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隋朝時期,永欣寺有位智永和尚,他是我的偶像書聖王羲之的第七世孫,
他為了勤學書法,把自己關在閣樓裏,並且發誓"書不成,不下此樓",
從此他就變成宅男苦練書法三十年。
每當他的毛筆壞掉了就直接丟進資源回收桶,三十年期間總共累積十大桶。
他捨不得這些禿筆被資源回收車載走,於是就在寺廟前面挖了一個深坑,
將它們掩埋起來,並在上面立碑刻字"退筆冢",
同時默哀三分鐘,悼念這些相伴多年的好幫手。
智永和尚後來成為大書法家,每天登門求字的粉絲絡繹不絕,
一不小心把永欣寺的門檻踩壞了,糟糕!佛門聖地,不得無禮。
但是智永和尚佛心來著,並沒有向粉絲請求損害賠償,
他自掏腰包修理門檻,並在上面加裝鐵皮,要求廠商保固一年,
人們稱之為"鐵門限"。
智永和尚晚年書寫真、草兩體"千字文"一千多本,
挑選八百本分送浙東各個寺院。哇~ 大師的墨寶耶!真羨慕。
至今"千字文"仍是學習書法的最佳範本。
這就是"退筆冢","鐵門限"的典故。
~ 謝謝,講完了 ~
"不要脫隊玩太久,要回到正統書法之列"。
是喔 ~ 我偶爾也會想念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蘇軾、米芾、趙孟頫....
我非常景仰這些大書法家,他們的作品堪稱書法史的典範。
文字是我們日常生活溝通的媒介,它應該是生活化的,平民化的。
書法藝術則是運用毛筆融合文字、墨象、氣韻所呈現的藝術作品。
傳統書法作品屬於貴族藝術,總是高掛廟堂之上,離庶民太遙遠了。
現代書法家尊崇傳統書法藝術,同時努力開創新局,
使之落入凡塵接近普羅大眾。
他們經常在傳統(保守)與現代(創新)之間擺盪。
這是條漫漫長路。
書法界非常重視輩分。
我只是後生晚輩小小咖,傳統派與現代派中間的夾心派。
目前仍在努力學習中,願與書法同好共勉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