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3p wrote:以前唱片業的那場浩劫現在出版業在重演而已 聽音樂的人多,看書的人少,實體唱片被MP3和網路取代,但是音樂依然遍地流行著,一樣有許多人作詞作曲演唱.出版業也是一樣,受影響的只有印刷廠和實體書店.這就好比相館倒光了,相機沒落了,但是人人隨時隨地都在拍照.........
網路資源盛行,導致實體資源式微.實體薪資停滯數十年,導致許多人更不想去消費除此之外 , 後來變成凡是網路能找到,或者能替代的,就不一定願意花錢去消費所以網路社會 ,消費優先權順序首要一定是一台好手機,電視,電腦,...(載具).其他後續有閒錢時 再來考慮是否額外付費.但這些好的手機.電視.電腦... 就已經用掉消費者大多數的消費額度了,自然就降低額外的開銷
cckm wrote:聽音樂的人多,看書的...(恕刪) 那是你只看到前半部,沒看到後半部!1.流傳的都是舊作品,都是以前的東西,講白話就是占別人的便宜!2.新作很少的原因...沒有合適的付費機制,實質投入的創作者都死光了!3.因為賺不到錢,近代音樂幾乎都是因陋就簡,粗製濫造,簡單重複的東西!現在多數人的影視跟音樂~~九成都是免費到處找來(下來)的!就是因為大家都只靠水管跟網路流通當然是有了...但沒錢做驅動,就不會有人投入!就不會出現人才~現在一年有幾位歌手出道?一年市場上出幾張專輯?連電視台都不開綜藝節目了~所以現在都只流行各種短,平,快的東西!我認識很多幕前幕後的同業跟大老,都離開本業了現在就是一直沒有一個合理公平的機制沒錢賺!就沒人才!~就這麼簡單~
推車老漢 wrote:樓上講的機制 公共借閱權補貼 出版定價…等 前幾年有人曾提過強制定價,目地是為了幫助獨立書店,尤其是小型書店,但是卻忽略了小型書店也要用折扣才能和連鎖書店競爭,連鎖書店大多書籍價格就是官價.強制官價只會讓小型獨立書店倒得更快.........
aligu1869 wrote:所以現在都只流行各種短,平,快的東西! 這是時代趨勢,現代人生活模式,韓國流行文化就是這調調,席捲全台,擋也擋不住.早期有深度的作品,只怕新一代也聽不下去...........
TW5269 wrote:圖書館免費借書,對出版社很傷,建議改成公用閱讀版,建立補貼機制。或是,出版日期間隔一年後,再上架公用圖書館。 圖書館書不多,一次借一人一個月,新書還熱其實很難借到,真的想看還是會買。大部分還是借舊書我是贊成有借閱,政府就補貼一點錢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