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

勁翔雜談(原阿祥雜談)

早安

奧運場上,真正上演著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奮鬥苦練真正應驗【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就只為在此舞台發光發熱,而我國家隊也再傳捷報:

中華隊/台灣射箭男團東京奧運摘銀 追平隊史紀錄【更新】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7265004.aspx

而一向成為奪牌熱門的韓國隊究竟如何能如此無往不利呢?

有人如此分析:

每到奧運前夕,往往會有國際媒體以專文來報導韓國射箭國家隊的訓練方式。也許很多人聽過夜間的墓園、人聲鼎沸的棒球場都是他們的訓練場所;甚至「把蛇放入選手衣服內」來養成「處變不驚」能力的說法,亦不斷在國際間流傳。儘管有些說法隨著時代或許有些差異,然而這些報導或猜測的背後,流露的都是對韓國射箭國手們心理素質的高度肯定。從人才養成、培育到實戰經驗的積累、心理狀態的建立,究竟韓國是如何在射箭項目中奠定難以撼動的地位,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而昨天就看到有這個花絮新聞時,也簡直有點不敢置信:

東奧/連9次奪冠秘訣!南韓射箭女團「訓練術」大公開 網笑:根本忍笑挑戰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726W0065?utm_source=yahoo&utm_medium=InArticl

而說到射箭,其實在中國的歷史上早就有記載:

射箭是六藝之一,是每個成年男子必須掌握的技巧之一。不管是平時上山打獵補貼家用,還是戰場上立業建功,箭術都是一個很實用的本領。特別是在戰場上,作為最早的遠距離攻擊手段,不管是偷襲還是強攻,都比刀槍劍戟要安全而穩定的多。

而我從小就聽老師說過,一個人拜師學藝練習射箭的故事:

射箭老師並沒有直接教他如何拉弓射箭,反而叫他先回家學習 眼睛不能眨,這個徒弟果然回家就盯著老婆的織布機的梭子看,眼睛練到東西近於前,而能面不改其色、也不眨眼的境界,於是老師又叫他要練把【小東西】看成【大東西】的本事,於是他看了數年,可以把針眼的孔看成如輪胎的大小,老師才對他說:

你的功夫已練成了,你可以射箭了!

當時年紀輕、經驗少,以為老師的話有點誇大,沒想到如今用網路搜尋,還真的找到這篇文章:

百步穿楊,古代神射手的箭術都是如何練成的呢?我們來一窺究竟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oplnp46.html

但中國古諺有云【師者必留一手】,而有些技藝甚至有 家學不外傳 的家規,於是本是我古老傳統的技藝,至今竟然在外邦發提光大,而更有趣的是 各國還競相爭聘 韓籍教練來提昇射箭技巧,這讓韓籍教練之身價簡直是 水漲船高 了!

坦白說,有些技巧還真的 遠來的和尚會念經,以我的學習過程,也真正應驗這句話,以 蠟雕 為例,我也曾上過 社區大學,但授課老師開宗明義的說:
我主攻金工,這門課是打鴨子上陣。

但金工和蠟雕二者之差距,真的不下十萬八千里,我學了一個初階班後,班長一直再邀我上進階班,我敬謝不敏,因為我寧肯花貴高昂的學費北上找到一位喝過洋墨水的老師習藝,所謂的 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才知情深 ,這時真正體認到專業和兼差的道行真的何只【天差地遠】了。

所以總歸一段話:

師資之堅強與否,是啟蒙您進入該技巧的引領者,但 【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還是要靠個人不斷苦練,才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本日分享圖片:
早安~開心微笑
我不是胖
只可愛到澎脹
窩在家的成果

其實它不是窩在家澎脹的,它應是 帶著嬰兒肥的水鶇寶寶?

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早安

昨天看到 郭婞淳 勇奪金牌的消息,實在太令人振奮了,而這面金牌之取得,也實至名歸,因為據媒體報導:

這回東京奧運,中國評估郭婞淳實力太強,刻意閃避這個量級,泰國選手因禁藥遭禁賽,舉重常勝國北韓則因新冠肺炎疫情未出賽,儘管強敵早就知難而退,郭婞淳今天仍用實力證明她值得這面金牌。

是的,原來在運動比賽中有些非數一數二的人,想要揚名立萬,還是有一些【眉角】來避開強敵,以免雞蛋碰石頭,趁早知難而退另謀生路才是上策。

另看到這則報導:

「蝶王」王冠閎配速策略佳 屢破紀錄全靠「速耐力」

但不幸在準決賽中名列第十三,慘遭淘汰,不過我們期盼他能再接再厲,在一百公尺之比賽中能更上一層樓。

說到配速和一百公尺,使我想起以下:

之前看過一個節目,報導某次奧運一百米比賽時,忘了是那一國家同時有出二位好手榮登最後的爭霸戰,但教練很機警的私下對一位較年青的選手下指導棋:

你下次還有機會捲土重來,你應該禮讓前輩,因為這將是他的最後一役。

這位選手果然明確的選擇技巧性的干擾,也即是在比賽中,故意把原本的配速時間,突然提前啟動,各國選手一時間不明究裡,就全部跟隨他而衝刺,唯有同國的資深選手以不變應萬變,照著教練指示前進,就因而順利奪冠,由此可知 【太早】進行激烈加速的後果,就是擾亂節奏,進而很快的精疲力盡,讓敵手有機可乘了!

原來為了在奧運殿堂上爭光,還真的【兵不厭詐】,誠所謂的 明槍易閃、暗箭難防,還真的是至理名言!

說到【太早】二字,非但出現在運動比賽場上,現竟也活生生上演著:

高端總經理稱 打了後出國可通行無阻!毒理學專家:被國際認可說得太早
https://tw.news.yahoo.com/%E9%AB%98%E7%AB%AF%E7%B8%BD%E7%B6%93%E7%90%86%E7%A8%B1-%E6%89%93%E4%BA%86%E5%BE%8C%E5%87%BA%E5%9C%8B%E5%8F%AF%E9%80%9A%E8%A1%8C%E7%84%A1%E9%98%BB-%E6%AF%92%E7%90%86%E5%AD%B8%E5%B0%88%E5%AE%B6-%E8%A2%AB%E5%9C%8B%E9%9A%9B%E8%AA%8D%E5%8F%AF%E8%AA%AA%E5%BE%97%E5%A4%AA%E6%97%A9-201000757.html

我們請先看以下:

日本的「疫苗護照」、新冠疫苗接種證明今天(26日)開始啟用,日本民眾即日起申請疫苗護照,進入特定國家與地區,可以獲得認證,縮減隔離天數,甚至不必隔離,但是目前台灣還沒有認證日本的新冠疫苗護照。

日本啟用新冠疫苗護照 首波適用國家不含台灣
https://www.bcc.com.tw/newsView.6766896

愚見以為,如果連生產量能都還因 【不良率】太多,未能有所突破,況全世界最在意的疫苗對變種病毒保護力是多少?都還未有科學數據公開亮相,再以台灣對日本疫苗護照都還採觀望態度下,就奢想別人對我們全面開放【通行無阻】,還真的有點 【言之過早】了!

