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1

喜歡arcteryx始祖鳥的,一起來分享你的收藏!

基本上, 幾位版友說的是對的, 鳥的仿冒品多, 而且即便在美國的促銷, 除非銷量差的單品或零碼, 幾乎不可能低於五折賣, 買的時候要小心。

小弟人在美國, 所以不用找代購。

來分享一些我買鳥衣比較可靠的網站吧:

1. Moontrail (https://www.moontrail.com)

這家電商主力產品賣始祖鳥多線產品, 包含過季款, 只要訂單有含外套或鞋就免運, 神奇的是還不用消費稅。

一般這裡的折扣最低差不多六折(過季款或零碼) 新品會給你點數(一點大約兩塊錢美金) 可以讓你去點數區原價換商品。如果商品區有你要的產品或尺寸就划算, 沒有就一般。

2. Mountainsteals (https://www.mountainsteals.com)

有折扣有差, 但銷量好常常只剩零碼, 折扣一般比 Moosejaw 好一點。

3. Moosejaw (https://www.moosejaw.com)

消費金額有返點, 新品一般沒折扣, 換季或感恩節可以看看, 銷量也很好。

Amazon 的始祖鳥官方店幾乎沒太大的折扣, 鳥家官網也很少折扣(了不起送禮), 但鳥家自己官網的退換貨跟售後服務最好。

希望這些對版友有幫助。
神奇老大 wrote:
鳥的有3~5折請教是...(恕刪)


我多半是在Campsaver上找的
https://www.campsaver.com/arc-teryx-brand.html
請教各位鳥友,腋下稍微緊了一些,會如何處理呢?
david2000com wrote:
我多半是在Campsaver...(恕刪)


???這家網站我知道~是我的主力購物網站
常常逛也沒看到這麼優惠的...
brandontsai wrote:
基本上, 幾位版友說...(恕刪)


感謝分享資訊
直接上圖自己跟親友的鳥羽絨
實穿後.....還是比較喜歡象的剪裁
聽說鳥羽絨都是未經處理不知道用意在哪???(請高手解答)
淺色系表布看起來黑黑的(應該是裡面的羽絨)
850FP真的是超輕量
神奇老大 wrote:
直接上圖自己跟親友的...(恕刪)


其實說老實話, 我覺得鳥家的羽絨產品貴, 但真的不算是強項...他們自家 C 棉 (Coreloft) 化纖, Gore-Tex 跟版型剪裁設計 (3D 混合, 腋下跟胯下多好幾片串接方便手腳延展, 上身之後又修身) 才是其他品牌很難取代的點。羽絨來說 Montbell, TNF, 羽絨三小廠都有更出色的單品 (如果不看剪裁, 只看羽絨保暖程度的話)。

雖說鳥家的 Cerium 跟 Thorium 賣的也挺好, 用料也不錯 (850 fill, 歐洲白鵝絨), 但跟其他薄羽絨外套放一起感覺並不突出, LT 線因為輕薄取向, 面料或配件 (拉鍊) 也比較脆弱, 反倒是 Cerium SV 在羽絨充填量跟面料強化這點比較有特色 (但比 LT 也貴的多)。隨著這幾年冬天越來越冷, 羽絨的需求跟成本也增加, 連加拿大鵝都從鵝絨換成比較便宜 (但顏色深, 氣味比較重) 的鴨絨了, 還標榜用歐洲白鵝絨的品牌是不多, 鳥家的羽絨衣價錢也是貴在這。

至於白鵝絨跟鴨絨保暖效果是有差, 我兩種填充料的外套都有, 白鵝絨的絨朵比較大, 使用在羽絨服的膨脹的效果跟保暖度是比鴨絨來的好, 至於鴨絨氣味較重這點我的感覺不明顯, 之所以白鵝絨/鴨絨比灰鵝絨/鴨絨貴, 是因為白色鵝絨跟鴨絨在淺色面料的運用彈性比灰色來的大 (使用灰鴨絨在白色羽絨衣上填充較明顯)

但嚴格來說, 除了在北美加拿大, 或是歐洲這些地方, 台灣的氣候也穿不到太厚重的羽絨外套。像美加極地渦旋這種動輒零下二十幾度的天氣台灣根本不會有, 對抗台灣偶爾來的寒流, 除了保暖層之外, 主要是跟防風外層的穿搭。外層罩了一件 Alpha, 就算裡面是 uniqlo 的輕薄羽絨衣也是足夠保暖的。

而羽絨衣的保暖性, 除了看 fill power 之外, 重點還是充絨量, Cerium LT 雖說是 850 fill power, Thorium 只有 750 fill power, 但 Thorium 比 Cerium 重了 185 公克 (多數是填充), 兩者上身的保暖效果後者就強很多。Cerium SV 比 LT 保暖也是因為多了一百多公克羽絨的填充量。

