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我喜歡閱讀。但是最近我碰到一個疑問。

louis3027 wrote:
恩,話說從當兵的時候...(恕刪)

我會把書中喜歡的部分,轉換成我的語言,搭配圖像寫進腦子裡。
後來在電視購物台上看到這叫做圖像式記憶。
常態性的文字筆記,量一多寫過就忘。

樓主問是否應該多看幾遍?
這就看樓主自認CP值高不高了。
(看不懂的書,比方孫子兵法…我看了多遍,還是有些地方無法把它變成我的。每隔一段時間要重新複習。)

閱讀是一種極為偏食的活動,我倒是覺得應該增加廣度,閱讀自己沒興趣的書。
但這與自身偏好相違背,於是我加入讀書會,當做社交。書本內容沒意思,但與人討論卻很有意思。
早年我加入理財讀書會二年。
現在是陪小孩上讀經班二年。
今年打算加入英文讀書會。
(以上皆在各市圖分館,活動眾多,只是看執行力。)
我認為重點不在於你記不記下來
或者能不能運用某些句子

讀書最重要的長期反省是你有沒有從中獲得成長

挑選的書有沒有越來越提昇
還是都僅只於某些範圍內打轉
能不能做出有效的心得判斷
讀書不是讀過了吸收了就好
你能不能對這本書的某些觀點作出批判或贊同
你的批判站不站得住腳?
對作者的批判來自於你真的洞澈作者的觀點缺失嗎?
還是來自於你與作者的觀點衝突
落差在哪裡?
你的贊同來自於什麼樣的體驗觀點與作者的體驗觀點相不相同?
要能透過書本內作者的觀點來了解自己
這樣讀書才能培養獨立思想
才是真的有效的讀書

讀書有沒有記下某些文句片段
其實是不太重要的
這只是個人小習慣
你如果有習慣能掌握書本內的觀念論述中的精要
文句片段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我如果看完這書覺的很好很棒,我會用word把重要的文字key上,算是重點整理,好處是再看那一張就紀億都回來了

whathonor wrote:
有個小小建議,你可...(恕刪)


我覺得記下來之後
平時有機會也要多拿出來看
然後多認識類似喜好的朋友或人
增加使用的機會
自然而然你就會記住
簡單說就是要多交流啦
以前不太買書
三國演義看了七; 八次
金庸看了十次(應該有吧…)
後來開始買書
才發現
好書那麼多,怎麼會有時間讀第二次?


讀過,你的腦袋,絕對不會忘記
只是
需要合適的場合
有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建議你可以買來看看
我發現,淺移默化之中,
我的的確確慢慢地把我所聽過的話、我所看過的書,記在腦子裡,
可能我覺得很對的,我就在不知不覺中實際做了,
再次看同一本書的時候,
我進步了,
這種感覺很奇妙,
長大以後看的書,不再像小時候,純粹是知識的灌輸、複雜的一直加上去,
反而比較偏向人性、怎麼樣讓一切更單純、簡單,削去法。

我閱讀,變成完整的我,
然後再也分不開。
你閱讀,也變成完整的你,
形成了你的人格、你的人生。



P.S. 好書值得一讀再讀,每次讀都會有新的想法;
再說,人的記憶力其實很差,8小時之後不做筆記複習的話,一個30分鐘的演講,你只會記得百分之10不到的內容。

louis3027 wrote:
恩,話說從當兵的時...(恕刪)


跟您分享司徒達賢的觀點:
我們讀這些經典的目的,不在學習他們的「結論」、或引用他們的「名言」,來炫耀自己的學問,而是學習他們分析思考並獲致結論的心智過程。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0839#sthash.aAiZ2COx.dpuf

像我才剛讀完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多人物和小細節都忘了XD 但是,托氏的思想確實影響了我的人生觀還有思考模式。
至於一本書應該讀幾遍? 若是經典的話,會比較建議過一段時間後再重讀,會看到更多之前沒注意的東西。很神奇對吧!那是因為我們的歷練更豐富了。(不過我個人而言,想讀的書太多了,還不知道有生之年能重讀幾本書呢XD

有些作家會習慣抄下美言佳句,那是一個長期磨練文筆的人都會有的習慣

這是藏書的整理收納&斷捨離問題,

我每次搬家時都想要好好整理收納、斷捨離,

但是下一次搬家時總是整箱好好地在那裏...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