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 讀後有感



書名: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
作者:方瑞雯、白映俞...等/合著
編者: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彙編
ISBN:9789862621035

我並非醫療相關背景的人,但是我看著許多關於醫療人員過勞猝死、六大皆空、醫生轉行做醫美、以及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的新聞,我的直覺告訴我,我們的醫療體系已面臨了非常嚴重的結構性問題,一般問題還在初期階段時,體系內的人士會提出警告,提出建言希望在問題擴大之前就把問題給解決,一旦問題已嚴重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時,就是到了連一般非醫療背景的社會大眾都知道,那問題就真的很大條了。我相信當我也知道這樣問題的同時,這個醫療體系已經面臨崩潰性的危機。過去的我是從新聞中知道從事醫療的醫護人員的苦境,但是看到由醫療從業人員口中(筆下)所敘述的台灣醫療現況,倒是從這本書開始。

我相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決這樣的問題絕非易事,但是現在政府對於這樣的議題處理方式,不脫安撫、淡化、粉飾太平,企圖告訴大眾我們的醫療沒有問題,只是有些小爭吵。我想這樣的處理方式已經廣泛用於各種不同的社會議題中(如失業率的問題、經濟衰退的問題、社會福利的破產、國債的問題...等),我們所要的政府是敢願意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政府,而不是那種天天都在告訴我們,我們的狀況很好,大家都過得很好這種粉飾太平的政府,剛開始或許或許對於人民還有效,但是當海退潮了以後,我們就會看到誰在裸泳,問題終究是會浮現出來的。這樣消極的處理態度,已經讓許多原本充滿熱情的從業人員,放棄了原本他所喜愛的工作,而轉到其它讓他可以安居樂業的行業中,原來安居樂業在台灣真的這麼難。曾幾何時開始台灣的醫療成了「救醜不救病」的狀況,如果只是一兩個人選擇這麼做,我們或許可以說這是個案,但是現實的狀況告訴我們這已經是結構、制度性的問題,現行制度已經無法反映現實狀況,法律已經無法保障所有的人,從業人員為了自保、保命只好放棄這救苦救難的工作,而選擇冷漠、旁觀、不作為的態度或轉向其他部門(醫美),這實非台灣人民之福。

過勞,過勞,我們處於一個過勞的社會,原本過勞的勞工還能依靠專業的醫生,但現在卻連施醫的醫療人員也面臨過勞的窘境,我實在很難想像以後當我們年老了以後,誰能照顧我們的過勞身軀。此時寫著這段文字的我,不禁為自己的未來擔憂了起來,未來我們似乎沒有生病的本錢,即使你有錢但你也不一定找得到醫生幫你醫治。所以看完這本敘述台灣醫療現況的書後,我認為醫療從業人員必須納入勞基法的保護範圍,健保的體制必須改革,醫療糾紛的濫訴、濫告的現象必須修改醫療相關法律,保障醫病雙方的權益,終結這種醫病的對立、不信任狀況。台灣最引以為豪物美價廉的健保體制,竟然成了一個超大的黑洞,它消磨著醫病的雙方,原來物美價廉的背後有這麼駭人的事實,低廉的背後是剝削基層人員的福利,超時工作壓的所有人喘不過氣,一個出事個人還要面對龐大的訴訟,如此內外交迫,也難怪會澆熄這些從業人員的熱情。

我想唯有讓更多的社會大眾也一起體認到這樣問題的嚴重性,利用社會大眾的輿論,讓政府聽到人民的心聲,才能有效的逼迫政府面對問題,處理問題。也希望這些致力於改革的人不要放棄希望,如果連這些改革的聲音都沒有了,我想台灣的醫療就真的到了癌症末期,希望我們大家都能一起度過這個艱困的時期。

寫到這邊,我想我也該為自己的健康著想,開始來每星期運動個幾天,為自己存下健康資本,也希望可以減少醫療體系的負擔,哈,雖然這很微不足道。


圖文版

2012-10-19 17:06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