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點題402、
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
點題:
品德高尚的人,行事為人老實可靠,自然獲得好口碑,得道者昌;
品行卑劣的人,往往行事愛走捷徑,為人耍小聰明、佔小便宜,因而壞了名聲,失道者亡。
出處:
明·徐復祚《紅梨記》一八:
「自古道:『君子落得做個君子,小人枉了做個小人。』
我王黼遭遇到君皇帝……把他一座江山,弄得三零四碎,把他一個身子,送得七上八落。
那時我王黼有家難奔,有國難逃。」
《隋唐演義》二五:
「忠臣義士,雖不思量,靠著個天圖僥倖成功,也可知天心福善,君子落得為君子。」
清·彭靚娟《四雲亭全傳》四:
「看到演下半場,方信『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
清·朱朝佐《五代榮》二四:
「心性貪,巧計生,於濫。
害得他家金銀散,誰知命不由人算,受盡了坷坎,熬盡了悽慘。
常言道:『君子落得做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
「好學者則庶民之子爲公卿,不好學者則公卿之子爲庶民。」
怎解?
(Howard Hu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