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覺得讀小說能算是進修嗎?

我還滿喜歡讀一些科幻或是推理小說
不管是日本還是歐美的都讀
對很多人來說好像念一些心靈勵志
或是企業規劃、社交技巧等等的書才是進修
而讀小說比較被分在興趣方面
但其實我覺得讀小說也讓我學到滿多的
對人的想法更敏感了一些
比較會看氣氛說話..等等,還是有些正面影響

各位覺得讀小說能算是進修嗎?
2015-12-14 16:1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小說

Arytomis wrote:
我還滿喜歡讀一些科...(恕刪)

這些通西只能歸類在生活品味或是興趣
不否認它可以學到一些東西,最少最少說話詞藻會變漂亮。
可是它畢竟只是小說。
以提升生活技能可以得到的知識而言,減肥書籍甚至涉及生理學、藥草學、運動科學、營養學、甚至烹飪、心理治療、勵志、運動傷害處理、內分泌/新陳代謝知識、社交應對,甚至比小說涵蓋更廣了。

尤其小說這些半真半假的東西...你要從裡面學東西滿危險的
...舉個例子來說,你不會真的相信關羽斬華雄吧
Arytomis wrote:
我還滿喜歡讀一些科...(恕刪)

小說和電影其實滿像的
只看小說進修,就好比只從電影中學習世界的運作
有點荒謬且不切實際

但小說卻也可以成為知識的開端、提點

從馮內果的作品中可以嗅出反戰意味,延伸出:為什麼他要寫這樣類型的小說、了解是經過了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促使這些作品產生
藉由《火星任務》主角的幽默的口吻和經歷可能會讓人想更多了解火星、太空、NASA等等
在1966年的出版的《怒月》中,不會只看見「天沒白餐」這樣的寓言,戰爭、資源、人工智慧‧‧‧‧‧‧

在科幻小說中,多的是對自然破壞的省思、資訊與科技快速發展背後的危機、國家之間的資源使用與戰爭帶來的後果
社會派推理小說讓推理小說不單只是解謎,從社會議題到人心的描寫與探究,理解世界的不單純

當然也不會只靠著《火車》裡的敘述就全面了解信用卡,也不會只因《惡意》就覺得身邊充斥黑暗而人性光輝全是假象吧

因為看了《不能說的病歷書》,去查了這樣的人出現的機率和臨床會有的表現,思考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或者自己未來的小孩身上,我該怎麼做才是對的,是好的?
因為看了《歉海的人》,在溫柔而細膩的字裡行間看到了無助,卻也看見了渴望,是誰歉了誰,誰又欠了誰?

對我來說,看小說不是進修,而是誘導我去進修
至少我沒辦法每天不斷的在腦中冒出各種不同值得反省的議題
不過有些小說就只是純粹的娛樂,也不用太費心去思索其中的意義
活下去的訣竅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
dragonite wrote:
小說和電影其實滿像...(恕刪)


我也覺得是一種誘導與念頭的提點
就把每個人每個朋友當成一本書
能從書上獲得能量那就是你得到的
就算沒有也是一種新的體會與認知
那就算這些人與經歷重複了
便是經驗的累加
不論如何我覺得讀書都是一種閱歷
最後能與人分享
那才是至關重要的

小說比論文更能呈現作者論點的全面性

舉個例子
枉端自由主義經濟學者羅蘭的「阿特拉斯聳聳肩﹁丶「源泉﹁
讀完,你就可以輕易的理解「何謂自由派資本主義﹁

不過,不是每本小說的作者都有這種能力

Arytomis wrote:
我還滿喜歡讀一些科...(恕刪)


那是心態和出發點的問題吧!?

我年輕時讀電腦程式寫作, 自認為是"娛樂".
到現在, 讀些經濟, 生化或其它科普類, 我還是覺得是"娛樂".
有人念原文小說叫"進修英文", 對敝人來說那還是娛樂.

你念書如果出發點是"求進步". 讀色情小說也許是"進修"
但是, 念書不用這些辛苦吧?

Prophet Dragon wrote:
那是心態和出發點的...(恕刪)


有同感
如果在你所研究的內容得到些什麼
那都是收穫啊..
所以不管課外讀物還是正規課本
古典文學小說,我覺得可以增進滿多知識及內在思維的成長
不強調一定要學到什麼的話,至少能增強閱讀能力。

說到半真半假,這年頭的減肥、醫療書籍還不是半真半假。
某貓的生命三元素:書、咖啡、碳水化合物。

Arytomis wrote:
我還滿喜歡讀一些科..

各位覺得讀小說能算是進修嗎?
.(恕刪)

讀小說能算是進修,許多常識知識不會出現在教科書裡.
如汽車,課本會教原理但不會教你修車,尤其現在汽車都有電腦
電腦科技一直更新,那裡壞是代碼幾號這都不會出現在課本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