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市史:

日本出現超級市場

已是晚了發源國美國23年後的1953年事了

雖說二戰前,日本高島屋百貨公司

準備在日本推出仿效美國一毛錢連鎖商店的十分錢連鎖商店

但因珍珠港事件爆發作罷


二戰後,日本積極導入美國各行各業新技術,以提升生產力

當然也包含超市了

日本第一家超市是1953年在東京開幕的紀國屋

不過顧客大多是當時住附近的佔領軍美國人而非日本人


在喜歡看數據排名的當時日本商業界

得知美國前十大零售業,竟然半數是超級市場這種日本未知的新型零售業


加上美國收銀機最大廠NCR在日本大力推廣超市概念

以便販賣收銀機

兩股力量推波助瀾下

195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大大小小各家超級市場

如雨後春荀紛紛創立


'小小'是指從地區性個人小肉攤或小鮮魚店

等個人營業小店攤轉型


'大大'是指東急,大丸,阪急,伊勢丹,松阪屋,三越,高島屋

這些大型都會百貨公司

和三井,丸紅,日棉,伊藤忠,住友,東棉超大型日本綜合商社

以及東武,京成,京王,名鐵,相鐵,小田急等鐵路系統百貨公司


還有'不大不小'的

如明治屋,岡永,寶幸,不二家等食品,水產,糕點,雜貨批發商


經過幾十年來激烈割喉廝殺

很出乎經濟學'常理'能夠不被淘汰勝出

意外反倒是日本各地小攤店發跡轉型的超市為主


照理說,日本大商社要錢有錢,要人才有全日本第一流人才

別忘了二戰後英文極破的日本人中

大商社擁有最多英文流利人才

引進美國超市技術,樣樣需靠英文


合作引進技術對象又是美國最大幾家連鎖超市

例如住友商社和美國超市巨擘safeway合資

在日本成立高峰大型連鎖超市

卻經營不善到半途賠錢和safeway解約

以及脫離住友集團掌控才好轉


除了拙作美國零售史漫談:safeway被併購消失感觸

之前提到處理生魚片技術和水果等美日消費文化不同外

失敗原因


第一是大資本系超市母公司

極度看輕超級市場經營

認為只要硬體蓋的和美國超市一模一樣就大功告成


至於經營方面,派遣自己為是'門當戶對'想像中

和日本老菜市場攤販商打交道

有'能耐污髒現場'的經營者


和獨立小鮮魚肉攤老闆轉型的小獨立超市

想擺脫日本傳統古老零售業,忠實執行美國超市界

清潔第一,比什麼都重要努力目標,截然相反


第二:不懂裝懂的日本大資本超市母公司樣樣都要'指導'管理

例如鐵道系統的超市母公司

只因為哄抬自有鐵道沿線車站附近人氣地價

就設立規模大的不合理,以致坪效很低的超市門市


反觀地區獨立小超市,因財力不足

只能在能力範圍內,設立坪效最高的最適規模住宅區超市

而且小超市老闆踴躍參加同業討論會切磋討論美國最新超市經營技術趨勢

和引進日本要如何修改符合日本國情

一點一滴的持續努力

造成日本目前超市以區域性住宅區連鎖超市最有競爭力


附帶一提,日本和台灣一樣地狹人稠,地價昂貴

日本超市和量販店原本初創時'理念'是一樣

都是以自助收銀機來經營販售食品為主商品

之後會分道揚鑣,純是設立地點經濟效益不同


像已破產,曾長期稱霸日本流通業的大榮集團

原本就是超市起家

但因大榮起家第一間超市門市位處百貨公司商圈

但是韓戰後經濟再次繁榮的日本政府為了保護小商店

嚴格限制新設大型百貨公司



敏銳的大榮急速擴張,成名義上,不是百貨公司的超級商店

填補日本二,三線都市區民眾迫切需求


下篇開始介紹我念大學時

人生第一次吃念念不忘握壽司

在台中合資設立裕毛屋的日本關東地區超市佼佼者稻毛屋超市故事了
2017-12-16 14:3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日本 超市史
[日本超市史2:關東超市之雄-稻毛屋(裕毛屋)]

