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非常好,道盡法國瘋馬娛樂文化的特質。)
https://info.hibarn.com/2013/08/21/%E5%B7%B4%E9%BB%8E%E7%99%B2%E9%A6%AC%EF%BC%9A%E8%B6%85%E8%B6%8A%E6%83%85%E6%85%BE%E7%9A%84%E5%A5%B3%E6%80%A7%E7%89%B9%E8%B3%AA/
巴黎癲馬:超越情慾的女性特質
Posted on 21 8 月, 2013 by A-MO
國粹的巴黎癲馬,62年來風靡政商、演藝、創作等界別無數名人,啟發眾多藝術家及設計師的靈感,讓他們創作出大膽前衛並領導世界潮流的作品。娛樂聯盟魅惑呈獻《永恆的癲馬》,整齊劃一的癲馬女郎,完美地融合聲、色、舞、藝、以及前衛的舞台燈光,不斷突破視覺藝術的新境界,被冠稱為全球最精緻、最美的歌舞表演。
在港公演的劇目選取自巴黎癲馬歷年來最精彩、前衛革新的表演曲目,其中包括由法國編舞家 Philippe Decoufle 重新編排的God Save Our Bareskin,配合誘人的Salvador Dali紅唇梳化,由敢於破格、擁有完美身體比例的舞者,穿上Christian Louboutin 設計的鞋子、人手縫製的戲服,在舞台上合力繪出一幅流動的有聲畫。
非常狂野、性感、刺激,人靚衫靚,每個跳舞女郎都像會走動的水晶燈般閃亮
在黑紅色的背景前,一個美麗女子騎在艾菲爾鐵塔上。她裸露曼妙的身軀,但印上了光影橫紋,猶像穿上極貼身的衣物,圓滑的女性曲線展露無遺,煞是性感。這張海報描繪出,法國國寶級巴黎歌舞表演團「癲馬」的基調:黑色前面的紅色布幕拉開後,性感的裸體美女化身主角,色彩絢爛的燈光打在身上成為凸顯曲線的緊身舞衣──女性獨有弧度所展現的美態,是「癲馬」的母題。
1951年,法國前衛藝術家 Alain Bernardin 在巴黎創立了 Le Crazy Horse Paris──「巴黎癲馬」,並決意將藝術創作和女性變成「癲馬」的焦點。 Alain Bernardin 過身後,「癲馬」由歐洲專業娛樂團隊接管。60年後,「癲馬」的地位仍屹立不倒,深受當地人及遊客歡迎,每晚座無虛席,各界名人皆為座上客,包括歌手 Pink 、 Christina Aguilera 、 Beyonce 、 Kylie Minogue 、 Madonna ;時裝界名人 Roberto Cavalli 、 Marc Jacobs 、 Emmanuel Ungaro 、 Paul Gaultier 等。
究竟是什麼原因吸引到如此多的觀眾呢? Désirs藝術總監 Ali Mahdavi 曾這樣說:「我一直認為每個人,比如法國政府應該強迫每個人,一輩子來看一次『癲馬』。來明白女性能美到什麼程度、她能有多大力量。這遠遠不止是慾望,這是關於超越你所想的激情,它能觸碰你的潛意識並進入你的毛孔。我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女性的美感似乎是「癲馬」引以為傲的地方。筆者很好奇,「癲馬」的女性美究竟是訂立在怎樣的審美觀上,才能夠「春色乍現六十載」,歷久獲得觀眾的支持?
