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長時間使用電腦 使用濾藍光鏡片真的有幫助嗎?



我那天去中天眼鏡詢價

依視路 1.6 濾籃光 庫存片是 3800元

(訂製片 1.67 -> 7000元)

我的度數750 閃光125

鏡架也是選便宜的 1200

這樣也要5000元

想回土城的眼鏡行再問問

tony333324 wrote:
不懂你這樣酸人有甚麼...(恕刪)


眼鏡的利潤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零零種種的儀器一台都要幾萬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人事開銷 一整天的冷氣電費 房租等等 也都不便宜

在大陸沒有專利可言 也就是說包含全視線是否真的視全視線也不得而知
全視線和變色鏡片價差不少
全視線是一種技術 只有法國依視錄能做 壟斷市場

在來就是大陸一個基本上就是個仿冒大國 大大買到的眼鏡是否真的是真品?

很多東西不能只看眼前的成本定論 還要看到其他看不見的成本
一位"真正"的驗光師 從學習到可以驗光配鏡約要7年的時間才能從學校畢業
賣的也是技術錢 大大您說是不是呢?
回覆您的問題
全視線既然是法國依視錄的專利
為何日本的日康, 德國蔡司等也一併推出自己的專利全視線鏡片, 這點我不了解, 請您指教
再者, 我回答您我的比較
我同事的眼鏡是普通膠框眼鏡
鏡片部分用的是蔡司的全視線
我配回來後一起出去曬太陽, 反應速度一樣快
我的近視度數475, 散光100
他的近視度數350, 沒散光
他試戴我的眼鏡, 我試戴他的眼鏡, 除了近視度數不一樣之外, 在戶外對光部分的反應, 感覺是差不多的, 我沒辦法提出數據的證明, 僅只有感覺.
鏡架, 全世界眼鏡95%是大陸做出去的, 包含世界各個大牌子, 我同學在廣東花都做眼睛工廠的總經理, 舉凡Miu Miu, Police, 雷朋, Okley等他都做過代工, 我同學告訴我, 你要拿到真貨機會很小, 因為這些品牌的生產都是分開來發單的, 也就是鏡框給你做, 鏡腳給其他人做, 並且一簽一年, 一年後合約到期, 這套模子會被拿走. 而且生產機台上面是有數據的, 這台機台總共充過幾次模數字都有, 他們有一定的次數做試模充出跟備品充出而已, 所以真的就只有一點點的數量.
但是, 這套模具畢竟是中國師傅開的, 所以會有雷同的模具被開好, 用料也相同, 這就是高仿品, 高仿品跟正品的價格對工廠來說, 原料價格是相同的, 所以市場上會有這麼多便宜的眼鏡架流出來.
全視線其實是一間公司的名子 就只有唯一沒有唯二
但其他廠牌的鏡片依然可以花錢請全視線幫鍍全視線的膜層
它間的變色鏡片效果或許差不多但後續因變色的方法不同
所以可能會有殘留底色或變色效果變差等等的差異喔
tony333324 wrote:
回覆您的問題全視線既...(恕刪)


其實這很簡單~就是正版跟仿冒的問題~

中國大陸為什麼會成為山塞國,因為中國大陸是全世界的代工廠,人工太便宜,廠商才會紛紛到那邊設廠,

在加上政府放任,想想有點好笑,為了省人力的廠商,反而技術流出被仿冒,損失的金錢反而更多!

單指鏡片材料當然便宜阿,但你知不知道研發全視線這項技術要多少時間+研發人力+研發金錢?

今天要是所有人都貪便宜去買仿冒品,造成研發廠商賠錢,下次誰還敢研發? 這樣不是阻礙了人類科技

發展的進步嗎? 專利的重要就是要保護以上事情發生.

支不支持正版看個人. 有時候說在多也沒用

配眼鏡不是像買手機 看的爽就好
當然;站在消費者花錢的角度 能夠越便宜越好
這在於很多消費者沒有醫學觀念 這也是台灣環境因素使然
沒有立法;把眼鏡當一般商品販賣...
同樣的全x線變色鏡片 可能不同的毛料有不同的透光品質
鏡面本身的硬化處理 多層膜的原料電鍍處理
品牌本身的價值.產地 都有可能產生不同的價格
我不了解你95%鏡架都是大陸來的數據是怎麼算出來的?
那為什麼商品要分開代工? 就是在避免彷冒品猖獗的問題

但是撇開上訴問題 您面對的驗配人員的經驗 素質 技術...
這些您是否有考量呢? 這些不是讀4年7年視光系就能夠代表他的專業和商業道德
看看國內毒食品新聞,連不能吃的都加在食物內給您,讓您慢性中毒了!
眼鏡的配的不好最多只是不舒適,又不會死人!

