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摘】⟪跑過荒野⟫聰明身體的註腳1/7
我學到有關身體的一切知識,但我仍想知道更多。如果跑步是這麼自然的事,是否代表著有一種自然的跑步?我要怎麼找到?若真有這種方式,我應該採用或維持原狀?我真的比過去成為更好的跑者了嗎?我用了十年,以蝸牛般的速度回答這些問題,如我先前所言,我起步很慢。不過我卻沒料到,這些問題最後驅使我跨越大西洋,到達美國的研究實驗室,會晤舉世聞名的古人類學專家。
許多城市自稱是跑步城市,但波士頓卻有別於倫敦和柏林。無論在市區或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河畔,波士頓到處都是跑步的人。我去過的城市中,很少有我這麼喜愛的地方,一天之中無論是白天或晚上,你走出門總會看到有人在跑步。波士頓人似乎流著跑步的血,就連昔日狂飲啤酒的波士頓饒舌歌手史連(Slaine),如今也能1哩跑進7分鐘。這是歐洲人和美國人都能跑出的成績,也許我少喝點酒也能辦到。我參訪研究實驗室的前一晚跑去看紅襪隊比賽,比賽時間稍微超出我預期,所以我沒辦法調整到恰當的步伐。不過我今天不會跑太遠,大概4到5哩,然後折返回劍橋市(Cambridge)準備接下來14天的作業。未來兩週我若不是在跟各領域的專家開會,就是苦抓著頭拜讀他們的書和文章來做準備,想了解問什麼問題比較恰當。或者老實說,我想知道這些專家在研究的科學。
明天我將前往斯帕爾丁國家跑步中心(Spaulding National Running Center)。該中心位於劍橋,堪稱全球最先進的跑步診所與實驗室,此中心採用許多種類的壓力版、3D動態捕捉科技來追蹤骨骼運動,也有脛骨加速器追蹤關節衝擊,並利用跑步機測量腳踝內外側、前後側與垂直面受到的力量。這一切過程全被錄下並以極慢速動作播放,還會有數據顯示腳著地時的每一個異常之處。接下來幾天內,我將首度見到,我過去十年運動時的搖晃步態。
這座實驗室的運作由魅力四射的戴維斯(Irene Davis)教授負責。幾年前我閱讀麥杜格(Chris McDougall)改變大局的《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一書時,首次讀到戴維斯教授的事蹟。她獲得運動科學和物理治療的學位後,繼續攻取生物力學的碩士與博士學位,有了這項專業,她能為自己描摹事業,可能還成為全球領先的跑步生物力學專家,此外她一直對赤足的能力頗感興趣。她有意與頂尖跑者合作,可是這次她合作的跑者就是我,我只希望獲得跑步帶來的純粹快感,未曾參加過跑步比賽。
研究實驗室有博士後研究員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所有人都進行各式各樣與跑步步態相關的計畫。這裡就是研究的最佳地點,哈佛大學就在轉角處,這是個可以經常合作的夥伴,而且波士頓的人均跑者肯定高過任何其他地方。
在漫長飛行和一夜好眠後,我睡眼惺忪在早上7點抵達在哈佛大學同一條路下面的斯帕爾丁國家跑步中心,這個時間對我來說格外早,卻是他們平常工作日的開始。
我遇到艾琳後很快就喜歡她這個人。我們互打聲招呼,問候「你好嗎」,卻略過名字介紹,因為她立刻在接待處把我介紹給她的同事:「這是威霸」,但我遇過更尷尬的情況。然後我們沿著幾條走廊邁步前進,她一邊解釋我們白天的行程。她帶我快速參觀兩間高科技實驗室,兩間都很乾淨整潔又寬敞,接著就是戴維斯教授看當天第一個轉診對象的時刻了。
塞繆爾(Samuel)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運動型外表,他身材高壯,看起來像奧運自行車選手。他因為髂徑束症候群(ITBS)問題被轉介到這裡。髂脛束是跑者常見疾病的原因,這是一條從臀部一路向下連接到膝蓋的長肌腱。塞繆爾過去能完成鐵人三項,但現在若未緩解部分疼痛的話他沒辦法跑步,而且在未診斷出受傷原因並治好之前,他不希望接受下一輪訓練。
我原本期待看診40分鐘,包括簡單在跑步機上跑個步、看剛才的跑步影片,接著再交給專家評估。但這一切都沒發生。看診持續3小時,專家爬梳了塞繆爾漫長運動史的每一面向並仔細討論。他的身體經過密切診斷,他的運動和許多層面的動作也被詳細檢驗。
然後由戴維斯教授的同事、同時也是物理治療師的莫里森(Robert Morrison)博士進行評估。莫里森跟戴維斯教授一樣,他對跑步生物力學情有獨鍾,他的職涯中看過美國各式各樣的跑者。在靜默半晌後,我告訴他這些年來我見過所有那些認為自己「沒辦法」跑步的人,他們想跑步卻覺得自己的生物力學不佳,像是膝蓋、臀部和腳踝等狀況不好。他們認為需要有一個特別適應過的身體才能跑步。我隨時準備好要進行人文訓練,發表「我們的身體充滿知識」的言論,此時能聽到科學家的觀點也很不錯。因此我問了有關診所重新訓練跑者的成功案例,真有人就是沒辦法跑步嗎?
他告訴我,長短腿、臀部錯位或扁平足在很罕見的情況下會阻礙跑步,「只有神經真的出狀況才可能玩完。」他解釋像扁平足這類情況「後天造成的可能性高於遺傳。」像這樣子的遺傳狀況非常少見。「在任何族群中,很多事情都以鐘形曲線分佈,像是身高,但就跟氣喘一樣,我們有太多人有扁平足,很難說這是單純的基因因素。」大約一億名美國人有扁平足的困擾,這一定有另一種原因,他認為原因在於步態不佳,我們用不良的方式行走。他目前主要專研重新訓練步態(gait retraining),他表示:「我們自然會想到調整高爾夫球揮桿方式,或改變網球發球動作,但我們也能改變走路和跑步的方式;雖然難度更高,但並非不可能。」通常有跑步傷害的話,「並非身體某一部分失去作用,而是我們要這個部分進行什麼動作;通常這會是驅動者錯誤。這是件好事因為你可以改變驅動者。」
無論是誰驅動塞繆爾,對方一定有英國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漢米爾頓(Lewis Hamilton)的能耐。當他站在跑步機上,他看起來很強大,猶如私釀酒之於我一般。他的姿勢很好,腳步聽來輕快,但這類評估的問題在於跑者目前還精力旺盛,就像在比賽中剛跑不到20哩,或者重訓計畫才開始幾個月。我還好奇的是,跑步機跑步和越野賽跑步的動作有多細微的差異,徹底調查其中一項跑步真能了解另一種跑步多少。
評估過程中,戴維斯教授展現她的敏銳觀察力,還有像老練發牌員的敏捷度。她說:「如果大家可以用他們天生應有的方式跑步,我就沒戲唱了」;「比賽受訓是受傷的高風險因子」;在賽跑中競爭並「不是非常自然的跑步方式」。
評估結束後,他們告訴塞繆爾,他跑步時未充分運用到臀部,其他肌肉群必須不斷過度工作來彌補,導致他整體能力與穩定度下滑。戴維斯教授解釋,雖然他的步態錯位的問題很輕微,但鐵人三項卻放大這項弱點,而且隨時間增加會日益顯現。他們告訴塞繆爾,他需要更強的核心力量,然後接下來幾週他們可能重新訓練他的步態,提高骨盆穩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