本日分享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bv5dm/videos/891395831724861
你若不放棄
我就捨命拉你一把

連動物世界都能有如此的【人溺己溺】的救友情操,但放眼在面臨災難的時候,若還有人想趁火打刼,印證我師傅批判【奸商】說過的一句話:

親戚嘸嘆
朋友嘸嘆
bô(無)是馬嘆象?

意即不找親戚朋友下手,大撈特撈,不然還能找誰當冤大頭?
早安

昨天突然想到汽機車燃料稅要繳了,但一上網才發覺,監理站上的備註欄寫著: 請於110/08/31前繳納

頓時間,好似有一種 終於可以苟延殘喘 再拖一個月的輕鬆感覺了!

我算了一算,從四月的汽機車牌照稅、五月的綜所稅、房屋稅、七月的汽機車燃料稅、十一月的土地稅,可謂有點密集,再加上今年疫情三級警戒從五月到今,真的令一些生意人 生意慘兮兮因而捉襟見肘,如果能站在納稅者的角度,大幅度錯開繳納日期,似乎對庶民百姓也是一種真正的小確幸,也才能暫時的紓壓了!

今天分享 八耐舜子 的漫畫:
為什麼你的牙齒磨損得這麼嚴重?
因為我領不到任何補助都是靠咬牙撐過來的..


雖然昨天有傳出:
五倍振興券「1千換5千」?

這不禁令我想起讀過的一段故事:

莊周家境很窮,於是前往監河侯那裡借糧食。監河侯回答說:「沒問題!等我將來收到封邑的租賦,就借給你三百鎰,可以嗎?」

莊周一聽,很氣憤,沉著臉色說:「昨天來的時候,途中傳來呼救的聲音,我回頭一看,見到車輪所輾過的低窪之處,正好有一條鯽魚被困在那兒。我問它說:『鯽魚啊!你在這兒做什麼?

它回答說:『我是東海龍王的巡波小臣。您可以注些水救我活命嗎?』

我說:『好啊!我將要到南方去遊說吳越的國王,以便設法引西江的水來迎接你,可以嗎?』

那條鯽魚立刻陰著臉憤慲地說:『我一旦失去了賴以維生的水,就無法生存了。其實你只要給我一點水,我就能活命了。可是現在你竟然這種話,那還不如早點到乾魚市場上找我吧!』

這段故事譬喻遠水解不了近渴,幫助他人應該把握時效,不能開遠期支票,否則便是「徒有口惠而毫無實益」的作法。故事雖短,卻發人深省。

在疫情期間,很多幾乎不可能外帶的商家,都在店門口貼上:
疫情期間,暫停營業。

但房租、水電,甚或員工薪資等費用,還是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有時還真的應驗這句:
一文錢逼死英雄漢

因此,我們只有寄望紓困振興方案,要嚒就要及早施行,早日帶動經濟,而救命的疫苗早日到位,讓全民皆能打滿打足,唯有全面解封,早日恢復往日榮景,這才是全民所盼!

註:大家注意到店家貼出的告示,幾乎都大同小異,但某日我經過一家平時有在經營外帶的店家竟也關起門,請大家猜猜貼出的告示是什麼原因?

答案出乎人之意料:
本日要打疫苗
暫停營業一天

恭喜老闆,賀喜老闆,終於打得到疫苗,這一天絕對深具意義,也驗證:

休息是為走更遠的路。





早安

昨天最令人屏息的一戰,就是:

桌球年僅19歲的林昀儒對上24歲的中國球王本就不容易,「必須打出連自己都想不到的好球。」,但林昀儒沉穩的步伐,在這一場搶奪金牌戰發揮實力,雖然不敵對手但雖敗猶榮。

是的,以一個初生之犢打得連球王都膽戰心驚,我們期待 【小林】 能繼續成長壯大,他日定成 【大森林】 並能有風光奪金的時刻。

而前日勇奪金牌的 郭涬淳,頓時成媒體焦點,連一些政治人物也不忘蹭磨一番,但相信很多人一定還記得這一幕:

郭婞淳曾因一句話慘遭1450出征 她怒問:正名過了還有金牌嗎?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729000896-260407?chdtv

對此,王鴻薇更坦言:「正名真過了,還有這面金牌嗎?」指出當年東奧正名公投,要把中華台北改為台灣,多少人苦口婆心警告擔心影響台灣選手參賽權,最後公投未過,郭婞淳一句「放心」,被網友用制式的「滾回中國」「中國台北之光啦」這類政治口水攻擊,對選手公平嗎?王表示,所幸包括郭和台灣的選手很爭氣,這次東奧台灣選手表現出色,難道不應該慶幸當時沒有因為東奧正名這種狂熱政治訴求成功,而能維護選手奧運的舞台嗎?

是的,如果當年公投過關,試想還能參加此次的奧運嗎?而選手們苦練多年的成果,也勢必付諸東流,我一直想不通那種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想法的人,到底是愛台灣還是害台灣,因為唯有能入門參賽,我們的選手才有機會與人 一較長短 ,也才有機會讓全世界發現並認識我們,而若僅僅在乎那個名稱,弄得到頭來絕對失望一場空,如此簡單的道理為什麼偏偏有人裝不懂呢?

也正因我們沒有畫地自限,才讓選手們免受政治干擾並能踏上征途,進而 揚眉吐氣 的高奏凱歌。

以下這段話說得很好:

不論被賦予什麼隊名、飄揚什麼旗幟、領獎時演奏的樂曲為何,台灣運動員都樂於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

也才能讓全世界的人知道。

外媒讚台灣:地圖找不到的奧運奪牌神秘隊伍
https://tw.news.yahoo.com/%E5%A4%96%E5%AA%92%E8%AE%9A%E5%8F%B0%E7%81%A3-%E5%9C%B0%E5%9C%96%E6%89%BE%E4%B8%8D%E5%88%B0%E7%9A%84%E5%A5%A7%E9%81%8B%E5%A5%AA%E7%89%8C%E7%A5%9E%E7%A7%98%E9%9A%8A%E4%BC%8D-024102215.html

實在很難想像 郭涬淳 的一句話,可以引起軒然大波,這不禁令我無限感概,因為當時我也很不識趣的打了以下這篇,幸好我人微言輕,也無人聞問,不然可能就又被抺紅抹黑了:

坦白說我從不想轉貼有關政治的話題,也不敢評論敏感的話題,因為經驗法則會告訴我,如果說得偏向某一方,即會有另一方攻擊你,而若說得太中肯,說不定兩方都會不滿你,所以既然沒有通告費或稿費可領,也吃力不討好,又何必自討苦吃呢?

