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了日劇 [以下剋上的考試],感觸很深。我們跟故事主人翁選擇了類似的道路,進入私中,然後循著我當年的道路走完中學階段的六年。
但我們跟日劇中的視角是截然不同的,我們這兩代基本上都是依循著相同的道路推進,公立小學->私立國中->直升,這是我們熟悉的道路,哪怕已經過了30年,基本原則仍未改變。
基本原則仍未改變,但不可否認的,隨著學校規模的大幅擴大,孩子們的同儕的構成與家長的價值觀也確實有了很大的不同。
我孩子已經在三個月前完成人生的第二個大考,會考,從外界的角度來看,他考得不錯(應該說是非常好,也不過就是扣了作文一分),求學歷程要挑戰的目標還多著呢!
我想從他人生第一個大考說起,或許可以提供其他家長參考。
對,你真的得補習。(我知道有些人確實可以不靠補習考上私中,但這個運氣真的賭太大了!如果你看過私中考題就知道,那不是單純考你智商,有些題目,沒看過就是沒辦法解)
我們家有個傳統,小學一定念公立學校,離家近 課業負擔小。十年前,如果跟我說念小學要補習,我一定說你瘋了。
但為了把孩子往私中推上去,補習似乎是一種必要的手段。
關鍵在於,我能少補幾科嗎?我該從何時開始補習?
該怎麼做,才能維持孩子小學的生活品質?
我雖然是土生土長的台中人,但大學以後離家,在台北過了十幾年,最後因為家庭因素返回台中。所以我比較能體會台北人眼中的困惑,為什麼你們台中人這麼喜歡讀私中?
其實這跟虛榮與優越感無關(不否認有些人有這種想法),主要還是中部私校的升學率普遍在水準之上,求學環境相對單純。
不過,同樣是私校,其實每個學校的定位還是有明顯差異。
有的私校對課業的要求普遍較高,希望每一班都達到高標。
有的私校則會刻意分班,針對數理或語文來強化,其他班級則要求不是特別高。(這樣的學校也較容易考入)
這幾年也有不少新設私校或原本以高職為主力的學校設立的普通部,都有各自的定為訴求,但如果很現實的看待升學率,基本上台中人都心有定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