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映像分享) 穿熱穿暖融化酷寒北海道 feat. UNIQLO

2月初會去北海道十天參加雪祭,台灣只帶2套內衣褲,去到當地再買就好了,因為日版衣服比較合身又料好價格便宜,雪地用品當地買準沒錯,當年去哈爾濱時在台灣買的東西全廢物,去到當地重買,發現皮草最好用又好看,我連羽絨衣都沒再買過了
神奇老大 wrote:
UQ羽絨看起來沒毛病...(恕刪)
穿一年就壞 是多不會照顧 我連內衣都可穿兩年了 現在的輕型羽絨都穿三年了
零下10度左右不用太擔心, 即使一般便宜羽絨服也沒問題, 不是常去零下20度以下的地區, 也不需要太好太貴的羽絨服.

加拿大鵝的羽絨服是分級比較明確的品牌, 保暖等級分5級, 等級5到零下30度, 這個等級我穿到極地, 等級4是零下15-25度, 除了極地等極寒地區, 寒帶地區冬季旅遊都完全夠了, 等級3是零下10-20度. 等級2零度到零下15度, 等級1是5度到零下5度. 輕薄羽絨一般保暖是1級和2級看品牌的品質差別, 一個是羽絨的FP(蓬鬆度, 超輕是FP800-1000), 一個是填充量(一般輕羽絨整件重量在一百多克, 填充也就幾十克羽絨, 超保暖的厚羽絨服填充達400克以上), 另外就是面料的品質(常見是柔軟的尼龍, 密度, 防磨和防潑水處理品質差很多, 更好的會使用真正的防水處理布料, 當然也會貴很多), 一分錢一分貨, 10分錢2,3分貨.

氣溫是一個因素之外, 風和雨的影響非常大, 所以要注意保暖衣的防風設計和防水, 我以前去哈爾濱看結冰河上的冰雕, 零下30度左右, 衣服保暖是夠了, 但不是專業等級的衣服, 防風和防水不行, 最後是冷到不行, 在外停留個一二十分鐘就受不了, 比去極地的零下30幾度站在結冰湖水等極光3,4小時感覺冷多了.
大大中肯的分析真的很讚
就像你說的,我也不是常去這種寒冷地方,真的Uniqlo的價位與需求對我來說比較實際哩
mark1008 wrote:
零下10度左右不用太...(恕刪)
將相機拿來拍手機拿來上傳 分享好友優異畫質精采生活 每刻每張照片都是美好故事
映像生活 ImageLife wrote:
大大中肯的分析真的很...(恕刪)

對於正常的大多數人來說, 適合自己的衣服就是好衣服, 重點不在於品牌價格而在於適合或者合適.
當然, 外顯的衣服除了它應該有的功能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層面的因素在, 有人買適合自己年齡款式和價格的衣服, 這樣覺得心安理得很舒服; 有的人很有錢但喜歡買C/P值超高的衣服(我有一個親戚就是這樣), 這樣很有佔便宜的愉快感覺; 有的富豪愛穿貴森森的設計師訂製服也很平常, 因為那點錢對他們來說就和一般人買件Uniqlo的感覺沒有兩樣, 有的人明明買不起奢侈品牌衣服, 但就是要省吃節用買來穿, 還特喜歡買那種Logo很明顯的, 穿著穿著就穿出優越感了(或者說的難聽一點是虛榮感), 以前一些常見的奢侈品牌沒有Logo或是Logo很小, 但因為對岸的消費者喜歡顯擺, 為了迎合消費力爆發的爆發族群, 不只出了超大Logo的衣服, 甚至整件衣服都有Logo, 不只衣服, 連豪車在對岸都有世界獨有的加大車身.
這類衣物,我都參考迪卡儂的(有負16度~負20度C左右的滑雪與登山用外套)

至於貼身衣褲,可考慮滑雪內搭衣褲(到雪地~貼身衣物還穿發熱衣,有點奇怪)

印象中價格不貴的樣子
diken0955 wrote:
至於貼身衣褲,可考慮滑雪內搭衣褲(到雪地~貼身衣物還穿發熱衣,有點奇怪)

雪地運動跟雪地生活是兩碼子事,就像運動跟生活穿著材質有差異

google

「老大,發熱衣的機制到底是什麼啊?為什麼會發熱?」

嗯,其實,發熱衣根本就不可能「發熱」。

「什麼?!」

你沒看錯。一件可以重複洗滌的衣物,不是暖暖包,沒有裝電池、充電或其他能量來源,絕對不會自己發出熱能。衣物保暖的熱量來源,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人體的體溫。

發熱衣原理破解

大部分的發熱衣都宣稱是以「遠紅外線放射性」或「纖維吸溼放熱」這兩種原理來「發熱」。讓我一樣一樣向各位說明吧!

所謂「遠紅外線放射性」,是利用陶瓷或是氧化鋯可以將可見光轉成紅外線的特性,達到發熱效果。

「可見光?」

沒錯,重點就是可見光。這些有添加「遠紅外線微粒」的衣服,要能發熱,前提是要接觸到可見光。可是一般發熱衣都是當內衣穿,所以在一般使用情況之下,添加這種元素的作用並不大。

另一種是所謂運用「纖維吸濕放熱」的原理,在布料中織入聚丙烯酸酯(Acrylate),利用纖維纖維將人體放出的水蒸氣凝結成水時所放出的熱量,達到發熱效果。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因為水從氣態變成液態的確會放出熱。可是這些水蒸氣是來自「人體」,是體溫把水分變成水蒸氣的,在體表凝結回水,只是將體內的熱轉換到體外,整個過程並沒有額外的熱能產生。只能說是運用體溫「保暖」,而不是真的「發熱」。

滑雪、登山用品中有發熱衣嗎?

大家也可以想一想,有曾經在滑雪、登山的專業戶外用品中,看到「發熱衣」相關商品嗎?滑雪跟登山需要長時間在寒冷環境中進行,應該是比日常生活更需要「發熱衣」這樣的東西吧!

然而,戶外用品界其實並沒有「發熱衣」這樣的產品,而是「排汗衣」、「保暖衣」。翻看排汗衣、保暖衣的成分標示,材質主要有羊毛、聚酯纖維等等。這些衣服機能顧名思義就是排汗加保暖,排汗的部分是利用特殊織法,加速身體表面的濕氣排出,維持體表的乾爽;保暖的部分則是以中空纖維,在纖維之間保留空氣增加隔熱效果,最外層則是以防風的材質,防止冷風吹入,達到保暖效果。

所以,其實「發熱衣」並不能「發熱」,只能「保暖」!而保暖的暖源沒有其他,就是你的體溫。對居住在寒帶的人來說,多層次的洋蔥穿著,就是最保暖的做法!而這其中的原理,就是利用一層層衣物之間的空氣層,達到保暖效果。羽絨衣、棉被,都是一樣的道理!
對阿,這就跟潛水的防寒衣是一樣的概念~~~透過體溫將衣服與身體之間的空隙進行保溫阻隔外界低溫的概念
感謝分享哩新年大快樂
A咖錦衣衛 wrote:
雪地運動跟雪地生活是...(恕刪)
將相機拿來拍手機拿來上傳 分享好友優異畫質精采生活 每刻每張照片都是美好故事
日本買便宜多了
感覺北海道自駕很好玩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