但無意中看到以下這篇報導後,我認為再不說說自己親身聽聞的事,真的對不起天地良心:

https://tw.news.yahoo.com/%E5%AF%A7%E9%B3%B4%E8%80%8C%E6%AD%BB%E4%B8%8D%E9%BB%98%E8%80%8C%E7%94%9F-%E6%B3%B3%E5%90%8E%E8%81%B2%E6%8F%B4%E6%9D%B1%E5%A5%A7%E6%AD%A3%E5%90%8D-134509170.html

話說某一年去吃喜酒,中途有長官上台致詞、新人敬酒等傳統習俗,但突然間新郎抓到麥克風後就不放手了,他說:

從小時候就看到台上的人拿著麥克風講個沒完沒了,就很羨慕,也想長大後如法泡製,但一直苦無這個機會,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了!

原乃新郎剛參加某運動項目在國外比賽得了很好的名次,又娶得美嬌娘,真的是雙喜臨門誠屬可喜可賀,所以在這種場合,讓他發抒一下乃人之常情。

但同桌之新郎親友還向我們透露其實是三喜臨門,因為靠著優異的戰績,更獲得一張學校教練的聘書,難怪新人全家都樂開懷。

運動員在苦練的過程辛不辛苦?

相信大家都應清楚不過,而每當走過訓練場地時,看到他們奮鬥的過程,您會不會支持他們、會不會期許他們有朝能出人頭地、為國爭光?
(何況有些還是國家重點培訓,也代表國家出錢出力所圖的是什麼?)

我知道有一個單親媽媽辛苦的撫養數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也是運動員,她告訴人:幸好有他常在國內比賽中得到獎金,雖然數目不大,但也能補貼我維持住這個家計。

其實她最大的願望是兒子能在重大的國際賽事中一鳴驚人,除了廣義的為國為家爭光外,高額的獎金也是她所盼望,但最重要的是:若能獲聘為教練,如此連就業的煩惱也一併解決了。

請不要批評運動員和其家屬的想法和觀念為什麼膚淺的只在意這些?

這就是市場法則,好的運動員功成名就後,就是能把個人經驗和技術傳承給接棒者,於公於私都是兩全其美的事,難道國家吝於給他們這項福利和安排嗎?我想這也是很多運動員甘於苦練的一項重大誘因吧!

所以當此文之她引用【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後,我看了覺得有點震驚,如果說這是她個人的理念崇高,那的確值得尊敬,但也請要考慮別人的處境和立場,因此舉有可能將導致多少的選手夢碎時,導致台灣的體育活動更無法向國際進軍時,請問因您妳們自以為是的行為導致的傷害,對得起國家、這些想要展翅飛翔的運動戰將嗎?
(尤其若有不當政治力涉入時,請將心比心,不要污染了本應單純的體育活動,也請不要誤人誤己。)

凡事要考慮前因後果,不要人云亦云隨之起舞
,請客觀冷靜的評估、惦惦自己的實力,不要如下文所言:


「會籍名稱不能完全操諸於己,當然要做風險評估」

萬一會籍被取消,有多嚴重呢?紀政說,比賽多得是,只要政府支持,少不了辦運動會的機會,任何國家、城市都可以辦國際邀請賽。

「打落牙齒只能和血吞,但能不能不打七傷拳?」

撫今追昔,無限感慨,當年錯失「台灣」,如今欲求而不可得,但不論是「台灣」或「中華台北」,國際奧會不點頭,台灣又能如何?或者比照兩蔣漢賊不兩立退出賽事?逞一時之快,會不會正中【紀政】三十九年前所言,「失去國際奧會會籍後,我國在其他國際組織的會籍,不僅是體育,很可能要失去很(更)多」?當年退出聯合國後台灣面臨斷交潮,前外交部長錢復形容為「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外交」,如今台灣處境若合符節,能怎麼辦?既有「中華台北」可維持現狀,這叫太極拳,又何必硬搞不完全不實際的東奧正名,打這趟硬碰硬的七傷拳呢?


https://tw.news.yahoo.com/%E9%A2%A8%E8%A9%95-%E8%AB%87%E8%AB%87%E7%B4%80%E6%94%BF%E7%9A%84%E6%86%A4%E6%80%92%E8%88%87%E5%82%B7%E5%BF%83%E5%BE%80%E4%BA%8B-235001554.html


因此我想告訴【紀女士】,如果萬一會籍被取消,就算小小的台灣再怎麼有錢、有能力,可如妳所說可辦很多的邀請賽,即便台灣隊在這種幾近封閉式的比賽得到再好的名次,獲頒再多用純金打造的獎牌,都遠遠抵不過妳當年所獲得的一句【美譽稱號】來得有意義有價值,請妳好好三思而後行,您出爾反爾的自認為正義之舉,難道不是愛之適足以害之「揠苗助長」式的傷害嗎?

本日分享不知名網友這段有意思的話:
很喜歡一句話:
活著不是靠淚水博得同情
而是靠汗水贏得掌聲



早安

真的很羨慕,這個地方是貨真價實的 蓬萊仙島、海角一樂園,好幸福喔!

金門開第一槍!紓困金振興券3+3 每人領6000元津貼
https://tw.news.yahoo.com/%E9%87%91%E9%96%80%E9%96%8B%E7%AC%AC-%E6%A7%8D-%E7%B4%93%E5%9B%B0%E9%87%91%E6%8C%AF%E8%88%88%E5%88%B83-3-%E6%AF%8F%E4%BA%BA%E9%A0%986000%E5%85%83%E6%B4%A5%E8%B2%BC-215000300.html

隨後澎湖也迎頭趕上,怎麼看都好似離島在這次的紓困方案上拔得頭籌,台灣本島各縣市都要加油了!

說到疫苗,認識的很多親朋好友,還是堅持初衷,即是選打 莫德納 ,誓不變心,但國內訂購加上美國所贈的 莫德納 數量有限,只能盼望有奇蹟出現,讓大家的心願不致落空!

而我曾身為郵政一員,退休後還是會關注 郵局 大小事,前陣子,聽說郵局之外勤和窗口人員都有造冊要施打疫苗,但外勤人員如願打完後,窗口人員似乎就被遺忘了,雖不時有媒體和立委關心,但始終石沈大海無消無息,甚至上級有發公文,要這些人員自己也上 1922 平台登記,於是更讓相關人員覺得自己被放生遺忘了,而今又傳出 新型式 的振興券即將發行,於是就有人寫下:

防疫:國家隊!
紓困:國家隊!
振興:國家隊!
疫苗:請排隊……

的確,既然國家有需要的時候,就委與重任,理所當然是國家隊一員,竟然比起 超市之收銀員還不如,也比市場攤販還未受重視,這情形就好似 奧運球員是國家隊,是為國家拼面子的,但卻只能看別人坐商務艙,這實在有點 厚此薄彼了,難怪令人心理相當的不平衡了!