前文提到我念大學時

人生第一次在台中吃到念念不忘握壽司

是和裕源紡織合資設立裕毛屋的日本關東地區超市佼佼者 稻毛屋超市


全球的超市最重要部門都是生鮮部門

但日本'獨特'的飲食文化

導致許多從美國超市界引進的技術都毫無用處

例如日本引進美國超市概念技術的時代

全美幾乎找不到一家超市在賣鮮魚

所有鮮魚處理技術都是日本各家超市自行研發


同時美國青果都是露天粗放種植

而且許多美國人把水果以當烹調原料為主用法

和溫室集約栽培,喜歡生吃水果日本

加上日本人龜毛天性,極挑剔水果光澤和外型


還有嗜吃肉類美國人都是豪爽的買大塊肉

反觀牛肉昂貴的日本人

習慣將牛肉切成薄如紙的肉片販售

這三大生鮮食品處理和美國完全不同

導致戰國初期的日本超市界,在摸索中發展成四種模式


第一種是完全外包類似專櫃抽成

目前僅剩日本各大百貨公司和鐵道系百貨公司採用

前者如三越,依勢丹,高島屋

本來就有和優良生鮮供應商交易的悠久傳統

由這些老字號優良生鮮供應商負責,很讓大百貨公司放心


鐵道系如小田急,京王,東武等百貨公司

因蓋私鐵,就是為了開發自有鐵道沿線地皮

本來自我定位,就是類似不動產業,不足為奇


但超市最重要的生鮮部門全部外包

注定不可能在日本人心目中,認為是主力超市


於是第二種

就是各超市接聘請專業師傅現場處理生鮮

但是缺點是肉魚,青,果三部門

都能找到第一流資深師傅統一水準,是很難達成的事

加上隨著地租人事費用高漲

各分店要自行培訓合格生鮮處理技術人員成本和難度大增



於是本文主角稻毛屋最擅長卻也因此跌倒

的第三種生鮮集中處理出現了



第四種是引進豐田零庫存just in time jit大放異彩的關西超市

關西超市日後專文介紹


稻毛屋株式会社いなげや是1900年(明治33年)

猿渡浪蔵在東京立川車站前開設鮮魚商店

1948年因應二戰後糧食短缺年代

創辦人兒子猿渡 源二郎將鮮魚商店改組成公司「株式会社稲毛屋」出任首任社長

隻身前往庫頁島採購大蒜蝦.海帶和到九州採購海苔大發利市


1955年首任社長悴逝,剛接棒的二任社長猿渡榮一

馬上面臨立川車站商圈新開幕大型百貨公司流失客源生存危機

1956年斷然將店面改成自助超市

三年後,在東京多摩開設立川本店以外第一家分店


由於鮮魚是新鮮度降得最快,最難管理的商品

有悠久歷史,以鮮魚攤起家的稻毛屋

憑藉處理鮮魚超高好評,在東京西部密集展店

目前固守東京都,琦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四地區128店舗


日本人評估超市實力排名

並不是僅看銷售額和店鋪數

生鮮部門的新鮮度和品質才是實力排名重點


稻毛屋一直是日本超優良超市代表之一

但是稻毛屋曾在民國六十三年分店數破百後,為了節省成本提高利潤

放棄最自豪,最有競爭力的每家分店店內自行處理生鮮

改成,設統一加工中心,集中處理方式


改變初期,的確

因人事費用和技術人員培訓教育問題都迎刃而解

因效率大增,大降處理成本外

而且每家分店也'終於'

無須保留無益於增加銷售額的廣闊後院生鮮處理空間

可增加坪效


但是優點也就是缺點

一進入1980年代後,由於新鮮度不良

而且為了物流配送最佳'效率'許多生鮮商品常缺貨


導致原本遙遙落後的高峰超市

在脫離母公司住友商社'指導'後

改成各分店內自行處理生鮮,反敗為勝


幸好稻毛屋第二代社長承認失敗

重新一家一家分店改回店內處理生鮮,重新贏回往日聲譽


須知改成加工中心容易,但相反改回轉換非常困難

因為已被拆除的後院生鮮處理空間要重設

生鮮人員重新培訓,都需投入不小成本

加上放棄已成立的加工中心投資,無法折舊

只能付諸流水,要不是經營者有強烈使命感

可能就像台灣復興航空開個記者會,就放棄解散了

待續
[日本一流超市系列篇:關西超市]



