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Mobile 01群友~大家好
最近我在寫關於感興趣心理學的文章時,發現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好像常常不經意會去做一些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的事。
比如說,明明決定好今天要早睡,結果還是滑手機滑到半夜;或是明明知道不該生氣,但話一出口就變成了一場爭吵;明明下定決心今天要減肥,結果一聞到美味的炸雞就破功;明明想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見,最後卻選擇了默默附和。
後來我接觸了榮格的理論,他把我們的心靈比喻成一座「冰山」。我們日常的思考、意識,其實只佔了心靈的一小部分。而真正巨大的,是水面下那個我們看不見的「潛意識」。
榮格說,很多時候我們人生中遇到的困難,像是反覆的焦慮、人際關係的矛盾,甚至不斷重複的夢境,都來自這座冰山底部。這些被我們忽略、壓抑的情緒與經驗,在水面下默默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選擇。
我覺得這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而是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的一種方式。
我寫了幾篇相關文章,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聊這個話題,也希望能幫助大家更了解自己的內在冰山。
如果對自我的「潛意識冰山」有興趣的話,歡迎到我的方格子看看,一起來聊聊吧!
https://vocus.cc/article/68aafd68fd897800018a4c34
阿臭丸 wrote:
如果反向思考...(恕刪)
我覺得阿臭丸大大的想法,問得很好!
表面上看起來像似為自己找理由藉口不前進,而探究一個人內在的潛意識並不是為行為找藉口,而是為了更深入地理解「為什麼自己會這樣做」,往深層次的方向,向內自我探索及覺察,或許在某個階段,經歷過一些習得性無助,或者累積壓抑負面的經歷,而當時我們一連串情緒念頭未能真正被自我看見和消化處理掉時,這些東西情緒感受 沒有消失,會轉化存放在潛意識之中,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運行和每個選擇。當我們能找到原因,才能真正從根源去改變。
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很多人認為「拖延症」只是因為懶惰,孩子愛拖延,可能不是真的不愛學習,愛拖延,在潛意識研究中會發現,它背後可能藏著對失敗的恐懼或完美主義。如果能夠試著用不同的角度,看到另一種面向,向內探索,向內看見,即能自我療癒和改變的開始,這時,我們就不再自我找藉口說「我只是懶」,而是開始積極處理內心的恐懼。
所以,榮格的理論是幫助我們從「為行為找藉口」提升到「理解並解決問題」的層面。謝謝大大分享想法交流。



novocain wrote:
人格分裂?口...(恕刪)
嗨!novocain大大好
看到你這兩個詞,真的覺得超有趣的!
「口嫌體正直」這句話有說到一點現象心坎裡了!它很精準地描繪了我們內心那種矛盾和掙扎時刻。
這種內心拉扯,其實也可以視為我們大腦的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當我們面對一些讓自己感到焦慮或恐懼的事情時,潛意識為了「保護」我們,會用一些方法來迴避,所以就出現了嘴上說的和身體做的不一樣的狀況。
人格分裂,有一種症叫精神分裂症,那種症的話,算是出現嚴重的精神疾病了,不同之處,心理防衛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反應,人格分裂的心理防衛機制已超過正常值範圍,出現幻聽幻覺甚至產生向外攻擊行為。
謝謝你提供了這麼精準又有趣的詞,很高興跟你來交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