「癲馬」說的,關於美的故事
「癲馬」的審美觀是由創始人 Alain Bernardin 、 Désirs總監 Philippe Decouflé 、 Désirs藝術總監 Ali Mahdavi 、作曲家 Jacques Morali 和 Fred Pallem 所訂立的。他們負責指導或控制「癲馬」的美感方向,包括揀選舞者、安排節目、編排舞步等。 Ali Mahdavi 曾提到:「我的座右銘是:世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拒絕美麗的女性。因為她們拒絕了自己的女性特質。」他的說話明示,女性的美,就在於表現女性特質。
成為「癲馬女郎」,必然要符合以下 Alain Bernardin 所訂立關於身材的數個要求:
1. 身高介乎168至172公分;
2. 腿長112至115公分;
3. 肚臍至恥骨要13公分;
4. 乳頭與乳頭之間要21公分。
雖然差距1至2公分也會予以考慮,我還是無法符合任何一項條件,大概一輩子都成不了 Alain Bernardin 眼中的「美人」……「癲馬」對女孩的嚴格要求,具體表現出它對美的其中一個定義──標準的修長窈窕身型。
身型固然重要,體重也要嚴格監管。癲馬女郎 Daizy Blu 在接受《信報》訪問時提及:「我們每兩星期要做一次體質測試,公司會按照我們的高度、脂肪比例等計算出合理體重,如果超過或低過這個合理體重兩公斤的話,便要成為『關注女孩』,之後我們有兩個星期時間去減或增磅。」
圓滑曲線勾勒的柔美弧度
除了對「癲馬女郎」身型要求嚴格外, Alain Bernardin 也曾說過:「我非常喜歡魔術秀。我對『癲馬女郎』施的其實也是魔術。她們事實上並不如你在台上看到的那樣美。那是關於燈光和舞衣的魔術,裡面包含了我的夢想和幻想,所以我把它們放在舞台上。」對 Alain Bernardin 而言,女孩子本身無添加的天然美似乎並不足夠,還需要加上燈光營造氣氛、陰影,讓女孩看起來有吹彈可破的肌膚,以及將她們嬝嬝娜娜的窈窕身影推送到舞台上去。
「癲馬」的服裝設計師 Fifi Chachnil 以能突顯女性圓滑曲線為原則,她會以在舞台燈光下的效果為根據,選取合適物料並設計款式,令女孩的線條看來玲瓏有致,令她們的臀部看起來像中秋月亮一樣圓。而事實上,「癲馬」的服裝的確很能突顯女孩的纖腰、豐臀,讓她們千般婀娜,萬般旖旎,像掩映中擺盪的彼岸花,充滿魅惑的美。
美就是每一舉手投足都流露優雅姿態
癲馬女郎要學的事情可多了。她們除了要學跳舞、化妝外,連走路、坐下,都必須重新再學。癲馬女郎 Loa Vahina 提及:「我們不可以正面坐在椅子上,必須要略側身,腰板必須挺直,腰肢要輕扭,腳要交疊,那整個人就會顯得很修長;另外,我們不能佔據整張椅子,只能佔半張,那看起來效果會更好。」、「至於行就更辛苦了,原來每走一步都是技巧,在提腳時要扭動腰肢,肩、頸、雙臂和臀部都要配合節奏扭動,但身體又要保持放鬆,不可給人一種繃緊的感覺。」(《信報》)
她們在日常生活都嚴謹地要求自己,舉止必須典雅高貴,在舞台上就更難露出破綻了。
美=變幻,變幻=永恆,永恆=美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2022-03-19 1:09 發佈
DandelionJack wrote:
巴黎癲馬:超越情慾的女性特質
有一篇相關文章.談到[女性特質].分享轉貼如下:
女性特質
蘇珊布朗米勒《女性氣質》(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簡介
本書作者用她親身生活去檢驗了“女性特質”這個概念,並激勵我們也這樣去做。她通過女性身體、髮型、服飾、聲音、皮膚、動作、情感、雄心等方面,描繪了女性特質的多種表現形式。她用審美和細節說明,男女世界之間存在強有力的微妙差別。她認為,在這個世界裏,強權的美建立在對柔弱無力的讚美上。
前言
書評“閱讀此書確實太令人欣喜了!” ——諾拉?艾弗隆《芝加哥世界圖書論壇》
“令人大開眼界又獲益匪淺。布朗米勒女士把一個變幻莫測的主題轉變成一本生動而有強吸引力的圖書……重要的讀物。” ——卡羅爾?吉利根《紐約時報書評》
“令人振奮又令人愉快。她以極為坦誠和中肯的態度來探討她的主題——女性特質。” ——海迪?韋斯《芝加哥太陽時報圖書週刊》
“她令人信服地講述了許多女性都會認同的故事。” ——蘇珊娜?戈登《華盛頓郵報》
文章節選 :
誰能否認裝扮女人不是一種創造呢?一個衣櫃罩挂滿適合各種心情、各種場合衣服的女人,其實就是一名業餘演員,是個久經沙場的視覺藝術操手。從廣義上講,戲院是建立在衣服架子上的,這些衣服架子演繹了從性感艷女到傳統浪漫女郎各種虛構的角色。童男幼女們都喜歡穿上媽媽的漂亮衣服,再抹上口紅,挎上提包,蹬上高跟鞋,因為他們酷愛玩“裝小大人”遊戲。女人穿著小巧、瘦身的衣服,線條突出,亭亭玉立.