公認領導代表日本超級市場界的關西超市

雖然規模不大,僅有60店鋪

因幾乎所有日本超市界的種種創新技術起源

都是由關西超市所自行率先開發


例如目前符合日本國情消費習性的超市手推車

科學新鮮度管理方法,鮮魚烹調水槽

每間分店後面壁面方式


還有全球第一家引進豐田JIT

零庫存看板方式處理生鮮食品

和全日本第一家

全面導入電腦eos生鮮管理超市



豐田零庫存看板方式

要用在生鮮處理,一開始沒人看好

畢竟汽車零件和生鮮食品每多一秒

都在增加腐敗度截然不同

意謂報廢食材的機率和成本很高



而且每間分店需有寬闊作業場和重裝備

加上所需人力比集中包裝中心高很多

也就是須能承受初期多年

因不夠規模經濟攤提投資成本虧損



但是關西超市從1967年

花了近十年摸索,才成功建立屬於

自己的豐田式零庫存看板管理



為何要花十年,因為要想採用豐田式管理前提

是所有東西都標準化

連一向不被重視的後院生鮮作業廠

也留下前所未見通道,以便全面性流水式

作業處理生鮮產品



一切都標準化,苦盡甘來好處

除了來客營業額穩定成長,享受高收益外

全面標準化另一好處

就是可最短時間導入電腦管理系統


寫起來似乎很簡單,其實背後辛苦一言難盡

1959年,北野祐次在大阪創立關西超市

株式会社関西スーパーマーケット

那是個二戰後,日本經濟成長最高,最長時期


但是,但是,那也是個資金嚴重匱乏年代

有限的資金

造成市場實際利率比銀行統一利率高很多

也就是日本政府強制透過銀行'分配'

