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什麼叫做「小人」?
語言文字這種東西,是隨著時代演變的。每個人的文化修養不同,自然對於同一個「名詞」,會有不同的解釋。這是很正常的。而且,常常會有「新名詞」會被創造出來,如果不說清楚,是很容易讓人「一頭霧水」的。
譬如:「藍瘦香菇」,它的意思是:難受想哭。如果沒有去看解釋,去網路上搜尋,基本上,這四個字是非常怪異地。對很多人來講,應該是屬於沒有意義的。
回到主題:什麼叫「小人」?
筆者我現在用字都會很謹慎的,因為我知道「語言文字」的重要性,也知道寫出來得東西,又都是公開的,就是會被人批評,被人批判,被人公審,被人曲解,被人惡意中傷,甚至被人「隨便亂改」。這些我都很清楚,也有心裡準備。一般來說,我會把自己的文章公開,盡量多放幾個地方,「然後讓它們內容完全一樣」,免得以後被人「惡意曲解」時,只有一個地方可以證明,那就麻煩了,以便證明「自己其實沒有說過這些話」。這些都是被人「亂塞的」。狡兔需要有三窟啊。
小人,指得就是小孩子。我前面可是沒有加上什麼「卑鄙、無恥、下流、骯髒、齷齪、不要臉、下賤、邪惡。」單單就是說:「小人,就是幼稚的小孩子。」
人如果不學習,完全只按照本能,就是「食色性也。」腦子裡面只會想到:「吃飯、跟生小孩。」一不高興就發脾氣,喜怒哀樂完全寫在臉上,完全沒有修養。心胸狹隘,見識淺薄,完全無法分辨善惡對錯,簡單講:就是無知。
這就是我指得:小人。
只要多唸書,只要多思考,就可以變成大人了。或者,跟著有智慧的人學習,不靠唸書,「用耳朵聽、用身體力行」,一樣可以變成大人。就是一定要「學習」,人跟動物的差別,就在於「人能學習。」
所謂的大人,指得是德行與智慧完備的人。
我是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往「大人」的方向走,就算現在不是,「也應該內心響往」往那個方向去走。
另外一篇:人,只能改變自己,關心別人
另外一篇:用誠信來罵人小人哉
另一篇:如何讓自己的「學問」越來越大?
Tony1981 wrote:
原文:什麼叫做「小...(恕刪)
看了另外一篇「不需要誠信」的文,樓主連發了兩篇,感覺大概是有跟人吵架。想藉著文章影射對方。
很可惜兩篇都是歪理廢文。
回正文。
怕的就是「自以為成熟的大人」,或是自我感覺良好。
說真的我不覺得一個宣揚「不需要誠信」的說謊家,在論述「成不成熟」會有說服力﹝這就是「誠信」的重要之處了﹞。
感覺綜合這兩篇文章的論述很像是標準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欲望考量,所以對於說謊、犯罪、傷害他人都完全不會有罪惡感,甚至會合理化。附帶一提,社會事件中的詐騙集團全部都是有此特質。
附一下維基關於「反社會人格障礙」的解說﹝其中有「喜好說謊與詭辯」的特徵﹞: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8D%E7%A4%BE%E4%BC%9A%E4%BA%BA%E6%A0%BC%E9%9A%9C%E7%A2%8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