而且女性服裝還會發出獨特溫柔的聲音:高跟鞋的嗒嗒聲,手鐲的叮呤聲,綾羅綢緞的沙沙聲,還有舊時婦女長裙的婆娑聲,打開折扇的啪嗒聲。定粧、補粧、噴香水,都能製造出獨特而恬美的女人味。 接踵而來的自然是讚美之言與上等的回報。眾所週知,當女人不厭其煩地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無論長相還是行為舉止甚至氣味都與男人完全不一樣的人時,男人都會讚不絕口。
作者介紹 :
蘇珊..布朗米勒1935年4月15日出生於布蘭克林,曾任教于康奈爾大學,之後在紐約參與學術活動。1960年2月的美國南方運動結束了種族隔離,這促使她成為一位政治活動家。蘇珊?布朗米勒長期為《紐約週刊》和ABC電視臺撰寫專欄文章,她的其他著作有《違背我們的意願》和《我們的時代》。 同作者出版的其他圖書 ?違背我們的意願
老何boss wrote:
當年張貼的一些海報.(恕刪)
當年的新聞報導.
2013 年 8 月 30 日
[頭條日報] 美是一種修為.
馬艷舞女郎,除了法國,還有其他國籍,來自不同職業,有舞蹈教師、化妝師、模特兒、樂手,
甚至是大學教師,加入舞團,參加一個女人不必來來國色香,作為班美明星.
在職場上多一個人才培養的職業面貌,眼下爆出一個職場女性的習慣,用天價、價值來衡量,可以在天價範圍內,而不用在談資方。作品沒有一張如畫的美貌,但體柔美的作品,可以將自己的言詞表達出來。
但是,如果她的作品,可以將自己稱為中國美的舉手投足,即使是舉手之勞,即使是同樣的作品。可以理解寫出這個抽象的風景:「小山女性重疊金明滅滅欲度香腮,沒有雪景的景況」《女人的視線段》 的女子,但燕瘦環肥,關鍵是各有風格,楚無倒模,即使有類同戀,似黛玉與探春都惁才傲嬌.
但美貌卻是天賜,但美卻是一種修為,瘋馬女郎,在舞台上,因為舞色、化妝也絕了.之令femin的氣質也展現出來,完全可以醒目是女神.
其他的地方,因為廣泛的想像力的社會,原來還是因為當地人的形象,在“女人只是女性”的整個過程中,因為生活中的“女人” ,永遠活得壓抑困苦?
[以上文章有點亂碼.已做出修正.如有誤.尚請見諒喔!]
老何boss wrote:
當年的新聞報導.
2013 年 8 月 30 日
[頭條日報] 美是一種修為.
馬艷舞女郎,除了法國,還有其他國籍,來自不同職業,有舞蹈教師、化妝師、模特兒、樂手,
甚至是大學教師,加入舞團,參加一個女人不必來來國色香,作為班美明星.
在職場上多一個人才培養的職業面貌,眼下爆出一個職場女性的習慣,用天價、價值來衡量,可以在天價範圍內,而不用在談資方。作品沒有一張如畫的美貌,但體柔美的作品,可以將自己的言詞表達出來。
但是,如果她的作品,可以將自己稱為中國美的舉手投足,即使是舉手之勞,即使是同樣的作品。可以理解寫出這個抽象的風景:「小山女性重疊金明滅滅欲度香腮,沒有雪景的景況」《女人的視線段》 的女子,但燕瘦環肥,關鍵是各有風格,楚無倒模,即使有類同戀,似黛玉與探春都惁才傲嬌.
但美貌卻是天賜,但美卻是一種修為,瘋馬女郎,在舞台上,因為舞色、化妝也絕了.之令femin的氣質也展現出來,完全可以醒目是女神.
其他的地方,因為廣泛的想像力的社會,原來還是因為當地人的形象,在“女人只是女性”的整個過程中,因為生活中的“女人” ,永遠活得壓抑困苦?
類似的文曾經貼在閒聊區,因為附帶有圖片與 Youtube 影片可觀賞,結果被刪文。
站方特地跟我說本網站是普級網站,不能刊登的。
為了不要造成大家的困擾,所以選大家可以接受的文章來刊登。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