啊!這年頭疫情除了讓一般平民百姓叫苦連天外,竟然也出現:

兒科診所業務大減 醫界疫情重災區
https://tw.news.yahoo.com/%E5%85%92%E7%A7%91%E8%A8%BA%E6%89%80%E6%A5%AD%E5%8B%99%E5%A4%A7%E6%B8%9B-%E9%86%AB%E7%95%8C%E7%96%AB%E6%83%85%E9%87%8D%E7%81%BD%E5%8D%80-223859878.html

其實愚見以為,這應只是短暫的現象,一點兒都不用擔心,畢竟等疫苗打好打足後,一切總會回到原來的運行軌道,重新上路的。

但我個人私下認為,有些現象就將一去不復返了,比如一些中年人,本來在有點年紀後,通常就是在職場上最容易被淘汰的一群,而今因為疫情之關係,他們有些就被迫提早賦閒在家,這個啟動點比起正常狀況已經早上個幾年,而疫情何時結束本就是個未知數,於是這個無奈期就不知不覺拖得更漫無止盡,等到這波動盪過去後,也早過了往昔的歲數,所以我個人比較悲觀的認為,這將會是一種隱形的社會問題,也是值得政府單位要注意並盡力輔導的地方,只能盼望說,這是個人杞人憂天,思慮過頭了。

本日分享影片:

當前方有一道阻礙時,您可以選擇硬要正面撞過去,導致想當然耳的敗下陣來嗎?

或是衡量情勢,經過縝密計算,來個奮力一躍,進而衝破難關,高唱凱歌呢?

https://www.facebook.com/bv5dm/videos/540848973782832
早安

湯智鈞粉碎韓國射箭「5金全包」夢 韓媒大讚:王牌選手
https://news.tvbs.com.tw/world/1556272?from=world_content_pack

實在太令人震驚了,一個年青後起之秀,竟然異軍突起,打敗超級對手,阻斷韓國開 五金行 的美夢,雖然 我們的 湯包 未能再往前挺進,但這一仗已讓他揚名立萬了。

而男雙羽球組合李洋、王齊麟今(31)日在東京奧運金牌戰中,對上「中國雙塔」李俊慧、劉雨辰組合,首局以21比18拿下,次局也以21比12勝出,成功獲得奧運金牌,這也是我國奧運羽球史上第一面金牌。

這些成功的大好消息,也將鼓舞著我們選手的士氣和目標,成為日後奮鬥的目標。

正如我前幾天提過的,一個傑出的選手必須經過辛苦的訓練,加上運動員的競技生命短暫,因此國家和企業要提供優渥的條件和支援後盾,才能有誘因讓他們支撐下去,而我們也喜見以下:

合庫從球員青少年時期就發掘體壇新秀,向下扎根支持台灣體育發展,身為合庫正職球員也是合庫銀行的行員,享有正式行員的薪資、年終獎金、紅利、行員福利,及球員營養金、成績優異特別獎金等,擔任球員這段時期的年資也併入員工年資計算,所有的福利全面比照一般行員,球員運動生涯退役後可轉任教練、顧問職或銀行行員,成為球員強而有力的夢想後盾,讓球員無後顧之憂,全心全力在訓練場上發揮,而球員亦可以逐步實現自己的夢想閃耀國際體壇。

林昀儒加薪了!合庫加碼營養費5萬、總獎金近150萬元
https://tw.news.yahoo.com/%E6%9E%97%E6%98%80%E5%84%92%E5%8A%A0%E8%96%AA%E4%BA%86-%E5%90%88%E5%BA%AB%E5%8A%A0%E7%A2%BC%E7%87%9F%E9%A4%8A%E8%B2%BB5%E8%90%AC-%E7%B8%BD%E7%8D%8E%E9%87%91%E8%BF%91150%E8%90%AC%E5%85%83-230027035.html

羽球男雙「麟洋配」東奧奪金 土銀:記功升等發獎金
https://tw.news.yahoo.com/%E7%BE%BD%E7%90%83%E7%94%B7%E9%9B%99-%E9%BA%9F%E6%B4%8B%E9%85%8D-%E6%9D%B1%E5%A5%A7%E5%A5%AA%E9%87%91-%E5%9C%9F%E9%8A%80-%E8%A8%98%E5%8A%9F%E5%8D%87%E7%AD%89%E7%99%BC%E7%8D%8E%E9%87%91-134545248.html

恭喜這些好手,在沒有後顧之憂下,可以好好打球,好好加油,他日再度看您們為國爭光了!

另有關疫苗方面,跟據指揮中心的說法,所謂的國產疫苗,預約登記人數出爐,我覺得似乎反應冷淡,這與預期的數據實在相差太遠了,是該說媒體所作的調查失真或美其名 曲高和寡 甚或 名過其實 了:

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截止昨(30)日下午5時,全國有超過1025萬人登記疫苗接種意願,其中只選高端疫苗者有14.5萬多人、約1.42%;同時選AZ、高端疫苗者約2.6萬多人,約0.25%;莫德納、高端皆選者約10.7萬多人、約1.05%;同時選擇AZ、莫德納、高端疫苗者共52.9萬多人、約5.16%,超過80萬人願接種高端疫苗。

高端爆多種副作用!醫曝「4類人當心」:有2症狀快就醫
https://tw.news.yahoo.com/%E9%AB%98%E7%AB%AF%E7%88%86%E5%A4%9A%E7%A8%AE%E5%89%AF%E4%BD%9C%E7%94%A8-%E9%86%AB%E6%9B%9D-4%E9%A1%9E%E4%BA%BA%E7%95%B6%E5%BF%83-%E6%9C%892%E7%97%87%E7%8B%80%E5%BF%AB%E5%B0%B1%E9%86%AB-025336352.htm

而解封降級後,有關餐飲業管理指施規定,就必須要有隔板之設置,但竟有業者說法乃量小訂製時,廠商不愛受理,於是就出現一些因陋就簡的畫面,雖然說做生意將本求利,但也要兼顧穩固和美觀,讓客戶也能有舒適的用餐環境和氣氛。因此盡管老闆們很有創意的想出這些花招,但是否會被接受,就真的見仁見智了!

話說之前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我完全不敢出門去理髮,等到調降為二級後,再加上打疫苗也半個月了,才想到再不修邊幅,真的羞於見人,乃決定放手一博了。

但想起之前理髮時,可能與老闆娘溝通不良或有所誤解,竟然要脫口罩才能理,此次我想起之前同學分享那個外籍女郎,異想天開的戴上二只口罩,來達到瞞天過海偷吃的影片,於是我決定自力救濟並換家試試,所以本日的益智題目,我是如何不脫下口罩,達到互蒙其利的理髮?

註:其實這家的老闆就容許客戶不脫下口罩,他笑著說:
就算有些不便,也要顧客至上,否則就沒飯吃了。

不過老闆對我的特殊戴法還是直說【第一次看到】並讚譽有加!




