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想再配ic! berlin,不過到了店裡試戴以後,
看到ic! berlin後來都出寬邊的眼鏡,不太適合小弟的工作跟平常造型,
後來小姐很熱心的拿了近20副眼鏡左右讓我試戴,後來選擇了Markus T T3系列,
鏡片的部分配的是Rodenstock 1.6 非球面。
01.
直接看眼鏡,眼鏡盒就不拍了
會選這一副,是因為小弟本身算是大頭一族的,
所以我都要挑比較寬的眼鏡,
再加上工作需要比較斯文的造型,
Markus T之前的T2系列比較前衛粗獷,T3變成細邊的,感覺斯文了些。

02.
另外一個角度,
材質部分,T3系列是鈦的。

03.正面:

04.
招牌的鏡腳絞鏈:

05.
內側:

06.
鼻墊部分:
許多人擔心德國眼鏡比較適合歐美人士立體的鼻樑,鼻墊做得不夠高,
不過T3的鼻墊我覺得還蠻適合我的,戴起來眼鏡不會一直往下滑,
當然這部分除了眼鏡本身的設計以外,也需要店家的調整啦。

07.
仔細看發現鼻墊之間有一條透明尼龍線,我也不知道那條線的功用是什麼。

08.
正面細部:
仔細看可以發現鏡框在鼻樑兩側是有間隙的,所以不是完全密合的框,
這下子我大概就能理解那條透明尼龍線的功能了,就是把這個間隙拉緊固定住(應該是吧?)

09.
側面:
方形絞鏈旁邊還有刻一條縫的小小造型。

10.
因為小弟度數只有200多度,所以配1.6的鏡片就可以了,
一方面這個度數配1.6的鏡片厚度還算薄,而且也比1.7便宜一點。

11.

12.
看完Markus T以後,拍張小弟舊的ic! berlin紀念一下,
這支ic! berlin配的是Hoya 1.6 VP鏡片,
當初是因為剛換新的工作,想配一支很斯文很有親和力的眼鏡,不想要太兇太殺的,
所以配了這支古銅色細邊的ic! berlin,
日子一久,又覺得框太細,好像太沒型了。

13.
ic! berlin招牌的快拆鏡腳:
小弟有好幾次不小心壓到眼鏡
(例如:眼鏡放在床上,不小心一屁股坐下去,就開花了...)
換成其他眼鏡應該就要送修了,
不過因為這個快拆鏡腳,所以整個眼鏡分屍以後,壓一壓轉一轉就又恢復正常了。

14.
老婆當天也一起配了一副T3 310 + Rodenstock的組合。

15.
01傳統疊疊樂:
這張可以看出321比310寬了很多,適合我這種大頭的人。

16.
新眼鏡實戴圖,傷眼請見諒~~

17.
舊眼鏡實戴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