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滿喜歡讀一些科幻或是推理小說
不管是日本還是歐美的都讀
對很多人來說好像念一些心靈勵志
或是企業規劃、社交技巧等等的書才是進修
而讀小說比較被分在興趣方面
但其實我覺得讀小說也讓我學到滿多的
對人的想法更敏感了一些
比較會看氣氛說話..等等,還是有些正面影響
各位覺得讀小說能算是進修嗎?
Arytomis wrote:
我還滿喜歡讀一些科...(恕刪)
小說和電影其實滿像的
只看小說進修,就好比只從電影中學習世界的運作
有點荒謬且不切實際
但小說卻也可以成為知識的開端、提點
從馮內果的作品中可以嗅出反戰意味,延伸出:為什麼他要寫這樣類型的小說、了解是經過了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促使這些作品產生
藉由《火星任務》主角的幽默的口吻和經歷可能會讓人想更多了解火星、太空、NASA等等
在1966年的出版的《怒月》中,不會只看見「天沒白餐」這樣的寓言,戰爭、資源、人工智慧‧‧‧‧‧‧
在科幻小說中,多的是對自然破壞的省思、資訊與科技快速發展背後的危機、國家之間的資源使用與戰爭帶來的後果
社會派推理小說讓推理小說不單只是解謎,從社會議題到人心的描寫與探究,理解世界的不單純
當然也不會只靠著《火車》裡的敘述就全面了解信用卡,也不會只因《惡意》就覺得身邊充斥黑暗而人性光輝全是假象吧

因為看了《不能說的病歷書》,去查了這樣的人出現的機率和臨床會有的表現,思考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或者自己未來的小孩身上,我該怎麼做才是對的,是好的?
因為看了《歉海的人》,在溫柔而細膩的字裡行間看到了無助,卻也看見了渴望,是誰歉了誰,誰又欠了誰?
對我來說,看小說不是進修,而是誘導我去進修
至少我沒辦法每天不斷的在腦中冒出各種不同值得反省的議題

不過有些小說就只是純粹的娛樂,也不用太費心去思索其中的意義

活下去的訣竅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
dragonite wrote:
小說和電影其實滿像...(恕刪)
我也覺得是一種誘導與念頭的提點
就把每個人每個朋友當成一本書
能從書上獲得能量那就是你得到的
就算沒有也是一種新的體會與認知
那就算這些人與經歷重複了
便是經驗的累加
不論如何我覺得讀書都是一種閱歷
最後能與人分享
那才是至關重要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