早安

56萬劑莫德納將供3族群施打 擬開放至50歲
https://news.tvbs.com.tw/life/1557410?from=life_related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第5輪將開放第1到3類對象及孕婦打第2劑莫德納疫苗,另外也開放65歲以上、第9類對象接種第1劑莫德納疫苗,年齡層可望開放到50多歲。

這個消息對原本只勾選 莫德納,後來發覺 向隅 ,也趕緊想改為 AZ 的人,但沒想到平台已關閉的民眾,似乎又出現一線機會,雖然打到第一劑,第二劑簡直是遙遙無期,但總比沒得打好得多!

只有期盼 BNT 趕快進來,能讓大家都有 選擇疫苗種類的自由,才是民主的國家和社會!


同學分享下文,深具省思,因此也轉貼給大家參考:

=============================================

王文靜看世界

奧運面孔3-「我有資格評價他嗎?」

在奧運準決賽,激戰「世界桌球王」的林昀儒,賽後,媒體採訪落敗的他,如何評價樊振東的表現?林昀儒小聲地回應:「我有資格去評價他嗎?」此言一出,贏得全面喝采。

啊呀,我不禁讚嘆:「這是誰家的孩子? 」

只有19歲、世界排名第六、剛拿下奧運桌球混雙銅牌的明日之星,但,如此謙遜。

林昀儒的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國中校長。兒子名揚國際時,你看他父親怎麼說?

「就像陳之藩所說的,得之於人者太多。所以我們常懷感恩之心,期許昀儒要敬天、敬人。」他感謝一路走來的10位貴人。

敬天、謝人,功不獨居。

人生漫長戰場,林家父母,給兒子最珍貴的禮物,不是金湯匙,而是人生態度。「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

曾國藩在家書曾告誡弟弟:「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傲」,要「平驕矜之氣」、「戒傲惰二字」。

這是極為珍貴的一堂家教。

===============================================

感恩同學的分享,另一同學也分享以下,雖然有點長,但也很值得一讀,看完後,緊接著我也重貼以前所寫的一篇感想,雖然跟本是畫蛇添足,但對目前子女生得少,而且很多是隔代教養,導致不敢責罵或太溺愛,或許也可以參考一下:

*****************************************

【藏在不禮貌的背後,更重要的事】

踏進咖啡店,一陣響亮的哭聲吸引了我的注意,循線望去玻璃櫃前有個小男孩,一隻手扯著母親的衣角,另一隻指著巧克力蛋糕的照片,說:「我要、我要。」絲毫不見照片後方「售完」二字。

也許是這兩個字太難,超越他可承受的範圍。小男孩完全沈浸在自己的堅持中,不斷搖晃母親的身體。

一旁的母親看得出來很尷尬,Hold不住小男孩的脾氣,只好把希望放在服務人員上:「你們廚房都沒有了嗎?幫忙一下,就讓小孩子開心嘛!」

店員有禮貌的回答:「不好意思,我們蛋糕都是現做的,賣完就沒有了。真的沒有辦法。」

媽媽:「一塊蛋糕而已,沒有這麼難吧!你們現在就做,應該很快就好。」

店員臉上寫滿無奈,試著想解釋製作流程,但媽媽就像跳針的留聲機,不斷repeat:「趕快做啦!」尖銳的聲線和小男孩如出一徹。

店裡頭被驚擾的客人開始竊竊私語,有些還拿出手機將鏡頭對準那對母子。隱約中,我聽到「禮貌」這個關鍵字、配上嗤之以鼻的笑容,很明顯的群眾做出了判斷,默默在心中下好標題,說不定待會就能在社群網站上看到這則消息。

那對母子可能沒料到,他們還沒走出店,店外早已排滿了愛窺伺的人們,等著對他們指手畫腳,評頭論足。

正當我還在思考著,為何這位母親會選擇在孩子面前,為難素昧平生的店員時,內場走出了一位矮胖的中年男子,表情凝重地靠近那對母子。

我感覺自己的手心微微出汗,生怕下一秒男子會出手傷人,讓這場鬧劇變得更加荒唐。

沒料到,那看似凶惡的大叔竟只是蹲下身,捱在小男孩身邊,用很溫柔的語氣說:「你很想吃巧克力蛋糕啊!」小男孩啜泣點頭。

「但蛋糕賣完了,你曉得嗎?」小男孩向後退了兩步,眼神望向母親,又收回來怯生生地說:「知道。」

大叔微笑:「你想吃蛋糕,但賣完了,你吃不到,很難過,好像胸口痛痛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跟媽媽說,要媽媽幫你想辦法,對嗎?」男孩再度拉拉母親的手。此刻,母親停止咆哮,瞪大眼看著眼前的男子。

「你有感覺到媽媽已經很努力幫你問了嗎?」小男孩用力地點頭。

大叔伸出手摸了男孩的頭:「真乖!但叔叔告訴你,今天的蛋糕都賣完了,不是媽媽故意不買給你,也不是那個賣蛋糕的姊姊故意藏起來,就剛好你來就沒有了。叔叔知道你吃不到蛋糕很難過,但我們必須接受這個結果,才算是長大的表現。你有想要長大嗎?」

「有!我明年要讀大班。」稚嫩的聲音搭配認真的表情,簡直和剛剛判若兩人。

「既然你要讀大班,那你告訴媽媽:『沒有巧克力,沒關係。我們下次再來吃。』好嗎?這樣老師才會覺得你夠成熟,可以上大班的課喔!」

小男孩轉過身,大聲地對著媽媽說:「媽媽,我今天不想吃蛋糕了。我要上大班,下次再吃巧克力。」

原本盛氣凌人的媽媽忽然找到下台階,趕緊和男子道謝,準備轉身離去。

男子喚住母親,從櫃檯上拿了張名片,客氣的說:「這位媽媽,我答應小朋友下次來有巧克力吃,為了不讓他失望,能否請妳來店前,先打個電話給我們,我們好為你們先保留。這樣就不會讓小朋友因為失望又難過的哭了。」

母親接下名片,用力點頭,緊咬的下巴、微顫的雙唇,彷彿在忍住淚,不讓情緒溢出來。

那瞬間,男子不只融化了小男孩的心,同時,也給了那位無助的母親最具體的安慰。

他並沒有指責這對母子不禮貌,不懂得尊重人。恰恰相反地的是,他深刻地明白一個人要展現出禮貌,前提是他得先具備消化「失望和挫折」的能力。

當一個人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失落,他便會任由情緒綁架自己的理智。偏偏禮貌這種程式,是安裝在大腦最後期的區域,若非有一定的修養和自制,是很難打敗情緒,突圍而出。

