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

【閱讀筆記】我讀金庸及其它

1932年,大才子錢鍾書暗戀“燕大校花”趙蘿蕤,可是趙蘿蕤卻嫌棄錢鍾書小家子氣,轉頭倒追窮小子陳夢家。
有人問她喜歡陳夢家是不是因為他擅長寫詩?
趙蘿蕤卻說:“因為他長得漂亮!”

  趙蘿蕤,1912年出生於浙江的書香世家。
她不僅是一代校花,還是個妥妥的學霸。
20歲那年,她就從燕京大學畢業了。
然後,她又考上清華,攻讀外國文學,還得了每年360元的獎學金。
不久,她翻譯了艾略特的長詩《荒原》,一舉成名。
這樣一位才貌雙絕的女子,自然惹得無數才子追求!
這不,老師葉公超為她寫序,討好地問:
“要不要提妳幾句?”
趙蘿蕤冷淡地說:
“那就不必了。”
她對葉公超的熱情裝作看不見,原因是,她覺得葉公超的“少爺”風度,讓人不自在。
事實證明,趙蘿蕤十分睿智。
後來,葉公超與袁永熹結婚,因為脾氣大以及出軌堂妹,釀成了一場婚姻悲劇。

  而趙蘿蕤是錢鍾書的白月光,也是《圍城》裡面唐曉芙的原型。
可惜,趙蘿蕤覺得錢鍾書“從骨子裡滲透著冷嘲熱諷”“小家子氣”“耍小聰明,最沒意思”。
最終,一代校花愛上了窮酸詩人陳夢家,令人大跌眼鏡!
當時,有人問趙蘿蕤:
“你喜歡陳夢家,是不是因為他擅長寫詩?”
趙蘿蕤連連擺手,說:
“因為他長得漂亮,我才喜歡他的!”

  陳夢家1911年出生於浙江,家裡有10個兄弟姐妹,窮得叮當響。
可是,趙蘿蕤不嫌貧愛富,每個月把自己80元生活費分給他。
父親趙紫宸聽說女兒倒貼一個窮小子,氣得斷了這筆生活費!
於是,拮據的趙蘿蕤,每月向楊絳借10元,下月還了又借。

  後來,趙蘿蕤不顧父親反對,硬是堅持嫁給了陳夢家。
1937年,夫妻倆前往昆明,準備去西南 聯大教書。
但是,學校規定:
“夫妻不可執教於同一學府。”
於是,趙蘿蕤將機會讓給了丈夫,自己當起了家庭主婦。
那幾年,生活很艱苦。
她每天洗衣做飯、劈柴燒火、種地種菜、養雞養鴨,縫縫補補……
不過,才女就是才女,她走到哪都不忘學習。
她常常一邊燒菜煮飯,一邊腿上放著一本狄更斯。
就這樣,她將圖書館的英文文學書,幾乎全都讀了個遍。
而陳夢家寫詩7、8年,轉而研究古史與古文字,成為一名優秀的學者,他不知疲倦,每天能工作差不多十小時到十二小時。
當時,朋友們都讚嘆道:
“他但凡涉足某個領域,必定出類拔萃。”

  1944年,陳夢家接到了芝加哥大學的邀請,教古文字學。
可見,趙蘿蕤當然不是因為陳夢家“長得漂亮”,而是因為他有才、靜得下心來做學問,才喜歡他的。
三年後,夫妻倆回到清華。
陳夢家用稿費,在錢糧胡同買了一所房子。
趙蘿蕤將家裡佈置得雅韻流轉,去過的朋友都讚不絕口。
兩口子沒有孩子,日常生活除了教書,就是讀書、寫作、做學問。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本以為會歲月靜好,未料,一場災難襲來!(死於文化大革命)
最終,陳夢家自縊身亡,年僅55歲;趙蘿蕤幾度精神分裂……
然而,泰山壓頂般的苦難,並沒有使趙蘿蕤顧影自憐,一蹶不振。
晚年,這位歷經磨難的才女,以衰病之軀,一邊在北大教書,一邊翻譯詩人惠特曼的《草葉集》。
在僅能容膝的小屋裡,她孑然一身、忍著病痛的折磨,歷經12年嘔心泣血,譯出了長達76萬多字的《草葉集》!