將低利率提供給大商社和外銷為主製造業



像超市這種純內銷產業

在那個年代是不太可能向銀行借到大額低利貸款的

還有日本傳統的終生雇傭制度

事關終生前途

最優秀人才都流向大商社和外銷大製造商



關西超市這種純內需

小規模超市,根本吸引不了一流新血輪加入



孟子說的好

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要人才,沒人才,要錢沒錢

關西超市善用所能籌措到每一分錢

不向經營大環境逆境屈服

造就關西超市全球數一數二的高超競爭力



也不吝大方與日本各地同業

爭相前來要求觀摩引進,普遍到全日本

下篇介紹也是起源於大阪

曾長期稱霸日本零售物流界

曾擁有著名職棒大榮鷹隊的

大榮超市集團興衰史


曾長期稱霸日本零售物流界,曾擁有著名職棒大榮鷹隊的

日本最大超市-大榮集團,因無力償還鉅額負債

和美國川普事業起落有些類似

但不同的的國情和經營理念,注定大榮很難再起



日本大榮集團是中內功

接受享有日本超市之父美譽-吉田日出男

所指導的一系列'主婦商店'主婦の店超市

於1957創設於大阪千林車站前



如同我在日本超市史第一篇所提過

大榮起家第一家千林店原本是純超市

卻因陰錯陽差,設點在大阪車站百貨公司商圈

而非最適超市定位的住宅區



具有敏銳生意頭腦的中內功

分析來店客戶消費種類和金額

發現在這種比住宅區店租高出許多倍車站商圈

增賣高利潤,但低週轉率成藥雜貨

深信只要以造成轟動的超低價

憑著車站商圈的人潮

必能提高消費者購買頻率大發市利



於是大榮創業隔年(1958)開張二號商店

大阪三宮店規模,就是大到不可思議破天荒兩層樓店鋪

從此定義了日本量販店

一樓為食品部,二樓以上為非食品部雛形



當然那時不要說日本

連美國大型折扣量販店出現

也是四年後k-mart,war-mart,target

三大巨頭才在那年創立的事了

當憑這點,就不得不佩服中內功遠見



不過美國大型折扣量販店定位

是開在大都會易停車且地價便宜郊區

相形之下,大榮反而比較像美國老牌

safeway,woolworth

等連鎖大型雜貨商設店在市區鬧區



打響大榮在全日本消費者心目中,最便宜價格破壞形象

就是民國五十三年

發起對松下電器價格宣戰一役,聲名大噪了

松下電器一向堅持對經銷商最終價格

要統一'建議售價'希望小売価格



而大榮卻是以松下電器賠錢賣,當促銷吸客犧牲打

松下幸之助斷然下令,全面停止對大榮出貨

原本大榮不想硬碰硬

只是低調配與全大榮每位員工,每天佯裝一般消費者

到任何可買到松下電器地方買松下電器'配額'

再貼上大榮自己標籤,大降價賠錢轉賣



雖說是賠錢轉賣,但是大榮憑超高銷售量當籌碼

要求許多日本小廠幫大榮量身訂做

無法比價,超高利潤的不顯眼商品,例如各種藥妝



松下電器當然不甘心

也'設局'來抓大榮員工佯裝的的客戶

這下不得了,等於全面翻臉



大榮以小蝦米豆大鯨魚之姿

將松下以違反二戰後麥克阿瑟將軍

強迫日本政府立法的'獨佔違止法'一狀告上法庭



松下電器以他們也有選擇賣家自由回擊

中內功眼見與論有利於大榮

就'打鐵趁熱'在全日本發起對松下製品'不買運動'

儼然以日本平民小老百姓消費者權益代言人自居

這場對松下電氣戰役持續整整三十年

於民國八十三年才正式和解



松下一役開始生意火紅的大榮

又受益於民國五十年代

日本政府嚴格限制新設大型百貨公司

以保護小商店良機,瘋狂大肆展店

尤以著名'東征'東京關東

為豐田秀吉後人復仇,最膾炙人口



大榮的1968年進軍東京都計畫訂名為'彩虹計畫'

[首都圏本格進出の基本戦略として、「レインボー作戦]

是將德川家康滅豐臣秀賴的大坂夏之陣翻版



也就是在東京先建立一個物流轉運中心

在此轉運中心圓圈範圍內,密集展店

插旗成功後,再重複往外擴新建物流轉運中心後

再往外以同心圓方式密集展店



也就是以物流轉運中心為軸

將東京都一圈又一圈密集包圍

如同當年德川家康軍夏之陣

將大阪一圈又一圈密不通風包圍一樣

民國六十一年,大榮集團營業額

擊敗老字號三越百貨公司,榮登日本零售業王座



但隨著日本泡沫經濟破滅

以借貸買來資產再高槓桿融資大榮

不敵日本地價一去不回頭狂跌,付不出貸款

加上消費者心目中大榮是賣廉價品形象,深入人心

不支破產重整



其實大榮在民國七十年代末期,有警覺到此點

開始宣傳強調大榮是生鮮超市起家

想靠日本超市界高品質形象'連結'到大榮

可惜成效不彰



對比美國川普也曾一樣因負債過大面臨破產之際

川普以若真讓川普集團破產

沒有川普經營掛名的美國各大銀行

手中川普不動產會立即大跌大虧說服銀行團續貸

也就是川普以建立奢華名牌形象的無形資產溢價東山再起

甚至還選上美總統

這就是和以價格破壞'激安再激安'

折扣廉價形象大榮無法翻身,最大差異
[日本一流超市系列:山形縣霸主-山澤超市]


國人在網路分享日本血拚藥妝'戰力'最多店

大概就是松本清了

不過以我有限逛松本清和其他

沒有觀光客純日本在地居民消費的連鎖超市經驗相比

我會選擇後者


因為松本清不是樣樣商品都最便宜

但是鬧烘烘以觀光客為主的購物'氣氛'