假如剛剛,男子沒有先承接住男孩的難過,幫助他鬆綁情緒的枷鎖,直接要求小男孩要遵守大人的規矩,小男孩是不可能學到「即使挫折,我們還是能夠保持著彈性和希望」。

就像他的母親,容易被意外給困住,一旦超乎預期,就失去應變的能力,只能用最原始的反應,強迫別人配合。

也或許這位母親在過去的生命中,沒人告訴她該如何面對失落。於是她不知道該如何消化孩子的挫折感,只能把這麼大塊的情緒,原封不動再丟向店員。

一個小小的情緒流彈,瞬間造成三個人重傷。孩子為難母親,母親為難店員。

好險!男子用包容打斷了這個骨牌效應,一旁用眼神持續圍觀的客人們,又恢復了嬉笑聲。

看著那個男孩,我忽然懂了。

「當一個人不禮貌的時候,不是因為他很壞,可能他真的太失望了。重要的不是給他最想要的東西,而是讓對方理解:他的難過,你收到了。當沈重的情緒被接住,他才能看到自己還有別的選擇。」

最後,獻上我最崇拜的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Irvin Yalom)書上的一句話~

「當一個人能接受選擇的有限性,他才能優雅的長大。」

祝福你成為一位實至名歸的「大人」

*******************************************************

以下乃我在 2019/1/13 所寫,乃作為畫蛇添蛇結尾:

今天來個輕鬆好笑的話題,請看影片中的逗趣畫面,不知會讓您連想到什麼呢?

有一次坐火車時,走過一個車廂,發覺一個約兩歲的小朋友坐在地板上,隨行的阿媽跟本應付不來,一臉無可奈何的表情,於是我決定要幫她的忙。

我先自言自語的說:唉啊,地板上有'螞蟻喔,小朋友您最好趕快起來,不然等一下屁屁會被咬喔!

他迅速的坐上椅子,並好奇的打量我,於是我隨興的利用看兒童節目學來的手語,對著他做了起來,終於吸引起他的興趣,並且站了起來跟著我做:

雙手食指相接,這是小山
雙手比出勝利,再放到頭上,這是免子的耳朶
。。。。
雙手各伸出四根手指頭,然後橫著走,這是什麼?

他突然冒出一句:這是螃蟹,原來他也懂得一些詞句了,這個簡簡單單的遊戲,讓他開心得不得了,而身邊的阿媽再三的向我道謝,幫她解圍並上了親子教育寶貴的一課。

而影片中的手勢也可以讓不懂英文的人輕鬆學得一句英文,坊間有許多學習英文單字方法,有一種叫 右腦圖像學習記憶法,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搜尋一下,有些單字利用這種手法來學,令人覺得有趣又生動。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學了一個單字,有一次聚會時大夥談到人生規畫,就現學現賣:
當您中了樂透後,您最想做什麼?

答案不外是:出國旅遊、買房、不用上班了等。。。。

我就說:請以兩個字來總結。

眾人皆答:享受。

唯獨一位美女用英文答:贏九億!

語畢,她會心的大笑並說:
原來簽樂透如果 贏九億,就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

哈!這輩子想中九憶的人是鳳毛麟角,多麼不可能的事,因此想要就此好好享受人生,是多麼不務實的想法,還是脚踏實地好好的拼下去,才是正途,要不然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來個小確幸就滿足了,像我就遇上以下這件事:

以前上班的時候,有一個非常可愛帥氣的小朋友笑咪咪的說要送我:九萬。

他媽媽也笑著說:他對你特別好,所以堅持一定要送你喔!

原來他送給我的是一張玩具麻將的「九萬」牌,而為什麼他會特地送給我這個禮物呢?是有很深的意義在內的,您要不要來猜猜看呢?

https://www.facebook.com/bv5dm/videos/217787387018483/?notif_id=1627946158068512¬if_t=video_processed&ref=notif
早安

打疫苗前後家人將會有什麼互動情景出現?

當 AZ 疫苗開打,伴隨不幸過世或副作用的人增加時,一位朋友說:
那日旱上,太太要出門辦事兼會去打疫苗,突然交待【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已準備好身後要穿的衣服,就放在 XX處 】。

朋友感概的說:相處了幾十年,從沒想過這句話讓我幾乎掉下淚來,因為若真的不幸,夫妻將就此 天人永隔 ,可是又不敢叫她不要去打,因為不打又怕因此染疫,後果也是不敢想像,真的是很難取捨的兩難啊!

而共同現象就是要打的家人若是單獨一人在外,其餘家人都會特別叮嚀:
要先買好退燒藥、體溫計、清涼止渴的飲料、椰汁等....

再多的話都是窮擔心,只好交待:
打好後隨時發個圖,發個訊息,讓家人知道平安健康。

而最萬不得已的話,終究還是由住最近的家人說出口:
萬一有什麼不適,記得馬上打電話給我。

由此種種,可知那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一直讓家人的心相當的糾結和牽掛,而開打 莫德納 後,情況似乎有好轉一些,但換來一些打不到的親朋非常羨慕的問:
真的打到了,好好喔!

由此並非有些斷章取義的醫生或網紅批評國人有得打還 挑三揀四,試問這種家人關懷之情景,難道可以虛假得來,人命難道是外人可以用 嘴炮 來衡量和置喙嗎?

但以下訊息對某些人或許是好消息吧?

高端疫苗將登場 陳時中:規劃第6輪開放 8月下旬打得到
https://tw.news.yahoo.com/%E9%AB%98%E7%AB%AF%E7%96%AB%E8%8B%97%E5%B0%87%E7%99%BB%E5%A0%B4-%E9%99%B3%E6%99%82%E4%B8%AD%EF%BC%9A%E8%A6%8F%E5%8A%83%E7%AC%AC-6-%E8%BC%AA%E9%96%8B%E6%94%BE-8-%E6%9C%88%E4%B8%8B%E6%97%AC%E6%89%93%E5%BE%97%E5%88%B0-070114798.html

我們誠摯恭喜這些從頭到尾支持 所謂 國產疫苗 的愛國人士,您們表現的機會來了,就如本日分享相片【 我碗筷都準備好了】 ,既然如此的殷切熱情要捐出您們的手臂,就請踴躍的去打,為台灣在防疫歷史上寫下先驅和光榮的一頁,感恩您們的貢獻!



早安

本屆東京奧運在延期又一片抗議聲中,還是挺了下來,恭喜我國家隊得到史上最好成績:
總計2金4 銀6銅

但還是希望體育的歸體育,千萬不要再扯上政治色彩和因素,讓台灣體壇能在國際上持續發光發熱!

