便宜吧(買個內褲 買什麼都要跟最基層的源頭買到最便宜的)太累了..該被賺的還是要被賺~<br>
所以假設台灣專賣店的進價跟香港差不多,如果我是專賣店.我當然也是採取薄利多銷方式來奪回市場的銷售量!!RED WING總公司其實出廠成本價非常低 只是中間有運費.關稅.賣方的人事關銷成本+利潤的費用加一加之後讓賣價變成非常的高(但其實美國若海運到台灣 運費跟關稅一雙根本不用多少?
主要都是賣家的利潤要賺多少而已,但生意場上本來就是這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賣家有本事得到管道而銷售(不管是成為代理商或是經銷)買家說實在的無權批評哪個賣家賺多大.哪個賣家不專業.因為你可以選擇不買或是比價跟其他人買.不管什麼類型的賣家都沒問題.就是因為什麼買家都有.是各種類型的買家造就了各種類型的賣家,大家都知道若賣家沒賺頭,他會提供這麼好的服務?若利潤不合乎她的付出.誰願意??你是他馬子嗎?也不可能是做義務做功德的…有買家賣5000賺3000,也有賣家賣8000只賺1000或是賺更多的.這都是賣家各自努力付出得到的拿貨管道~~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想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是屬於就是要買到便宜的
.低調的買到自己要的商品即可,即使賣家不專業也沒差(因為自己本身就會判斷商品的好壞),或是花貴一點買到商品,買到賣家很好服務,買到自己這樣就有所謂融入同好團體感覺?其實自己爽就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