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我家孩子的求學歷程 (會考篇)

話說,當年我萬萬沒料到為了升私中,第一個讓孩子去補的竟然是國文!!!
對,對這個老爸連數理都不補的人來說,國文不是念一念就好?
是啊,念一念就好,但要念哪本書?(如果出題單位可以給我們一本書單,那應該很方便。有範圍的考試,那就不怕了)

我當然知道大量閱讀才是正途,但我家小孩要踢球 要玩電動 要睡覺,他的人生還很多事情要忙呢!

舉幾個例子吧:
國學常識。一般小學生書念得再廣泛,也未必能涉獵到國學常識。
修辭學。中文我們人人會講,說得比唱得還好聽,但基礎的文法知識,不刻意學,能懂嗎?

很遺憾的,我並不是偷懶的爸爸,但理工背景的爸爸實在不懂得怎麼抓國文重點。
嗯,我也非常清楚,除了考試,這些東西學來不知要幹嘛,但就是考試要用。
體制就擺在哪裡,我無力衝撞,只能想辦法生存。

但慶幸的是,除了私中考試派上用場,會考國文也派得上用場......事實上,學測國文也可以拿來揮兩下。
從這個非常現實與功利的角度來看,讓孩子每周日撥個兩三個小時去聽聽課,我想是值得的。
1.朋友孩子因不能跨區,但以他的分數 是可上台中一中。 (現在分數的算法我實在弄不懂,但中一中最低錄取,還比他的分數低。)

2.朋友孩子的弟弟,都沒補習過,也是有上明道。


我個人蠻希望他倆都將目標放在台大醫學系。

嚴格來說 我認為他倆根本還沒發揮出完全實力!


PS:倘若 高中會影響到未來升大學 我個人也是傾向當時他就應該轉籍到台中或南投

讀中一中 或許 更能激發他競爭的那一面?



朋友夫婦,都師範畢的!嚴格來講,他倆要是願意傾盡心力給它好好家教下去,兩個小朋友實力應該會瞬間大升。

但他們採取的是讓孩子自己讀(能不補習,就不補習。)

(但小朋友好像有點快被補習班拐去‧‧‧拐去上什麼資優班之類[將來替補習班打知名度]。小朋友因年紀小 很容易受同儕言行影響,受補習班一些邏輯話術影響。)
(就我所知 通常一班是六七十人一起上。那有沒有給最會讀的一小群人,為一小班我就不知道!)

我個人覺得很搞笑‧‧‧ (我就跟他說,如果他真的要補習,非得要補的話,他的拔拔麻麻不就是現成 最好的家教嗎? 還是一對一的補!) (我們這邊有一位所謂的名師,大概七八個學生為一家教班。 有位眼醫的孩子,為一對一家教。 眼科醫師醫術似乎沒很強,但病人真的很多,收入高,所以能給孩子最好的‧‧‧ 一對一 成本最昂貴)
不懂我朋友孩子為何捨本逐末 個人猜測補習班或許有不少女同學吧?

想起二十年前 在一班兩百人 空氣極差的補習班,也是生平第一次看見過阿慧。(美貌林志玲3000萬倍以上那位)


我覺得兩位小朋友其實都還是散散的。(但很善良。)

就好像這幾年來我功體全廢,力不從心。若他倆能使出真正潛力,在升學這事上 上台大醫學應該真的不難。

qwert168 wrote:
台中知名私中畢業生...(恕刪)


真的! 版主應該是衛道中學吧

我見過幾個衛道中學到臺大唸書

結果大一就掰了

大學大解放!
study2002 wrote:
話說,當年我萬萬沒...(恕刪)


我根本不用管他課業 更不用幫他找甚麼私校 花那麼大心思?
會讀書的 自然會自己去讀書
不用補習照樣上第一志願
我不會計較一定要考5A10+

舉個粒子好了
我小孩從來不用念英文的
他連文法都不甩 考試全靠語感 照樣考97/98分
這樣不是才對嗎?!
你有聽過美國人學文法嗎?
他只不過愛看英文小說跟英文歌罷了
基本上他英文是根本不用花時間念的
國文也是如此 學校給的念完就夠了


公立學校 像似碰運氣 好的老師與同學 讓孩子有滿滿回憶(我一路公立學校出身)

私立學校 素質接近 想法類似 因為都是要專心讀書 且私校重視大學推甄與繁星

近年來 由於各種政治因素 深深影響台灣教育制度 更可怕的是 這股力量 大家還沒看見盡頭 (@_@)
通常公立高中 例如台南一中或是高雄高中 同儕會競爭 老師是帶領大方向

私立學校則是老師用盡力量(威逼或是感性或是嚴格或是體諒)引導孩子

各有好壞 我個人經驗是 公立出身 在頂大 比較自動自發 / 私校則是在推甄與繁星有優勢
國文就這樣利用週末補了一年,老實講,雖然孩子沒有明顯的壓力,但是不是有實戰的效果,也不是很清楚啦!
就在這個時候,其實多數想考私中的小朋友,已經補了一年數學與自然。

我們最終選擇在小五下學期補數學,自然則是完全不去準備。不是說自然不重要,而是如果連自然都要補習,那生活真不知道要如何過下去!
到下學期開始補數學,基本上是類似插班了,進度從中間進入,有一點難度。
第一天補數學,孩子帶回私中數學模擬試卷,這真讓我嘆為觀止!
今年剛好女兒會考, 發現會考制度比以前聯考好很多了, 如果你真的夠了解他的話.

以前五專,高職,高中要分開考, 分開填志願,

現在一次考試, 先取積分, 同分的時候,錄取人數不足再依其他積分排序,

其他積分有些是在校的群體表現, 已經不是以前惟分數是崇的時代,

我女兒讀私立國中, 當初選擇的重點是: 有校車接送, 省補習費, 家長較安心.

大女兒第一年讀私中, 非常不習慣(因她的好朋友唸公立國中), 後來有交到朋友就不會吵了.

可惜二女兒沒考上, 但也沒差, 小朋友真的要有快樂的童年.


有興趣的人
或許可以GOOGLE 德光中學 胡家姊妹
他們家是走不同的路去發光發熱
我家住台北,相形之下私中的選擇比其他縣市多了很多.
當初去考的時候平常心沒特別準備,錄取率約1/3,他很順利在首輪就上榜了.
我家老大選擇私中,真的不是為了升學,而是覺得學校環境好(在陽明山上有整整2萬坪的校地).
再加上學校運動風氣好,棒球籃球羽球排球桌球抱石攀岩應有盡有,還有一座標準的泳池.
每天孩子5點到7點都可以留校運動加用餐,之後晚自習寫功課到9點半才回家或回宿舍.
比起多數純升學導向的私中,或是讀公立再去補習班.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會更人性化一些.
至於將來的規劃,我們應該會讓他高中後出國讀書,所以我們沒有太擔心他的會考成績.
畢竟以後出國上了大學只需要選專科,像台灣這樣讀(考)那麼多科到底是要幹什麼的啊?

PS.真的不是我危言聳聽,我兒子的國小同學很多去讀了學區內的公立國中(地點還是在大安區喔).
有一個整天跟我兒子炫耀他有管道可以買大麻,還一直說學校很多人在吸毒(當然也有可能是孩子故意扯謊耍酷)
現在連我兒子都說讀私立的比較單純,不像那間學校壞孩子一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