同學分享曾經發生在奧運上的事件:

---------------------------------------------------------------

奧運精神👍
光彩奪目的真運動精神

肯亞選手參賽跑步,距離終點只剩幾步,然而由於對標示牌困惑,他以為他已經完成了比賽。

西班牙選手跑在他身後,意識到了肯亞選手的不對勁,於是大喊著叫肯亞選手快跑。可是肯亞選手根本聽不懂西班牙語,所以待在原地沒動。

於是,西班牙選手直接推著肯亞選手跑,把肯亞選手推過終點線先贏得第一,自己再拿下第二。

記者訪問西班牙選手,問他為什麼要讓肯亞選手獲勝?不推他就可以拿金牌的。

西班牙選手回答:
我沒有讓他贏,他本來就贏了。這場勝利原本就是屬於他的。

記者再問:但若你不推他 ,你就贏了。

西班牙選手回問:
那我贏了之後會真的開心嗎?這枚獎牌的榮譽又算什麼?我媽會怎麼想呢?價值觀會世代傳遞的。我們大多數人都容易不自覺地利用別人的弱點,但是其實我們應該選擇幫助那些有弱點的人。

甚願如此優質素養所蘊含的高風亮節,也能光照大家。

----------------------------------------------------

記得曾聽過十二生肖由來之故事,所有動物莫不使出渾出解數,想在比賽中得勝,但聰明的老鼠就苦苦哀求,拜託 牛老大讓他搭順風車,但牛老大與 小老鼠約法三章,即是絕不能偷機取巧,誤了他想稱霸的願望,小鼠當然唯唯諾諾答應,並跳上牛角不用費力的奔往前程。

孰知終點在望,牛老大眼見就要奪魁,但小鼠竟然毀約,一舉由牛角躍下,衝破終點線拔得頭籌,牛老大只能委曲當第二了。

這種罔顧約定,言而無信的行為,實在令人不齒,但放眼現今社會卻層出不窮,只能說:利慾當下、良心道德都擺一邊了!

另同學還分享以下,則是企業最佳榜樣,更令人讚賞,我們就來好好欣賞了:

======================================

八十多歲的老太太賴斯,一個人住在美國紐約一條簡陋巷子的老宅子裏,她的丈夫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

或許是對逝去丈夫的思念,也或許是為了打發多餘的時光,二十多年裏,她養成了一個特別怪異的嗜好——一有空閒就翻出丈夫的遺物,或擦拭他的遺像,一遍又一遍。

這一折騰下來,就是大半天。

那天,正好是一個陰雨天,外面下著密密麻麻的小雨,賴斯坐不住了,又忙著去翻動丈夫的遺物,讓她惱火的是丈夫生前用過的一隻手套,被可惡的老鼠咬了一個大洞。

丈夫的遺物被老鼠咬了,祖上的遺物能逃過這一劫嗎?

出於擔心,賴斯又手忙腳亂地將祖上的遺物搬出來,查著查著,忽然從一本褪了色的厚書裏掉下一張紙。

賴斯拾起來一看,竟然是一張200年前的手寫存單,金額恰好是100美元。開戶行,是瑞士銀行某分行。

閑在家中也沒什麼事,賴斯就拿著這張「過期」存單去瑞士銀行某分行碰碰運氣,她對這張存單能否兌換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該分行的工作人員接到這張200年前的存單後,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老太太賴斯留下電話號碼和詳細的家庭住址。

第二天,瑞士銀行總行行長從總部巴塞爾坐飛機抵達美國紐約,並找到老太太賴斯的住所,親自將五十多萬美元利息款交到她的手中,還獎勵了她100萬美元。

原來,工作人員接到這筆業務後,馬上向分行行長作了彙報。

分行行長十分重視這件事,立即上報總行。總行馬上派專人核對存單上的帳號,在公司百年前的老賬中,真的查到了該筆存款的底賬。

總行行長說,這筆200年前100美元的存單,是該公司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前來兌換的存單中最老的一張。

對於瑞士銀行的做法,很多人表示不理解:200年前的一張存單,已經物是人非,這期間發生過多少變故,誰也說不清楚,隨便找上一個理由,都可以拒兌這張存單。

瑞士銀行的回答則是:「我們兌換的是對顧客的一個承諾,誠信才是瑞士銀行不倒的招牌!存在我們銀行,只要地球還在,您的錢就永遠不會丟失。」

這句承諾,連同這張200年前的手寫存單,被裝裱在瑞士銀行展館的大廳上,也刻在了每個瑞士銀行人的心裏。

========================================

今天是父親節,有人分享這一段影片,還真的令人有不同的感觸,原來爸爸辛苦的樣子,還能有另一種詮釋,值得令人深思。

https://www.facebook.com/bv5dm/videos/1232999437161890
早安

一位新加賴不久的朋友問我【為何好多天未見你發文】?

雖然喜歡打打寫寫是我的一種興趣和愛好,但最重要的是也要有親朋好友分享一些動人或好笑 的文章圖片等,能夠讓我觸景生情,也才能加以引用來寫出畫蛇添足的雜文。因此試想連 巧婦 都有 難為無米之炊 而嘆,何況我僅是一個凡夫俗子而已,因此若沒有人提供材料,我則連想要胡亂塗鴉也無能為力了!

話說人有時真的是禍福難料,相信有歷經 921 之夜的人,一定還記憶猶深吧?

當時第一時間,所有的報導都以台北松山 的東星大樓 為主要的目標,我聽了真的不敢置信,因為就在地震前幾年,有一次為了北上看榜單兼旅遊,就和家人入住過這棟建築內的旅館,而那一晚恰好發生了地震,雖然規模不大,但也令我們飽受驚嚇,最誇張的是床上方的水泥有些剝落,燈具若無電線繫住,就會直接掉下來砸到身體,再加上隔天我約略看過該大樓被改建後的情形,我即說:

這棟建築看起來不太保險,下次若再北上,千萬不要再住進這裡。

孰料發生在中部驚天動地的大地震竟把此大樓震塌,聞之我真的是滿滿的驚恐和感慨,我簡直無法想像自己的預感竟然成真!

而這場天災,也造成多少的家庭破碎,以下是一位朋友分享 馬任重老師 所寫的很哀淒很感人的故事,讀來真的令人一掬同情的眼淚。

而我周遭也有人分享另一個故事,女主人也是南投 921 的受災戶,全家也都不幸在地震中喪生,但她堅強的活下來,後來又遇到另一次的機緣,找到對的人,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這場地震也應該說算是她生命的轉捩點吧?

所以在萬念俱非下,懂得放下再追求新的人生,也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了!



*上課睡覺的女人***

◎馬任重 (板橋社區大學講師)

我搞不懂,有人「敢」在我的歌唱課上,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這是「我的」課也!

我是「名師」也!這真是過分!怎麼可以這樣!

這個四十出頭的女人在剛開學沒多久,就開始睡給我看,而且每次上課必睡。

於是乎我開始想些對策,阻止這麼荒謬的情形繼續下去。

再次上課時,我展現出氣質高尚的微笑,似有似無的說:「接下來,我請幾位同學出來唱唱剛教過的歌。」

然後女人自好夢中被我點名點叫醒,昏昏的站了起來,一臉惺忪,撥撩臉頰因汗水沾濕的微亂的頭髮,撥弄不掉的是趴睡桌面所擠壓出來隱約的暗紅痕跡,一種怪怪的紅色。

班上的同學訥訥的望向女人,場面頗不安的。

女人低著頭,用一種極微弱的音量,訕訕的說:「 老師,不好意思!」

我一時之間也不知該說些甚麼,雖然是有著這麼一點抓到現行犯的感覺,我心想,女人以後不會再睡了吧!