  一天,巫寧坤登門拜訪,發現她的嘴唇不時抽搐。
他心酸不已:
“這麼些年來她形影相吊,不定受到過怎樣的夢境的煎熬。”
1998年元旦當天,86歲的趙蘿蕤孤獨去世……

  這就是翻譯家趙蘿蕤的一生。
美麗的才女,一生不容易!
不過,她跟隨自己的內心,選擇了真愛陳夢家;她一生不輟地讀書、寫作、做學問,或許,她也是幸福的吧。
24歲那年,風華正茂的趙蘿蕤,寫過一句話:
“這是一顆月亮,一顆非常寂寞的月亮,她又可以發亮,又可以消滅。”
雖然她曾如烏雲遮擋下的月亮那樣非常寂寞,但她終於實現了圓滿的自亮。
這不,她憑借不朽的譯作《草葉集》,發出來無限光芒!
=================
陈梦家自缢,死于1966年9月3日。 在陈梦家的两次自杀之间,北京有数千人被红卫兵打死;有数万人被没收财产并被驱逐出北京;大批人在各个工作单位建立的“劳改队”中受侮辱折磨;大批人在受到残酷“斗争”和侮辱后自杀。 火葬场的焚尸炉日夜不熄,尸体依然堆积。

老何boss

才子與佳人的結局.可以說很慘.[草葉集]很有名.看過文摘介紹.

2025-02-24 13:25
日安!

增廣賢文點題 下集 14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點題:
靠近朱砂易被染成紅色,靠近黑墨易被染成黑色;
意指環境往往影響和改變人的習性。
出處:
傅玄太子少傅箴〉:
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Howard Hu 😄)

日安!

增廣賢文點題 下集146、


一個山頭一隻虎,惡龍難鬬地頭蛇。


點題:
每個山頭都有據地為王的老虎;
外來勢力再強,也難以跟本地的勢力抗衡,因為外地人還弄不清楚在地的許多情世故、細微末節。
所以到外地做事要先拜碼頭。

(Howard Hu 😄)

日安!

增廣賢文點題 下集147、


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


點題:
出門前要先觀察天色以了解天氣,方便穿衣及帶雨具,有了準備才不致慌亂;
進門前要先觀察人的臉色了解情緒,這樣做起事來才不會遭人嫌。


(Howard Hu 😄)

老何boss

經常聽到這句!

2025-03-01 22:42
typetin
typetin 樓主

俗語歷久彌新。

2025-03-02 19:44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
諸多文學典故,看看源自何處。
「斑竹」、「比翼鳥」、「連理枝」、「化碧」、「長城」、「採薇」、「長亭」、「尺素、雙鯉」、「登高」、「東山高臥、東山再起」

一、「斑竹」:
又稱“湘妃竹”。
舜死後,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淚灑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紋。
唐 劉禹錫《泰娘歌》:
「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二、「比翼鳥」:
在當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辭典《爾雅》:
「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
傳說中的鶼鶼,只有一隻眼、一隻翅膀,所以一定要兩隻鳥在一起才能飛,比喻夫妻鶼鶼情深。
唐 白居易《長恨歌》將之發揚光大: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三、「連理枝」
「連理枝」與「比翼鳥」一樣都非白居易「長恨歌」所創,典故來自《搜神記》中的一則故事。
戰國時宋國大臣韓憑與妻子何氏兩人感情恩愛,當時宋君康王荒淫無道,因圖何氏美麗,將韓憑囚禁。
何氏偷寫「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手信予丈夫,但落入宋王手中,致韓憑殉情自殺,何氏也利用陪康王登上高台時跳樓自盡。
康王震怒,下令將兩人分葬,讓兩人死後都無法在一起;但沒想到兩座墳的墓地都長出樹木且枝幹樹葉合抱在一處,樹根也糾纏在一起。
這就是「連理枝」的典故由來。
唐 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讓世人傳頌千古!

四、「化碧」:
“碧血”、“碧血丹心”、“萇弘化碧”等詞係比喻剛直中正的人,為正義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
《莊子·外物》: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
萇弘 是周朝的賢臣,通曉天文、曆數,精通音律,孔子曾向其請教和探討音樂與天文知識;後無心獲罪,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遭晉國權臣趙鞅逼迫自殺後,當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來,三年後血變成了碧玉。
如《竇娥冤》:
「不是我竇娥發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
 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元 鄭元佑《張御史死節歌》:
「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朱敦儒《木蘭花慢》:
「化碧海西頭,劍履問誰收。」
顧炎武《贈朱監紀四輔》:
「愁看京口三軍潰,痛說揚州七日圍。
 碧血未消今戰壘,白頭相見舊征衣。」
秋瑾《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酒去猶能化碧濤。」
另:
廣州起義,林覺民等七十二位青年同時犧牲,將其遺骸合葬於廣州的黃花岡,立碑紀念。
後以「碧血黃花」形容黃花岡七十二烈士的壯烈犧牲精神;這句在台灣的孩子已經不懂了。

