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本書時我心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問題。

開玩笑啦,再怎樣和善的主管,kpi沒做到,一次二次當然也是再見的。讓你心平氣和、願意零壓迫感帶領的下屬,一定是個有責任感、跟得上公司節奏、誠實又願意主動學習的人。
我覺得這是現在職場蠻需要的書,我們常常聽到很多年輕人動不動就離職,或突然消失了,有沒有可能一部份原因是公司還是以壓迫式、權威式的風格在管理?
其實回想起自己的職涯,不論是工讀生、同組成員、下屬、同事討論,這本書的「提問式領導」都很適用。
簡單來說,應該就像書中提到的「教練二步曲」 。一對一開會時,下屬陳述問題,主管整理確認後,又再拋出問題讓下屬自行思考可以怎樣解決。這樣一來一回,讓下屬找到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由主管主動提出解決方法。因為解決問題本來就是任何員工的職責,下屬的職責是專案有進度,主管的職責就是協助下屬完成,而不是替他完成。

這本書由於是歐洲有執照的企業教練寫的,裡面帶人的方式、提問的句子,都非常溫和,且不帶評價。比如作者就建議不要用「為什麼」來提問,而改用「什麼」。比如,語氣一樣的話:
為什麼你會弄錯處理的程序?
和
在處理的過程中,是什麼地方你不明白嗎?
感覺就差別很大吧!
有這種主管真的讓人心服口服。書末還提供了各種情境下的提問技巧,真的非常實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