艾鳳也是在大陸製造生產,一支賣您2~3萬元 為什麼?
它的價值 取決於您願不願意接受
我們幫顧客配眼鏡是站在一個“顧問的角色”
依顧客的需求,提供適當.適合的商品 把商品的來源.差異說明清楚
讓客戶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的原因和提供的保固
再來驗光過程細節,客戶的眼睛狀況,視力的品質
都是讓我們了解如何去介紹更適合的商品給顧客
相信這過程中客戶會感受到我們的專業和細心
有時價格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再來的鏡框調整,調的好戴的舒服輕鬆,調的不好;花1~2萬又如何

要便宜的有便宜的賣法 因為如果您都不注重細節.專業.驗配經驗...只要便宜
我們當然就照您的要求“方便”就好,花錢的是大爺嘛!
但如果您是注重.相信好的商品+好的專業技術=才有好的品質
那我們就有相同的理念

不是說你在酸什麼 而是你的回文讓有些人的專業感覺被賤踏 好像配個眼鏡就像去7-11買個東西一樣簡單
如果這不是你的本業,你沒有親身經歷過,朋友的話聽聽就好~
感謝大家的講解, 我大概知道全視線是怎麼一回事了.
不過有關於大陸與台灣眼鏡的售價, 我們倒是可以交換一下意見
我本身今年38歲, 我從12歲開始戴眼鏡, 配合過的眼鏡公司不在少數
老牌天文台, 寶島眼鏡, 新一點的大陸眼鏡, 鏡匠, 年輕人, 甚至於是非連鎖的自營商等等, 我大概都配過, 你們講的驗光人員的專業培養跟素質, 天文台跟寶島眼鏡我就認同, 但是你們如果套用到其他的連鎖眼鏡公司或是自營商, 很抱歉, 我沒辦法認同
而且因為我是有客戶在丹陽的, 我差不多每一季都會去一次, 所以我非常確認的可以分享給各位, 台灣的知名連鎖眼鏡行, 有3家的工廠在丹陽.
那我看到的是甚麼
就是客戶來眼鏡行, 驗光, 挑鏡架, 挑鏡片, 然後等1周眼鏡就來了.
工廠在丹陽, 我自己配眼鏡的經驗是30分鐘磨鏡片到組裝完成, 發順風快遞回台灣第一公斤起價RMB35, 淘寶網都走這條路回台.
那不就等同於我講的, 這套流程不用這些眼鏡行幫我跑, 我自己跑, 一副眼鏡就可以省多少, 這多少不是8折7折, 是1折2折, 這中間的差距
再者, 眼鏡這種東西, 是帶著自己舒服, 同時看的見, 所以甚麼驗光師幾年經驗, 這些是輔助, 自己的感覺比較準吧! 又不是沒經驗第一次近視配眼鏡, 所以自己要甚麼東西, 自己應該大概知道, 那麼這些輔助的東西, 是否真的需要?
tony333324 wrote:不懂你這樣酸人有甚麼用意
樓主在問全視線

因為眼鏡這一行,不是暴利,國外如美國一隻框加普通的鏡片就要一萬左右的台幣了,台灣的價格算低的了,大陸是世界工廠,場地拿的東西,價格當然便宜,這是無法比擬的。(曾看過日本人同一人到台灣一次就配了16隻眼鏡1請各位看倌自行思考台灣眼鏡行業真的是暴利嗎?)
tony333324 wrote:回覆您的問題
全視線既然是法國依視錄的專

全視線是ppg與essior所合資的公司,今年才正式讓essior購買該公司一半以上的股票 。(有興趣的看倌看的懂英文的請至伊視路國外官網自行確認)
我是買「元祖」的濾藍光眼鏡,JINS(藍光眼鏡是這家連鎖
眼鏡店的老闆想出來的東西)的無度數濾藍光眼鏡.我是在
機場的自動販賣機買的... 印象中我是買5990日圓的版本,
還是3990日圓的版本忘了. 如果有度數的話, 在日本是要
用配的.

我自己沒有戴眼鏡,但是我自己戴這個是覺得有效的.
重點是LED背光的螢幕才會有用, 如果原本的螢幕是比較久
的CCFL燈管背光, 那不知道有沒有用就是.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