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 wrote:本來一直認為老抽生抽(恕刪) 拿麼該改為醬水或醬液?中国的老生抽有一說來自石油抽取物,才是有油實質的釀造物才重要! 以前在中国短暫停留時日常烹飪還得從台灣自帶醬油油蔥酥去, 那邊的老生抽做不出台灣滷肉飯口味
不是優良精準,這種思維就只是典型的『中國月亮比較圓而已』。正確的情況其實是台灣的文學是『傳統中國式的文學』,而語言中的新名詞,也是依『傳統』來制定。但中國經過了所謂文化大革命,且又為了要普及當時較為低落的文化學識,於是簡體字、更加白話的白話文之類的,就出現了。直白的說,中國大陸的用詞是比較新、比較淺、比較貼近『現代』,如此而已。
基本上精準就不會跟文學畫上等號,因為沒有修飾,還是你覺得眼球比目光更有文學?或是水平比水準更有文化?就是一個懶而已,還是你分得出來干和幹?干比較精準?我笑了!在簡單舉一個例子,保溫杯跟保暖杯,保溫代表的是保持溫度也就是保熱跟保冰都行,而保暖就只有保持暖這個意思而已,這樣會比較精準?雖然這名詞我們都知道是什麼東西,但是我實在無法認同你的說法再說一個,午夜場跟通宵電影,通宵在台灣代表徹夜也就是一整夜的意思,午夜就是指凌晨時分那個時刻,請問你到底是看了一整晚的電影還是看了末班的午夜場那一場的電影?意思大家都明瞭,也沒有對錯,也沒有孰優孰劣,沒有不敬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還請你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