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深入研究佛教(這問題很複雜),特別是漢傳佛教的歷史、儀式、經典真偽,以及它在不同時期和地區的演變。尋求推薦資源以進行學術性研究。
1. 研究背景與問題
想深入了解佛教的傳承與演變,特別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漢傳佛教)後,與儒、道思想的交融及三教合一運動的歷史。在佛教傳到清朝、民國,再至台灣後,各地台灣寺院的儀式和規矩各有不同,例如:誦經唱法的方式不同,禮拜的問訊手勢也有可能不同,佛教與道教相似與不同之處:佛教鈴鐺為圓形,而道教為山形等。想進一步探討這些儀式是否帶有中國皇權統治人民影響?
2. 需求的資源
推薦學者:已知江燦騰、南懷瑾、牟宗三、吳汝鈞,但不確定他們的著作是否適合作為入門閱讀與出處的可信度是否正確?或符合學術性需求。
關鍵經典:《心經》、《唯識論》、《圓覺經》、《金剛經》等。希望找到可靠、客觀的學術書籍,特別是適合不熟悉梵文的初學者,或者適合建立基本理解的線上連結資訊是適合或推薦的書籍、實體或線上課程及如何正確認識佛法的方法。
3. 經典的真偽問題
對某些佛教經典的真實性存在疑問,例如《楞嚴經》的可信性和其內容是否為後世偽作。以下為兩大爭議:
疑點:如阿難被色誘的故事,與佛教戒律矛盾。阿難身為武士階級美男子,本可還俗且摩登伽女身分低賤,不太可能接觸。
類似地,《彌勒金剛經》也被一貫道當作經典,但它並非傳統佛教經典。想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更準確地判別佛教經典的真偽及其歷史來源。
4. 佛教經典判別的理論框架
除了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外,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較客觀地討論或判別佛教經典的真實性和歷史背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