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國很多次,有個問題 我一直想不透, 故想來問問大家看法,看看能否解惑.
大家知道赤壁之戰前,曹操征戰多年,靠的是騎兵為主的軍力,加上多變的奇謀,東征西討 並擊敗袁紹,
一統北方,為什麼在赤壁之戰此等幾乎可以說決定光復漢室最重要之役(因為吳一滅我看漢中肯定撐不住)
曹操 卻捨己之長 ,以己短(水軍)功敵長, 曹操應該也算是個有名的兵法軍事家吧,當時為什麼
不使用自己慣用的方式(度江後與敵軍進行大規模的平原戰,而用沿江而下的水上作戰)?
而致飲恨赤壁,敗走華容.. 想聽聽看大家的看法 謝謝.
只不過是東吳火攻之後登陸, 孫劉聯軍殺得曹操大敗而逃
比劉備連營七百餘里被陸遜火攻還要慘烈...
東吳有山河天險之利, 不是想過江就能過的(想繞過河? 看圖先~)
過不了江數十萬大軍真的是無用武之地啊
徒耗軍糧加上水土不服疫病流行, 撐不了多久還是得退兵

弓常張 wrote:
看了三國很多次,有個...(恕刪)
建安13年(西元208)
7月出兵
8月急行軍進荊州境內,荊州劉表亡,子劉琮繼位
9月到新野,劉琮投降,劉備逃亡,曹操在當陽長坂追上劉備
張飛一夫當關使劉備逃了,曹操部隊在江陵整頓
這時賈詡跑出來向曹操獻計: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
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
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賈詡這樣說的理由是:
1.佔領了一塊土地~需要靠時間來培養忠誠度+戰鬥力+適應水土
2.要和孫權打要靠水師,要讓荊州劉表的水師為己所用就用做到上面那點
3.曹操坐鎮荊州的好處可以以逸待勞,致人而不致於人
再加上荊州是進入蜀的通路~~~逃亡中的劉備已經被將軍了
孫權不是主動跑來荊州被陸軍打就是龜在江東等曹操水軍練好再打你
東吳一樣聽牌了
西北的馬超+韓遂不會沒事自找麻煩下來打有荀彧坐鎮後方的許昌
但曹操沒有理會
曹操的個人弱點也就這樣展現出來
在關鍵時刻無法克制自己+頭腦容易發昏自以為是不聽智囊團的意見
所以就想乘勝追擊一次把江東滅掉一統天下
如果曹操聽了賈詡的意見赤壁還是會打...但變謀士間的對決
劉備能在被將軍下還能活下來纏鬥那樣久:
1.曹操沒有接受賈詡意見變赤壁大敗走
2.益洲劉璋看曹操佔領荊州派張松來示好
張松原本是想當賣國賊把益洲賣給如日中天的曹操
但是曹操看不起他~~就算楊修極力推薦還是被打槍...所以後來賣給劉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