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眼睛很敏感,在台灣都是配最頂級的依視路變色片+15000的鏡框,整副下來都要3萬左右.到大陸工作後,先在附近的眼鏡行配鏡,他們知名國產片是比較便宜,但是蔡司與依視路是不便宜的,因我這裡是小鎮.之後好奇看到掏寶能配鏡,買他們國產片,直接掏寶給數據配置,漸進+變色,1.61厚,度數400以下,台幣約2500整副就能買到.是了能戴上,就常常掏寶固定商家買,當消耗品.也常幫家人掏寶直接配鏡,商家直接寄台灣.當然直寄台灣也要有心理準備萬一不對就丟了(畢竟沒多少錢),最近一次到新的商家買,收到不能用,因我少提供了散光的軸向,而商家沒告訴我數據不全,他也配給我,造成配戴不適.我問了常配的商家才知道沒軸向不能配,後來提供數據給掏寶投訴,全部退錢.我廣東地區,有一次從羅湖口岸回台,到商場問一下配鏡小店,現場驗光,我試過跟台灣驗的一樣,後來選蔡司漸進+變色,最便宜的片RMB800,好的鏡片蔡司3D約1200,鏡框都是選不要錢的,後來就一直在此配鏡,他再寄給我.真的跟台灣價差太大了.因為是關口,所以很多觀光客與香港人來配鏡,不會配到假的.
oettinger147 wrote:中國有甚麼是貴的??捲成這樣 那倒不是沒有,比如內銷只要7萬人民幣起價的BYD海鷗,在澳洲的價格是2萬5000澳幣起價。2倍。內銷11萬起步的元PLUS EV,在日本銷售的同型ATTO 3起價是440萬日元,也差不多2倍。甚至德國大眾(福斯)的ID系列,中國的國內價格都只有德國售價的1/2左右。內部市場捲起來造福消費者,出去賺外國人的錢,這不挺好麼。
我是很佩服那個三維定位,簡直牙科超音波全口掃描的架勢,台灣連教學醫院配眼鏡也沒這樣搞,這就是規模經濟的紅利,高科技下放,堂前燕飛進百姓家。神經敏感的人配眼鏡最困擾的就是鏡架怎麼搿都不舒服,人多多少少頭臉左右不對稱,耳朵一前一後、顴骨一高一低,傳統靠配鏡師手觸眼觀+客人主述感覺不斷修正,運氣不好搞到差不多的時候,鏡架壽命去一半了(特別是鼻托金屬部分),這個先掃描調鏡架才配片是蠻特別的,至少瞳孔定位會比靠經驗目測準。當然,實際度數鏡片上了弧度還會變,特別是度數深又有散光的,物理上還是得強掰,但先有底、照數據搿損傷應該是比較少。
只能說眼鏡行在台灣就是暴利。我之前同事他哥哥,20多年前就是開眼鏡行起家,台灣最早主打配到好xxx元,路口隨處可見(背景是黑道勢力)那一家的其中一家加盟店,現在該品牌全台都已經消失不見了。後來十幾年前他不玩了,改去開牛排館吃到飽現在賺更兇,就是北部的X家牛排,台北桃園隨處可見,板橋店、信義A9、中和店...十幾家都是他的,台灣北部招牌是一隻可愛牛頭的那些店全部都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