接下來的課,女人又來睡覺了。

我又回去思考「對付」女人睡覺的各種策略,其中包括臨時點名、說笑話、關愛的眼神、說靈異事件、要學生一個個出來獨唱。

可是女人依舊昏睡。

最後我還想了一個自己覺得不錯的「妙計」,讓學生做自我介紹,社區大學的學生來自社會的四面八方,認識這些不同領域的人,我覺得挺快樂有趣的。

我想,經過自述,這樣也許能對女人上課睡覺的行為多一些了解。

輪到女人自我介紹了,我注意的聽。

她說:「我不太會說話,請大家多多指教!」沒了,就這樣。

我依然沒有得到任何的線索及答案。

一學期的課,女人就這麼昏睡而過。

我心裡想:「一定是她不喜歡唱歌,或者別的班名額已滿,所以她才「淪落」到我的班上,下學期應該就看不到她了吧!」

第二學期,女人又報名了,又在課堂中呼呼睡去。

我那魔羯座打破沙鍋個性,決定私下找她好好談談。

纖細的身軀,低垂著頭,女人羞赧說:「真的很抱歉,我太累了,所以上課經常忍不住睡著,請不要生氣!」

一時之間,我好像也沒有立場不高興,這些社區大學的學生白天都有工作,晚上還願意抽時間學習,真的不容易。

女人不再多說,我也暫時收起我的好奇心,就讓她繼續睡吧!這一睡又是一學期。

第三學期報名前,女人問我說:「您還願意教導我嗎?真是不好意思,我常常撐不住而睡 著,希望沒有打擾到你教課的情緒。」

我笑著說:「沒關係!那沒什麼!」可是心中卻為女人上課睡覺的行為思索著種種合理的解釋。

女人又再次參加了我的歌唱班。

不同的是,雖然女人依舊昏睡,但是她似乎願意多透露一些訊息。

七點的課女人會提早半個鐘頭到,而且會貼心的替我帶來晚餐。

為了解開她的怪異行為,我吃著女人所帶來的晚餐,一邊小心翼翼卻又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詢問著關於她的狀況。

但是她總是避重就輕,所有的答案都是一聲聲的長嘆,無法舒展的眉宇之間好像埋葬了垂死邊緣的掙扎,看了讓人心酸。

女人看著夕陽餘暉問我說:「一到黃昏心就慌,你了解嗎?」我埋頭的吃著晚餐,似懂非懂!心理想著,為甚麼今天夕陽的顏色那麼詭異。

在一個下著雨的寒冷傍晚,女人搭著我的便車說要去榮總看病,這次我沒開口問她任何事,也許是能承受的壓力已經到了燃點吧!

女人眼睛無神看著雨刷,從板橋到天母的路途上,隨著滴滴答答的雨聲,平靜而緩緩的說出了她的故事:

女人幽幽卻又沉重的帶我回到1999年的921,在天崩地裂一瞬間,「博士的家」震碎成了一堆廢土,浩劫中女人奇蹟似的獲救,在沙塵石塊的層層覆蓋下,重見家人是支撐女人唯一生還的理由。

她跌跌撞撞在廢墟來回尋找,試圖用受傷的手扳開層層的瓦礫,雙眼無神祈禱著奇蹟也會降臨在生命與共的三個人身上,孱弱的身體無法再負擔無止無休盲目的挖掘。

女人還是不放棄,繼續悽厲呼叫著他們的名字。

黑夜降臨,其他受難者的哀嚎回應了她對家 人的聲聲呼喚!

最後,女人雙腿發軟,倒了下來,於是「天人永別」的枷鎖自此緊緊的箍著她。

女人美滿的家庭被撕裂成一面面的招魂幡,淒慘的三面白旗上是她的先生、兒子、女兒,所殘存的是破碎的冰冷身軀。

在香煙嫋嬝中凝視著牌位,她是個被詛咒的遊魂,孤單的在世間來回飄蕩著,沒有目的地,無法輪迴。

女人用平淡的聲調說:「我想自殺,這是最好的解脫方式。

有一次上課時,你要大家自我介紹。你知道嗎?

我幾乎當場崩潰,每個同學都可以聊聊他們美滿的家庭,我呢?要我說甚麼呢?我要如何告訴別人我的遭遇呢?

事發的當時還有人說,是我帶煞才會剋死了我的丈夫及一對兒女。

剛開始的日子,我幾乎夜夜無法入眠,兩眼一閉就看到他們,感覺好真實,彷彿又回到從前,隨著夢醒卻是更錐心的痛,痛到發狂,痛到無法呼吸。

最近我開始接受心理輔導,固定去榮總接受『憂鬱症』的治療。

雖然事情過了六年,雖然我也服用大量的安眠藥,雖然,我到現在還是懼怕夢醒的現實。

有一天上課時,突然間懼怕的感覺不見了,或許因為有許多人圍繞在我周圍吧!我發覺我可以安心的睡覺,那種感覺好好,我幾乎都忘記了我也曾經擁有這樣的感覺。

我很喜歡上你的課,可是你懂我的意思嗎?

我如果睡著了,老師,請你不要叫醒我,讓我繼續睡吧!

「 我真的好累!」女人喃喃的說。

我將車上的音樂關掉,點點頭表示答應。

雨還是滴滴答答的下著,落在車頂上發出輕輕的節奏,好吵也好安靜。

我目送著女人下車,雨刷來回的跑,似乎要將她從我視線上擦拭掉。

可是不僅擦拭不去,反而更清楚。我發呆似的注視著她無助的背影遠去。

老天啊!一個身軀要載這許多愁呀!

我惆悵想著女人在被我叫醒時,因趴睡桌面所擠壓出來的暗紅痕跡,那種怪怪的紅色在我腦中混亂交織成一幅不安的潑墨,不斷的暈染開來。

女人看著餘暉問我說:「一到黃昏心就慌,你了解嗎?」化成了陣陣的回音,如潮水般襲向我的耳膜,越變越大聲。

一到黃昏心就慌,你了解嗎?

一到黃昏心就慌,你了解嗎?

PS.

旅歐聲樂家馬任重,目前在台北縣板橋社區大學兼任講師;教導聲樂、歌唱等課程,近來他在自己的部落格;發表一篇文章「上課睡覺的女人」,內容在網路上被一再轉載,引發 熱烈討論,原來背後有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故事女主角蔡麗香是921大地震受災戶,原先住在新莊市「博士的家」社區,一夕之間面臨摯愛的先生;一雙兒女驟逝的悲慘際遇,曾有好幾年她無法安睡!直到在馬任重的音樂課中,她開始能安然入睡;也因音樂的治療效果,讓蔡麗香重拾對人生的希望。

每一個人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如果可以,還是要多一點寬容吧!
  • 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