一點都沒在日本'享受'高品質服務業的感覺

所以接下來,介紹一系列日本各縣地區最優良連鎖超市



先說明一下日本人評價超市'優良'排名定義

嚴格說是以生鮮部門的新鮮度為主

其次是服務細膩程度



先簡介美日超市最大差異

是日本雖然汽車普及率全球名列前茅

但地狹人稠,地價昂貴

無法像美國各種零售業都能提供停車場特性

造成日本超市以地價較便宜住宅區各縣內密集'面'狀的展店

而美國任何零售業和日本大型量販店

則是全國性'點'狀設店特性大不相同



本文日本山形縣超市霸主-山澤超市前身

是由剛從昔日日本本七大帝大之一

東北大學畢業山澤進

民國四十一年創於山形縣東根市的山澤薬局



山澤藥局創辦的時機

是韓戰尚未結束的日本火熱經濟成長年代

工作狂的日本人天天加班

都不忘買營養劑來補充體力



於是這段期間,許多日本藥局都大發利市

存夠足夠資本的許多藥局

在民國五十年代後,就紛紛轉向

代表新世代零售業象徵的連鎖自助超市

例如最早轉型的大榮

和千葉縣雅客超市以及靜岡縣的喜見澤等



民國五十一年,山澤藥局轉型為山澤超市ヤマザワ

在山形縣山形市火車站商圈開設第一號商店

具有憂患意識的山澤進

深怕全國性大財團會進駐山形縣



於是以最短時間在山形盆地所有大小城市

適合開超市的點全'先佔先贏'密密麻麻,連開三十七間

造成山澤在山形縣獨霸地位



不過山澤進擔心,萬一哪天

日本政府若廢除保護地區小店家的大商店法限制後

所有店舖全集中在狹小山形盆地風險太大

決定建立第二據點分散風險



山澤超市第二據點避開

山形縣內人口稀少,冬季積雪易形成交通癱瘓

不符物流成本效益靠日本海濱海地區

反而'東征'臨縣

日本整個東北最大都市 仙台市



民國七十三年揮軍在宮城縣仙台市泉區

成功開設跨出山形縣第一號店

接著短期內,複製山形盆地展店'經驗'

一連開設二十三家店舖



這是日本超市爭霸戰史上

相當有名的仙台'三雄會戰'

因為山澤需面臨仙台在地

最大地頭蛇龍頭-遠藤連鎖超市



和早七年,由福島縣北上'北伐'

規模比山澤大二倍以上的

約克紅丸株式(会社ヨークベニマルYork Benimaru) 待續


日本一流超市系列:從福島之雄到稱霸東北-約克紅丸超市

前文提到的約克紅丸超市,不止在日本東北五縣

以店舖數超過二百間規模,稱霸日本整個東北地區

日本福島:日本一流超市系列:從福島之雄到稱霸東北-約克紅丸超市

在日本享有超高知名度,並不是憑地區店鋪數最多

而是日本超市界罕見,由新聞記者大高善雄

憑改造提升日本使命,轉入商界所創



大高善雄痛心疾首於二戰剛結束的日本滿目瘡痍

日本絕大多數人民,因物質供應極度乏饋無法溫飽

許多缺德行騙商人和低劣商品充斥街頭

大高善雄決心'投筆從商'和這些黑心商業惡風對抗



1947年創設小型綜合食品店

株式会社紅丸商店

隔年紅丸一號店在福島県郡山市中町創業



1955年就首開先河,率先採用連鎖店經營方式

民國五十年,引進自助方式,邁向超市發展重要第一步

轉型超市同時

大高善雄三個兒子相繼進入紅丸,齊心共同經營

長子負責全盤經營

另二子則分一掌營業部,另一負責管理部門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紅丸這間家族連鎖超市從此業績蒸蒸日上

