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金言: 明白別人容易,明白自己甚難。克敵不易,克服自己心中的貪嗔癡三毒,更是艱難無比!——《天龍八部》 貪嗔癡三毒: “貪”,諸苦所因,貪慾為本。 “嗔”,易怒,「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是三毒之首;動不動就生氣易怒,往往讓人後悔莫及! 癡並不是指愚笨,簡單說就是想不開;縱若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過目不忘,世智辯聰,但若不願捨五欲(財、色、名、食、睡)的享受,更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纏,生無明煩惱,依舊是癡! (Howard Hu 😄)
金庸金言: 凡人有生必有死,生固欣然,死亦天命。——《射雕英雄傳》 這句話源出明朝洪應明的《菜根譚》: 寵辱莫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生固欣然,死亦無憾; 花落還開,水流不斷; 我兮何有,誰與安息? 明月清風,不勞尋覓。 (Howard Hu 😄)
金庸金語: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一個人千辛萬苦的去尋求一件物事,等得到了手,也不過如此;而本來拿在手中的物事,卻反而拋掉了。——《笑傲江湖》 凡人通病: 想時 不辭艱辛,到手 不過爾爾; 想時 願拋所有,到手 不屑一顧。 (Howard Hu 😄)
金庸金言: 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起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倚天屠龍記》 此句出於《莊子·外篇》中的《秋水》篇。 原文述說一個井底之蛙的故事: 子獨不聞夫埳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榦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 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 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 「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 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 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 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淺釋: 你不曾聽說那淺井裡的青蛙嗎?井蛙對東海裡的鱉說:「我實在快樂啊!我跳躍玩耍於井口欄杆之上,進到井裡便在井壁磚塊破損之處休息。跳入水中井水漫入腋下並托起我的下巴,踏入泥裡泥水就蓋住了我的腳背。回過頭來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蟲、小蟹和蝌蚪,都無法像我這樣的快樂!再說我獨佔一坑之水、盤踞一口淺井的快樂,這也是極其稱心如意了。你怎麼不隨時來井裡看看呢?」 東海之鱉左腳還未能跨入淺井,右膝就已經被絆住。 於是遲疑了一陣子之後又把腳退了出來,把大海的情況告訴給淺井的青蛙,說: 「千里之遙,不足以稱其大;千仞之高,不足究其深。夏禹時十年裡有九年水澇,而海水並未因此增多;商代八年裡有七年大旱,而岸邊水位也不曾下降。不因為時間的短長有所改變,不因為雨量的多寡有所增減,這就是東海的大樂了。」 不可與夏蟲語冰,就是這個道理。 (Howard Hu 😄)
現今中國大陸已經是🈵️街都是金庸* 已中過招的叫 《陽過》 已中過招並復原的叫 《楊康》 第二次中招的叫 《王重陽》 未中過招眾人好驚,是謂《久陰真驚 》 傳染給他人叫《乾坤大挪移》 中國清零政策叫《郭靖》(國淨) 中招病到七彩的叫《黃蓉》 打齊針之後叫《李莫愁》 決定與病毒共存的躺平族叫 《張無忌》! (東勢 林隆仁 😄)
早安!祝新的一年都如意! 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 梁漱溟,25歲;胡適,27歲;劉半農,27歲;劉文典,27歲;林損,27歲; 周作人,33歲;陳獨秀,39歲;朱希祖,39歲…… 校長是蔡元培,50歲。 最年輕的是畫法研究會導師徐悲鴻,23歲。 這個年齡,現在的許多人,還是啃老一族,而前輩們已經成為大師了。 (Howard Hu 😄)
日安!歷史小故事: 民國15年的3月18,學生佔領天安門廣場反軍閥割據,並要求政府廢除不平等條約,造成三一八慘案,總理府衛隊擅自開槍,死傷多人。魯迅的學生劉和珍、程德群等數十人中彈死亡。 雖然不是段祺瑞下令開的槍,但作為一國總理的他自知罪責。他很快成立調查組,調查死難者的名字,給予優撫。 在悼念死難同胞大會上,當眾長跪不起,並立誓終身食素以贖罪。這個誓言一直堅持到他病終。 (Howard Hu 😄)
日安!歷史小故事: 他在山西起義,響應辛亥革命。他統治山西,長達38年期間,醉心於搞經濟建設,保境安民,終使山西物阜民豐,山河完整。 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他堅定地提出「寧在山西犧牲,不到他鄉流亡」的口號。主管晉綏軍,堅決抗日,並贏得了「模範戰區」的稱號。 他是誰? 山西人——閻錫山! (Howard Hu 😄) 風景與人物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