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餘敦康先生 學生弟子撰文從不同角度敘述先生思想風貌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955773


紀念餘敦康先生

學生弟子撰文從不同角度敘述先生思想風貌

韓德民、陳明、謝茂松、牟堅、寇方墀等

2019-07-20 09:29 來源:澎湃新聞

紀念餘敦康先生  學生弟子撰文從不同角度敘述先生思想風貌

紀念餘敦康先生  學生弟子撰文從不同角度敘述先生思想風貌

紀念餘敦康先生  學生弟子撰文從不同角度敘述先生思想風貌

餘敦康先生,湖北漢陽人,

出生於1930年5月,

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

1978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歷任第八屆和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於2019年7月14日早晨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九十歲。


餘敦康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

思想史研究,對儒、釋、道三家均卓有建樹,

視角獨特,

思想深刻,

特別是在儒學、玄學、易學三個領域,

用功最深,建樹最多,成果斐然。

代表作有《何晏王弼玄學新探》、

《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

《魏晉玄學史》、

《中國哲學發展史》(合著)、

《中國哲學論集》 、

《夏商周三代宗教》、

《春秋思想史論》、

《易學今昔》、

《漢宋易學解讀》、

《周易現代解讀》、

《哲學導論講記》、

《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目標》等。

余先生是當今中國哲學研究中最具思想創造力的學者之一,

他的易學研究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為國內外學者所推重。

紀念餘敦康先生  學生弟子撰文從不同角度敘述先生思想風貌
2009年余先生為乾元國學的學員簽名。



關於儒家,

余先生在《論儒家倫理思想——兼論其與宗教、文化的關係》一文中指出:

“儒家作為一個學派區別於其他學派的基本特徵,

不在於哲學理論和政治主張,

而在於倫理思想……在歷史上呈現為一種辯證的運動過程,

它的內部的邏輯結構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

關於玄學,

他認為,

玄學的本質是玄學家在極為嚴峻淒慘的社會環境下,

重新探求天人之際以便解決個體安身立命之道的精神探險。

他結合自身人生體驗,

從得意忘言的角度重新探索魏晉玄學的本質,

在此領域開出一片嶄新天地。

他的易學則從文化精神演變的高度,

從價值與真實的歷史連接上,

重構了易學思想系統而卓然成家。

他還深入探索中國古代宗教,

以便為中國哲學尋找早期源頭。

他提出詮釋學是中國哲學唯一進路的思想,

會通中西,

跨越古今,

在學界產生了廣泛影響。

他關注中國文化精神的闡發,

孜孜探求中華文化的現代轉型問題,

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余先生多年來傳道授業,

以身垂範,

有許多優秀的學生弟子,

在相關領域起著重要的作用,

有的學生已是專業領域中的翹楚,

以上邀請的是余先生的幾位學生,

從不同角度敘述先生的思想風貌,

以表達對這位哲人、思想家的景仰與哀思。





2019-07-24 14:2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