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科普/情緒管理《情緒的三把鑰匙:情緒的面貌、情緒的力量、情緒的管理-情緒如何影響思考決策?》

【閱讀筆記】科普/情緒管理《情緒的三把鑰匙:情緒的面貌、情緒的力量、情緒的管理-情緒如何影響思考決策?》
兒時,某位親戚訓誡哭泣中的我:「不要哭!獅子只能在暗處舔傷口」,當下聽了,覺得好有道理!便以此為座右銘,時時告誡自己不能在外示弱或流露情緒...如今想來真是莫名其妙,我是人類又不是辛巴!家裡也沒有王位要繼承啊!!

現在醒了(抹臉),但成長過程確實深受影響,仔細想想,一般大眾是否也認為,輕易表露情緒是軟弱的象徵?多以理性思考為傲,以情緒化為恥,進行重要決策之際,更強調不可任由情感左右,才能做出理智的分析判斷。

【閱讀筆記】科普/情緒管理《情緒的三把鑰匙:情緒的面貌、情緒的力量、情緒的管理-情緒如何影響思考決策?》
然而,曾與天才史蒂芬.霍金合著《新時間簡史》之偉大科學家雷納.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於其著作《情緒的三把鑰匙》中,提出一個嶄新論點─「理智僅供參考,情緒才是王道!」

如今學界對情緒的研究,已掀起新一波知識革命,進入「情感神經科學」領域...等等,看到科學、研究等詞彙先別慌張~作者雖是赫赫有名的物理學家,然善用簡單易懂到台灣獼猴都能看懂的方法,條理清晰、深入淺出說明如何運用「情緒科學」成功駕馭紊亂身心,好好過生活。

整本書比《咒術迴戰》五條悟的「無量空處」更易於理解,我踏馬的單行本都看到20集了,依然搞不懂「無量空處」是什麼東西(可是我愛五條悟老師)!!

【閱讀筆記】科普/情緒管理《情緒的三把鑰匙:情緒的面貌、情緒的力量、情緒的管理-情緒如何影響思考決策?》
咳咳咳好的嗯,顧名思義,《情緒的三把鑰匙》區分為三大部,引領讀者循序漸進,揭開一扇扇迷思後之真相。

首部交代情緒科學發展現況,並校正一個常見錯誤觀念─通常人們認為「情緒失控」是不好的,思考萬萬不能被情緒影響。但書中以諸多真實案例、實驗及事件說明:「情緒不是理性思考的敵人,而是協助思考的工具」

例如,你今晚回家時,發現平日燈火通明的客廳一片漆黑,桌上也沒有熱騰騰的飯菜...此時,大腦迅速轉動,藉由感覺與情緒網羅、收集周圍環境資訊,整合過去經驗後,恐懼促使你驚覺:「啊乾!!我忘記昨天是結婚紀念日!!」

於是你馬上做出複雜決定以即時補救修正,趕緊亮出信用卡對生悶氣的伴侶道:「燈楞親愛的~Surprise~這張卡隨你刷到爆,快把購物車全都結一結吧(笑著流淚)!」

看到沒?是恐懼的情緒助你逃過殺生之禍啊!!


第二部接續「情緒引導思考」主題,敘說人人熱愛並追求正向情緒,愉悅、快樂讓生活充滿動力。可是看似討厭的負面情緒,則有助於解決難題

譬如你把薪水全拿去買樂透,結果通通槓龜,瞬間悲傷逆流成河。而這股悲傷,一則能傳遞訊息給他人,警示你需要幫忙,於是弟弟丟了五毛錢在地上,鼓勵你努力撐到月底。

二則,悲傷可改變你的思考方式,以理解失敗之前因後果,重新評估策略,於是你振作起來大喊:「好!之後不買樂透了,下個月全拿去抽賽馬娘!!」(自己作死自己負責啊~別叫作者背鍋)

【閱讀筆記】科普/情緒管理《情緒的三把鑰匙:情緒的面貌、情緒的力量、情緒的管理-情緒如何影響思考決策?》
理解情緒的來龍去脈後,如何「管理與調節情緒」為本書重點,此章提供大量由科學家精心設計之問卷量表,供讀者自我評量情緒特徵,進一步知悉自身心理運作。

像個人在「焦慮量表」的得分非常高,足足有58分,而事實上,我的確有焦慮症,經常處於焦慮狀態。

作者指出,情緒沒有好、壞、對、錯之分,以「焦慮」為例,個體可藉由焦慮產生預期心理,以免受到意外傷害;反之,焦慮過度易引發巨大壓力,造成身心疾病。

【閱讀筆記】科普/情緒管理《情緒的三把鑰匙:情緒的面貌、情緒的力量、情緒的管理-情緒如何影響思考決策?》
當你覺得這種情緒特質已對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急需改變,則可經由「接受」、「再評估」、「表達」三階段方法自癒,與情緒和諧相處。

作者於結尾說明,了解心智和情緒如何運作,不只是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即便經歷多次失敗也無妨,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只要你能慢慢學會調節情緒,便不再受情緒控制,而能將各種情緒作為處理事情、緊急應變之法寶~

------
原文請見此
2022-09-22 20:58 發佈
經常喜歡動怒.愛發脾氣的人.
可以看出.他的情緒管理不好.

情緒智商不及格.表示修養不好.
如果要改正.需要每日反省自己.

當然這跟個性.還有血型也有關係.
女性因為經期的緣故.也會發脾氣.

另有所謂[官大氣租].就是指墨水太少.
讀書與做人同等重要.也影響個人修行.
bbn019

作者舉例強調:情緒在某個歷史真實事件上,發揮正向作用。實際上,情緒在那些歷史事件上,到底是正向還是負面影響,又或是沒有影響,他根本沒去證實。

2022-09-27 16:10
螺螄拜恩
螺螄拜恩 樓主

您可以直接去實體書店翻閱,每個理論、實驗都有憑有據,請對照書末參考文獻閱讀,我就在不此多費唇舌,謝謝~

2022-09-27 21: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