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大歷史

全球科技大歷史
全球科技大歷史
快50歲了,可能捨不得花錢買非必需品,也沒什麼時間到處玩,生活中可以讓人驚艷的感受不多。偶然看到一本有興趣的書,推薦給大家

一開始,我是跳到近代的蒸汽機跟電力發展部分開始看,可能我是讀工科,對這部分比較有興趣。
同時間我也從頭看,由史前原始人的歷史,計數,文字的進程,作者提及各層面的關聯,氣候,能量等等,讓讀者會有"喔!原來是這樣“的驚呼。
例如:文字的發展與奴隸制度是相關的,知識高低造成族群的產生。
又如,輪子的發明與貿易相輔相成,輪子的產生,從發現圓狀物會滾動到有條幅的輪子,中間可能經過萬年。
作者是大陸人,也就是中國,雖然中國也是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但作者客觀的分析各個文明的先後順序及優劣,並不主觀認定中國樣樣優先,作者也是電腦科學專業,解釋起資訊傳播與原理顯得內行。
聽說,大陸的書局很多這類科普書籍,這對讀者應該會有許多啟發
2024-05-01 12: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全球科技
作者出了不少書籍
像是浪潮之巔、見識、格局、文明之光...
都挺好看的
以前說;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如今是:科技已經違反人性.

大自然已被科技嚴重破壞.
生態災難已警示科技危害.

[初稿].
人類文明是因為地球溫度變暖了!才有機會慢慢壯大,後來,我們也加速了地球的暖化,現在氣候越來越熱,未來,有沒有可能運用科技來讓人類繼續存活,希望可以
以往文明的進步,是開發能量,如農業,電力,現在是 AI 嗎?增加計算力
科技(technology)和科學(science)不是一個概念,雖然他們之間有關連。

Technology 最早的源頭來自古希臘對人類知識與非知識的區分:知識(episteme)與技術(technique),科技主要指的是後者。本質上是實踐取向和應用性的,和工程學靠得更近,工程學要用到科學(包括數學),但主要是應用基礎科學的發現與成果(比如牛頓力學、量子力學的許多發現),對於探究科學基礎問題沒多大興趣。工程學除了對基礎科學的應用,還有一大部分是來自經驗累積,工程上常見的經驗公式即為此,要之,科技發展與科學發展有關聯,但不是必然的,技術很發達未必能發展出科學,比如中國的科技應用在明代之前一直走在西方前面,但始終沒有科學。另外,德國在成為科學大國之前就已經是技術大國,目下中國是世界工廠,但卻在科學發展上沒有相應的地位,都可以證明上面所說的。

科學是甚麼? 簡單講就是伽利略、牛頓加上培根,亦即數學加上實驗,也就是將自然數學化,取機械的原子論而捨棄本質的目的論,這一套東西的組合,只有近代的西方才有(埃及和阿拉伯曾具備有限的數學或個別實驗的發展,但兼具兩者絕無僅有),別無分號。科學不只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具有創造能力的世界觀,他與科技是不一樣的,後者只是一個標準化的程序,本身沒有創造性。

科技發展史,到底是談technique呢,還是談science?若果一起談,其實不恰當,因為兩者性質並不相同,我想多半談的還是前者吧? 我沒讀過這本書,但我讀過李約瑟的中國科技史,後者的目的是藉著談中國古代技術的發展來說明何以中國不能出現科學,問題意識是很突出的,不知樓主這本的問題意識為何?還是只是單純的科普,那樣就比較表面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