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她喜歡陳夢家是不是因為他擅長寫詩?
趙蘿蕤卻說:“因為他長得漂亮!”
趙蘿蕤,1912年出生於浙江的書香世家。
她不僅是一代校花,還是個妥妥的學霸。
20歲那年,她就從燕京大學畢業了。
然後,她又考上清華,攻讀外國文學,還得了每年360元的獎學金。
不久,她翻譯了艾略特的長詩《荒原》,一舉成名。
這樣一位才貌雙絕的女子,自然惹得無數才子追求!
這不,老師葉公超為她寫序,討好地問:
“要不要提妳幾句?”
趙蘿蕤冷淡地說:
“那就不必了。”
她對葉公超的熱情裝作看不見,原因是,她覺得葉公超的“少爺”風度,讓人不自在。
事實證明,趙蘿蕤十分睿智。
後來,葉公超與袁永熹結婚,因為脾氣大以及出軌堂妹,釀成了一場婚姻悲劇。
而趙蘿蕤是錢鍾書的白月光,也是《圍城》裡面唐曉芙的原型。
可惜,趙蘿蕤覺得錢鍾書“從骨子裡滲透著冷嘲熱諷”“小家子氣”“耍小聰明,最沒意思”。
最終,一代校花愛上了窮酸詩人陳夢家,令人大跌眼鏡!
當時,有人問趙蘿蕤:
“你喜歡陳夢家,是不是因為他擅長寫詩?”
趙蘿蕤連連擺手,說:
“因為他長得漂亮,我才喜歡他的!”
陳夢家1911年出生於浙江,家裡有10個兄弟姐妹,窮得叮當響。
可是,趙蘿蕤不嫌貧愛富,每個月把自己80元生活費分給他。
父親趙紫宸聽說女兒倒貼一個窮小子,氣得斷了這筆生活費!
於是,拮據的趙蘿蕤,每月向楊絳借10元,下月還了又借。
後來,趙蘿蕤不顧父親反對,硬是堅持嫁給了陳夢家。
1937年,夫妻倆前往昆明,準備去西南 聯大教書。
但是,學校規定:
“夫妻不可執教於同一學府。”
於是,趙蘿蕤將機會讓給了丈夫,自己當起了家庭主婦。
那幾年,生活很艱苦。
她每天洗衣做飯、劈柴燒火、種地種菜、養雞養鴨,縫縫補補……
不過,才女就是才女,她走到哪都不忘學習。
她常常一邊燒菜煮飯,一邊腿上放著一本狄更斯。
就這樣,她將圖書館的英文文學書,幾乎全都讀了個遍。
而陳夢家寫詩7、8年,轉而研究古史與古文字,成為一名優秀的學者,他不知疲倦,每天能工作差不多十小時到十二小時。
當時,朋友們都讚嘆道:
“他但凡涉足某個領域,必定出類拔萃。”
1944年,陳夢家接到了芝加哥大學的邀請,教古文字學。
可見,趙蘿蕤當然不是因為陳夢家“長得漂亮”,而是因為他有才、靜得下心來做學問,才喜歡他的。
三年後,夫妻倆回到清華。
陳夢家用稿費,在錢糧胡同買了一所房子。
趙蘿蕤將家裡佈置得雅韻流轉,去過的朋友都讚不絕口。
兩口子沒有孩子,日常生活除了教書,就是讀書、寫作、做學問。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本以為會歲月靜好,未料,一場災難襲來!(死於文化大革命)
最終,陳夢家自縊身亡,年僅55歲;趙蘿蕤幾度精神分裂……
然而,泰山壓頂般的苦難,並沒有使趙蘿蕤顧影自憐,一蹶不振。
晚年,這位歷經磨難的才女,以衰病之軀,一邊在北大教書,一邊翻譯詩人惠特曼的《草葉集》。
在僅能容膝的小屋裡,她孑然一身、忍著病痛的折磨,歷經12年嘔心泣血,譯出了長達76萬多字的《草葉集》!
一天,巫寧坤登門拜訪,發現她的嘴唇不時抽搐。
他心酸不已:
“這麼些年來她形影相吊,不定受到過怎樣的夢境的煎熬。”
1998年元旦當天,86歲的趙蘿蕤孤獨去世……
這就是翻譯家趙蘿蕤的一生。
美麗的才女,一生不容易!
不過,她跟隨自己的內心,選擇了真愛陳夢家;她一生不輟地讀書、寫作、做學問,或許,她也是幸福的吧。
24歲那年,風華正茂的趙蘿蕤,寫過一句話:
“這是一顆月亮,一顆非常寂寞的月亮,她又可以發亮,又可以消滅。”
雖然她曾如烏雲遮擋下的月亮那樣非常寂寞,但她終於實現了圓滿的自亮。
這不,她憑借不朽的譯作《草葉集》,發出來無限光芒!
=================
陈梦家自缢,死于1966年9月3日。 在陈梦家的两次自杀之间,北京有数千人被红卫兵打死;有数万人被没收财产并被驱逐出北京;大批人在各个工作单位建立的“劳改队”中受侮辱折磨;大批人在受到残酷“斗争”和侮辱后自杀。 火葬场的焚尸炉日夜不熄,尸体依然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