鳥家最近成功的策略, 是開發了除了戶外極限環境之外的 24/Lifestyle 都會產品線, 結合俐落修身的剪裁跟犧牲部分戶外極限的性能, 讓通勤, 出差跟健行的客群有了一個很好的選擇。畢竟在都會通勤差旅, 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花花綠綠的鮮豔色調跟極限耐寒防水度, 但在紐約、波士頓跟芝加哥街頭, 地鐵電車加上步行的冬天通勤對很多人是免不了的。以一般差旅來說, Lifestyle 系列羽絨化纖混和的 Thorsen, Therme, Camosun, Magnus 跟 Koda 都是俐落, 極簡跟方便穿搭的外套, 但就這個價位外套的保暖效果來說, 始祖鳥 Thorsen 跟加拿大鵝的 Expedition 還是差了一截 (但好看很多就是了)。

最近美國天氣早晚開始變冷 (接近零度), 穿著 Fission SV 早上出門後, 只有一個想法, 就是它值每一分錢, 從脖子到下擺不管外面的天氣, 防風效果真是好, 身體怎樣都是暖呼呼的。上次買的 Dallen 保暖層的 Polartec 也是, 就這些品項來說, 鳥的產品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 上身就是好看又保暖。
順道問一句這一樓的版友們, 有人入手 Thorsen 方便開箱嗎?

鳥的外套尺寸版型沒有實際試過很難決定, 畢竟單價也不低

先前我試 Aton LT Size L 非常合身, 但 Fission SV Size L 就大了一些, M 會比較貼身, 考量在戶外或滑雪冷的時候可以添加內層還能接受寬大一點的版, 可是像 Thorsen 這類不需要保暖層的就很難抓尺寸
brandontsai wrote:
順道問一句這一樓的版友們, 有人入手 Thorsen 方便開箱嗎?

鳥的外套尺寸版型沒有實際試過很難決定, 畢竟單價也不低

先前我試 Aton LT Size L 非常合身, 但 Fission SV Size L 就大了一些, M 會比較貼身, 考量在戶外或滑雪冷的時候可以添加內層還能接受寬大一點的版, 可是像 Thorsen 這類不需要保暖層的就很難抓尺寸


我沒有Thorsen,我的是Therme。
不過當初在選擇的時候,差異他倆好像只有下襬的長度而已。
讓您參考一下。

我177cm,77kg,一般鳥衣我都穿M號。
Therme試穿M號時,內裡薄襯衫,感覺很鬆垮,袖長也太長。
穿S號有貼身緊實的感覺,袖長剛好。
但中層+一件ATOM LT,M號立馬合身!

建議:
您有會去極低溫地(-10度以下),應買L號可加中層。
否則可考慮買M號即可。
(穿Thorsen滑雪?)
JFR wrote:
我沒有Thorsen...(恕刪)


感謝 J 大的分享, 的確 Therme 跟 Thorsen 差異不大 (下擺長度跟袖扣), 以長度來說更適合穿搭。

我 181 公分, 90kg, 所以不好抓版型, 得實際試穿才知道, M 雖然袖長肩膀合身, 但怕肚子太緊, L 雖然寬鬆一些, 但就怕上身沒了始祖鳥外套的俐落版型 (尤其是肩線)

裡面要不要搭配保暖層是個好問題, 我住美東華盛頓這邊, 一般是沒有極地低溫這樣的冬天, 但這幾年極地渦旋的冷氣團偶爾一下來, 也是有過 -25 度的低溫, 這幾天我們這邊早上跟晚上的體感溫度大概零下兩度到攝氏五度之間, 目前 Fission SV 是足夠的 (主要是擋風, 身體的體感溫度沒影響)

順帶問一下, 以 Thorsen/Therme 的保暖程度, 應該是不需要裡面加保暖層吧?

以滑雪來說, Fission SV 應該是比 Lifestyle/24 系列適合一些, 一來內部寬鬆適合手腳活動, Therme 應該比較適合在都市走動穿著, 另外 Coreloft 對濕氣保暖的影響也比羽絨好一點。 Therme 還好, 不可能穿 Thorsen 滑雪的...

喜歡軍鳥的板友們, 這兩天看到有個促銷很不錯, U.S. Elite Gear 軍鳥全線 75 折

https://www.us-elitegear.com/collections/arcteryx-leaf

上週入手了鳥的 Beanie, 設計真是用心, 內層多了一層絨布, 戴起來很舒服。



  • 3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