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老子雖然只有短短5千言但是歷代詮釋注解多如瀚海就是因為老子書用字精省 還帶點神秘色彩 讓後世人從各個面向詮釋稍微看一下樓主大作 樓主應是預設老子寫書目的是向當權統治者建言的方向這方向應是正確 在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這確是一種風潮 孔孟楊朱墨法都是這目的但我倒覺得老子書應是某個人忽然得到靈感 隨手寫下的文字 這有點是一種天啟
sws5tw wrote:這本老子雖然只有短短5...(恕刪) 雖「歷代詮釋注解多如瀚海」,然!從第一章開始就沒有道德經思想的譯本,全世界乃吾之譯本為唯一,哈哈。俺在詮釋時,並沒有「預設老子寫書目的」,因為我不是老子呀。我只是單純地想挑戰自我的理解能力和表達文字的技巧而已。在過程中,我由第二十章與第二十五章的字面意義,合理推測《老子》是「當大夫的李耳為邦國內的王而寫的治國之道。若稱為領導統御學也不為過。」所以《老子》內容事關治國,有憑有據,並非我「預設老子寫書目的」。至於《老子》原作者是否為李耳,個人認為沒必要研究,必要研究的是《老子》原文,因對我們的文化影響極大,所以《老子》該放射出的光芒,一條也不能少,俺只是盡棉薄之力,幫《老子》少掉的光芒,補上而已。然而,《老子》的字面意義,確實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天)開導(啟)」,能開導還困在虛無世界的人,拾回充實的自我,呵呵。sws5tw wrote:樓主您可以參考一下王...(恕刪) 老子指略並非《老子》原文。我只喜歡用有共識基礎的言語,研究最原始的《老子》原文,其他借老子之名的混雜論述,我沒興趣。且王弼的思想並非老子思想,我更沒興趣。再者,什麼形上學啦!神秘色彩啦!都是糊弄人的玩意兒而已,呵呵。
謝謝木君的光臨。個人認為︰諸子百家的各家稱號,不過是各家後人利用名人的光環,各立山頭為王的稱號而已,後來的歷史家才對百家分類。說穿了,哪家後人唬爛得妙,哪家就能自以為尊。俺認為對於百家之學,只要理解得當,就皆是常識而已,很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