五、「長城」:
除了實體長城,也用以形容能獨當一面的人物。
南宋將領 檀道濟被尊稱“萬里長城”,後宋文帝要殺他,檀臨刑前怒叱:
「乃壞汝萬里長城!」。
後以此稱能抵禦敵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 陸游《書憤》: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塞上長城”係指能守邊的將領,非指城牆)

六、「採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 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
殷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採薇而食,終餓死。
後以此喻避世生活艱辛的日子。
《史記卷六十一 伯夷列傳》記載: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
《詩經》中亦有“采薇”詩文,用以描敘戍守邊疆將士的艱辛及思鄉之情。
薇是指豌豆的一種,根莖葉都可食用。
唐 王績《野望》: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七、「長亭」:
古代驛站在路上約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成為遊子休息及話別之處。
後“長亭”成為送別之地的代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唐 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詞: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宋 柳永《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八、「尺素」、「雙鯉」:
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古時的書函都長約一尺,寫在木片上稱「尺牘」,寫在竹片上稱「尺簡」,寫在絲織物上的書信結成“雙鯉”的形狀稱「尺素」。
「尺素」、「雙鯉」都是書信的代稱。
宋 秦觀《踏莎行》: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唐 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唐 李白《贈漢陽輔錄事》: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

九、「登高」:
古人有九九重陽登高、身插茱萸(一種香草,可避邪)的習俗。
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天賦異稟,15 歲離家,17 歲(西元 709 年)寫此詩憶他弟弟,21 歲中狀元。
杜甫在唐代宗大歷二年(西元 767 年)的重陽節,也用「登高」一詞作詩(詩題另作《九日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十、「東山高臥」、「東山再起」:
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
謝公在東山,朝命屢降而不動。
(謝安辭官隱居東山,雖朝廷屢次降令復出,謝安不為所動)
後出為桓宣武司馬,將發新亭,朝士咸出瞻送。
高靈時為中丞,亦往相阻。
(後復出,朋友勸相阻)
先時,多少飲酒,因倚如醉,戲曰:
「卿屢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
 『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
 今亦蒼生將如卿何?
 謝笑而不答。」
東晉 謝安辭官隱居會稽附近的東山;
後秦兵南侵,謝安復出任宰相,“肥水之戰”大破秦兵,揮軍北上收復失土。
「東山高臥」指隱居,「東山再起」指復出。
唐 李白《梁園吟》: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末應晚。”

(Howard Hu 😄)

老何boss

這樓很精彩.值得閱讀喔!

2025-03-01 22:47
日安!

增廣賢文點題 下集148、


商賈買賣如施捨,買賣公平如積德。


點題:
商人間的生意買賣如果把它看作是一種施捨,就不會斤斤計較;
若把公平買賣交易當做是在行善積德,也就不會再錙銖必較了。

(Howard Hu 😄)

日安!

增廣賢文點題 下集149、


天生一人,地生一穴。


點題:
上天如果讓一個人出生,地下就會有一個可以埋葬他的墓穴,不會死無葬身之地。
一個說法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另一種說法是不要杞人憂天,想太多。

(Howard Hu 😄)

老何boss

有說:一個蘿蔔.一個坑.

2025-03-05 13:22
日安!

增廣賢文點題 下集 150、


家無三年之積不成其家,國無九年之積不成其國。


點題:
一個家庭的成立,如果沒有經過三年時間的積累,就還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穩定的家庭,因為人與人之間需要時間來磨合,才能確定能否終身廝守;
一個國家的建立,更需要有九年的時間來掌控政權,穩定國家,這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國家;
可是現在的總統四年一任,就算兩任也才八年,難怪國不成國了。

(Howard Hu 😄)

日安!

增廣賢文點題 下集 151、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點題:
男子只要有好的心性德性,就已經具備了才幹的重要基礎,因為即使有再高的才幹,如果德行不好,做不出好事來。
女子如果沒有才幹,比較能守拙安分,反而較能培養好的心性及德行。
這句話是出自.陳繼儒安得長者言》,陳繼儒註解說:
「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
 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
 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
現在講求男女平權的時代,這句話爭議頗多。
出處:
.陳繼儒安得長者言》: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張岱公祭祁夫人文》:
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Howard Hu 😄)

老何boss

滿朝文武.無德也無才.只想升官發財.出軌搞外遇.

2025-03-10 8:46
typetin
typetin 樓主

賴濁德麾下……滿朝文武皆綠毛。

2025-03-10 18:41
日安!

增廣賢文點題 下集 152、


有錢難買子孫賢,女兒不請上門客。


點題:
孝順賢德的子孫是用金錢買不來的,是來自於從小家庭的教育。
女孩兒家不要主動搭理自己找上門來的人,一方面是表現家教矜持及修養,再則減少不必要的誤會跟困擾。

(Howard Hu 😄)

  • 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