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增廣賢文點題 270、 但存方寸土,留與子孫耕。 點題:為人寬厚做事憑良心,後代子孫方能得福。“方寸地”是指人體心臟部分方寸大小的地方,中國人形容為“良心”。《列子·仲尼》:「吾見子心矣,方寸之地虛矣」出處:本句出自宋.賀亢詩《句》:「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六:「俗語云: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指心而言也。 ……種德食報者取之,其言未為無理。」「種德食報」同樣意思。 (Howard Hu 😄)
早安!增廣賢文點題 271、 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 點題:先澆熄心中的貪念慾火,再挑亮佛前的慈悲明燈。出處:宋‧黃龍悟新禪師:「安禪不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 佛門《點燈偈》:「滅除心頭火,提起佛前燈, 願以大智慧,照破眾無明。」 (Howard Hu 😄)
日安!增廣賢文點題 272、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點題: 字面上看似說聰明能幹的人,往往並不會如意;而懵懵懂懂的人,卻竟然做了高官。 個人解讀應該是: 要常常自我反省,時時警覺自身的不足;這樣才不會在懵懵懂懂的成為高官後無所作為。 (Howard Hu 😄)
日安!增廣賢文點題 273、 衆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 點題: 眾多的星星再耀眼,也比不上月亮的明亮。 出處: 最早見於戰國早期列子及其後學所著的《列子. 湯問》: 「三窗六牖不如一戶之光; 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父母之恩奚可失也。」 原文是孔子問小兒,父母跟妻子誰比較親,小兒答妻子可以再娶,而父母之恩無可替代; 就如窗戶再多也不及一個大門的重要,天上星星再明亮,也無法取代月亮。 (Howard Hu 😄)
日安!增廣賢文點題 274、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點題:兄弟手足本應關係很好,相互友愛;但也因為親近,有太多的利益糾結,往往導致手足反目,甚至相互傷害,這些例子屢見不顯,反倒不如沒有血緣關係的朋友。出處:《詩·小雅·常棣》:「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兄弟在家就算爭吵不休,但遇外侮,卻能共同抵禦。平日好友,遇事卻未必會出手相助。但當亂事平息一切安寧的時候,手足彼此往往利益衝突,還不如與朋友間的情誼。 (Howard Hu 😄)
日安!增廣賢文點題 276、 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實成。 點題: 牡丹花雖然漂亮,但僅能供人觀賞;棗花雖然小又沒有那麼美,但卻能結出供人食用的棗子。 牡丹花好,華而不實;棗花雖小,有益於人。 比喻外表好看,未必有用。 出處: 宋代王溥《詠牡丹》: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Howard Hu 😄)
日安!增廣賢文點題 277、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點題:老年人容易成為遭欺的對象,千萬不要欺侮小孩子,這句話說得挺現實的;欺侮成年人他有能力反抗,欺人者會思量;欺老年人更欺他沒有反抗能力且老年人餘日無多,沒有報復機會;千萬不要欺侮小孩子,因為一則小孩子沒有抵抗能力,以大欺小勝之不武;再者小孩子來日方長,日後可能會報一箭之仇。但欺人總不是好事,早晚會得報應,欺人的人,實際上都是不明事理的人。現在的詐騙集團也都是鎖定老人家,不知是不是作如是觀。 (Howard Hu 😄)
日安!增廣賢文點題 278、 隨分耕鋤收地利,他時飽滿謝蒼天。 點題:大家隨著季節農時來種植耕作,也得陽光雨露大自然的潤育收獲庄稼,但在大家飽食之際,也別忘了感謝蒼天的恩賜。為人要有感恩之心,不要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Howard Hu 😄)
日安!增廣賢文點題 279、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點題:為人凡事忍耐,退一步海闊天空;若不能忍,往往小事就成大事,徒增困擾。若能“人善我,我善人;人不善我,不爭遠離”則永保順遂。 清代何紹基在外地為官,接家信得知家中為一牆基與鄰人爭議,即修書:「萬里修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家人讀罷立即讓出三尺,鄰人深受感動,也退讓三尺,“六尺巷”成為千古佳話。 (Howard 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