不過從哥哥大高善二郎手中接棒擔任社長的大高善興

已於去年三月傳賢不傳子

由專業經理人真船幸夫接任社長,讓出經營權



民國六十二年,紅丸超市

和現在日本最大及世界第五大的零售企業

全球7-Eleven母公司伊藤洋華堂

(已將Sogo和西武百貨公司買下)合作

引進擅長服飾商品伊藤洋華堂的技術和資訊系統

並將公司改名為約克紅丸

(会社ヨークベニマルYork Benimaru)後

成功將服飾和非食品部門銷售額和經營效率

都雙雙達到全日本連鎖超市最高地位



在福島建立無可撼動霸主地位後的約克紅丸

民國六十一年,跨出福島縣

在山形県米沢市開設第一家縣外店鋪



民國六十六年,揮軍北上宮城縣仙台市荒巻店開店

三年後,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民國七十八年進入栃木県

民國九十四年進入茨城県

完成創辦人一統日本東北超市爭霸心願



約克紅丸另一成功點是隨時敏銳評估

哪個時代,何種規模店舖

最能滿足顧客和坪效最高的最適規模

果斷毫不遲疑,最短時間內籌資

淘汰舊店鋪轉換增加新店鋪,待續


國人愛去的北海道超市界競爭生態

和日本其他地方,以在地連鎖超市為主,大不相同

可能是北海道特殊的地廣人稀和開發晚兩大特性

前者造成北海道特有的各地市民生活合作社(生活協同組合)

和農會系統超市,規模遠大於私人超市



北海道最大兩家在地連鎖超市是

北雄幸運和札幌食品中心

兩家店舖數都沒超過一百家

更要命的是北海道才剛開始要發展超市同時

西武集團的西友,大榮,長崎屋,伊藤八日堂

日伊,東急等大型超市就打進北海道

像大榮就在北海道連開十三家大型超市

民國六十五年,乾脆出高價

將當時代表北海道,成長率最高的堀田連鎖超市納入旗下



目前北海道非合作社和農會系統第二大的

北雄幸運超市前身是桐生商店

民國五十六年轉型為自助超市

民國七十一年和連鎖服飾店丸仙合併

改名為北雄幸運


目前在北海道全境開設三十四家店舖

排名第一是札幌食品中心(札幌フードセンター)



至於北海道整體規模最大

非創於民國五十四年的

札幌市民生活協同組合莫屬了coop


這家協同組合規模大到全日本排名第二

僅次於灘神戸生活協同組合


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日本一流超市系列:四國德島縣超市霸主KYOEI]

KYOEI超市是日本四國地區德島縣

規模獨大的代表性超市

也是日本超市界罕見,由布匹商店起家轉型成超市


由布匹起家,成長成大型百貨公司

在日本有很多,例如三越,高島屋


也造成目前KYOEI食品部門只占五成出頭的

日本超市界算是低的異數


也因特殊起家

造成KYOEI是日本超市界另一異數是

推出許多將富有日本古代阿波國

固有風味採納調和於商店外裝極具文化韻味造型

例如這間德島山城橋分店


就是日本其他地區超市不太會見到的日本瓦和式造型



而不像日本其他超市強調

超市內部生鮮鮮度,細膩管理等'機能性'

外觀幾乎都是枯燥沒風味的箱型風格

當然這和經營者強烈個性有關


但是能如此'隨心所欲'

除了個性也要有足夠資本餘力

更重要是四國超市界是日本唯一例外

四國島四個縣雖沒簽任何文字合約

卻很有默契,各縣超市展店都以在本縣為主


據說是四國民眾

還持有濃厚昔日幕府時期地域之見

肥水不落外人田,只願在本地人開設超市消費

就算在臨縣,也頂多在縣府車站前商圈,開設少數幾家


例如香川縣由丸中超市獨霸

高知縣是太陽超市,愛媛縣是富士超市


四國四大超市宛如幕府時期

土佐,讚岐,阿波,伊予四大藩國

和平'瓜分'四國各縣超市

加上日本政府大商店法保護,也就沒競爭對手


KYOEI前身是1946年埴渕朝夫

創立的共榮吳服屋(布匹店)

民國四十七年創辦人兒子埴渕一

接受日本超市界先驅丸和超市

吉田日出男無私在全日本指導一系列

最新超市技術主婦商店徳島(主婦の店)

在德島創辦徳島主婦の店超市


民國六十五年變更名稱為現在的KYOEI連鎖超市

目前擁有49間店鋪(內含4個大型購物中心)


KYOEI的購物中心是多角化產物

不像三井,永旺等購物中心都是慎密向外招商

KYOEI的購物中心,以自營各種專門店為主

例如 Family Fashion牌服飾店

Chaplin牌鞋店

Kay Two Home Center住家裝修店

Kyoei Drug 藥妝店

並且大力推廣販賣與德島縣在地農家契作,產地直達生鮮農產品


不過自營的家電量販店 京屋家電經營不順

2006年轉賣給

曾在台灣開過泰一電氣量販店的第一株式會社,待續





逛過日本福岡天神鬧區的國人應該都知道

岩田屋這家創於十八世紀老字號高級百貨公司


但是知道福岡各地最常見的Sunny超市

是岩田屋所創設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雖說岩田屋已被三越伊勢丹併購納入旗下

本文主題Sunny超市也已被西友買下

但是在福岡隨處可見得Sunny超市誕生

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怎麼說呢


超市自美國引進日本初期的最主要概念

就是自助式經營

偏偏滿身貴氣以細膩服務著稱的

老字號貴族百貨公司岩田屋

卻和不擅長末端消費財流通的巨型大商社伊藤忠

於1963年合資設立Sunny超市



伊藤忠一方面是因深受同年早一步

由另一巨型大商社住友

引進美國safeway技術成立高峰超市刺激

另一方面適逢日本韓戰爆發後罕見的

連續四年造船和鋼鐵訂單成長減速期(1962-1965)



日本大商社本質就是賺取

經手商品進出口貿易佣金為主的大貿易公司

民國四十年代中期日本造船業

取代英國成為全球造船霸主後

造船和鋼鐵成為日本最大出口和經濟成長引擎

也是日本各大商社最倚重項目



日本各大商社有一特性

就是採高薪精兵主義

只招募東京帝大這類等級的頂級人才

人少,經手金額龐大'二合一'

可以想見日本各大商社擅長經手

鋼鐵,棉花等無差異標準商品和大宗原物料



需要龐大售後服務人力的

差異性商品如汽車和家電等消費性

和須專業技術售後服務工具機商品

民國五十年代後成為日本外銷主力產業

就不是大商社強項



所以深具憂患意識的日本各大商社

在這四年造船,鋼鐵困頓期

以強大的企畫人才

考察當時最先進美國零售業

想出資進軍終端零售業

目的是為了養大規模

成為日後大量產銷消費品的最大買主



既然目的根本不在經營

也派不出經營零售業人才

最快方式就是引進美國技術

或乾脆請日本零售業者代勞經營



住友商社還只是引進

美國safeway技術創立高峰超市

伊藤忠商社則在日本前四大都會

都委託不同業者,同時進軍零售業



東京都人口最多

就和西武集團的西友合資

設立美國考察後仿效k-mart的我的購物中心

結果設立時機太早一直賠錢,後來賠售給西友



在大阪和丸物超市

在名古屋和名鐵

在九州和岩田屋合資設立Sunny超市

沒多久,除了Sunny超市外

大阪和名古屋都轉售給合資對象



其實Sunny超市也是一開幕就賠錢很久

伊藤忠商社畢竟是大型貿易公司

以批發為主,沒零售人才

所以Sunny超市

全權交由岩田屋派出人才經營



問題岩田屋是屬於日本老派

非常優雅的百貨公司

他們認為和九州超市同業一樣在

店鋪口使勁吆喝喊

'激安,快來喔,不來會後悔攸'

等不'典雅',不'穩重'行為,有傷自尊



這種服務方式加上

絕不打折,認為會降低形象

這種態度'理念'來經營超市

會賺錢才奇怪



所幸創立Sunny超市時

所招募新人逐漸成為中間幹部後

開始改變心態,積極到經營有成超市同業

如日昌超市觀摩取經



費很大心血

從行銷,不斷抹滅母公司百貨公司高貴形象後

擁有老派穩健正派生意倫理觀念母公司

和大商社財力支援下,苦盡甘來



營業邁入正常軌道的Sunny超市

2001年因母公司岩田屋

在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無力償債後

Sunny超市被西友所併購,待續

金晟發 wrote:
日本出現超級市場已...(恕刪)


這篇好玩。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