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為偏遠地區的孩童請命


ssmmss wrote:
沒人的地方就要讓它滅...(恕刪)


哀哀哀哀哀哀哀哀哀........
你贏
然後呢
以嘉義縣全國第一老化縣市
全縣有一半的國小是各位口中的小校
如各位所有砍掉一半的小校
這些小孩從小就要為了讀小學奔波
中輟的比例會不會提升呢?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會不會減少呢?
反正偏遠弱勢的小孩就是賤民,就是要比都會區的小孩辛苦就對了。
為什麼不是都會區的小孩坐校車到山上學校就讀增加學校學生人數呢?
都會區小孩到山上讀書都會區學校每一班的人數會下降教學品質會提升
山上小學增加人數增加學習刺激對山上小孩也很好
為什麼各位不強制要求都會區小孩坐校車到山上就讀呢?
以小學來說
其實現在裁併校沒那麼容易了
只要還有一個學生在 就不會裁併校
少數學生的學校 也會慢慢走向"實驗小學"的規劃
特殊的教學 特色課程
這也是吸引都市孩子前往偏遠地區就讀的一種方式


許多老師轉調偏遠地區
未必全數充滿教學熱忱....
累積積分足夠了就調至市區大校服務
偏遠地區孩童的受教權確實是很弱勢
enhrulee wrote:
這些小孩從小就要為了讀小學奔波
中輟的比例會不會提升呢?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會不會減少呢?
反正偏遠弱勢的小孩就是賤民,就是要比都會區的小孩辛苦就對了。
為什麼不是都會區的小孩坐校車到山上學校就讀增加學校學生人數呢?...(恕刪)

奔波? 樓主都說了,用校車專車接送,舒舒服服得坐車上奔波甚麼? 每天連那一點坐校車的時間都花不起? 這些學生的時間這麼寶貴,一秒是幾十萬上下啊? 和家人相處時間減少? 真這麼有空陪小孩的話就親自送他上課了。
為什麼不是都會區的小孩坐校車到山上學校就讀增加學校學生人數? 成本考量啊,你是每天接送一二十個學生成本比較低還是每天接送一兩千個學生成本比較低? 而且也不是要偏鄉學生到都市去上課,只是把幾個偏鄉集合起來,人數夠了就開間學校。就算是都市,因為人口老化,少子化,併校,廢校也時有所聞啊。
都市人跑去山裡的學校,或是去外縣市讀書也是有的,不要以為都市人就通通在家裡隔壁的學校上課。

jobba wrote:
我加寫在板文的後段...(恕刪)


好像有道理

裁掉一個學校可以養很多校車跟司機

集中教育資源才是有效的運用

要不要去寫那個什麼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
教育不是浪漫的事,

受教育是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是嗎?

偏鄉的小孩,同年級,班上只有一個小孩或二個小孩比比皆是.

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也是同等重要,

現在偏鄉的交通其實很方便又少紅綠燈.

20公里內的距離,30分鐘內就能到達.

坐校車去上學很難嗎?

歐美的小學生不是都坐校車上學嗎?

現在偏鄉的出生嬰兒,一個鄉鎮,一年就只有40個到60個,

要十幾個小學是要做甚麼?



我以前也是跟樓主一樣,
用經濟規模去看這些偏鄉小校怎麼不廢校?
直到五六年前, 利用假日的時間帶著小朋友去蒐集新竹縣的所有國小
才慢慢了解一間小學在偏鄉部落的重要性.

真正的偏鄉小學, 教職員幾乎都會住校(不管這些教職員是不是想轉調離開),
有些學校還有學生宿舍,
這些都提供部落一些工作機會.
校園也是偏鄉住民重要的公共空間,

最重要的, 學校是一個提供偏鄉與外界交流的一個管道
這不是光有資訊電腦設施方便上網就可以做到的.
如果不懂我在說甚麼的, 可以搜尋一下 丹尼爾之路 看看相關的文章.


一旦滅校滅班, 那個村莊部落慢慢等著凋零,
如果當地又沒有工作機會的話!

前面有人說用 : 校車專車接送,舒舒服服得坐車上奔波甚麼
嗯, 現在有google map很方便.
你可以想像每天從 新竹縣新光國小斯馬庫斯分班 搭車到 新竹縣新光小學
遇上惡劣天氣的情況嗎?

有機會去真正偏鄉的學校走一趟吧.
別用鍵盤看世界!
jobba wrote:
偏遠地區的孩童的教...(恕刪)

我住的這裏在N年前就三所國小整併成一間了
被整併地區的學童都搭接送專車
少子化是最大因素之外
現在年輕人不肯務農 所以都外出上班也有影響
加上現在人人有車
很多都在市區周邊買房 然後再開車來務農
如此 惡性循環下
很多小村落只剩下老人跟貓狗了....

至於有人提到鄉下地方工作機會少
我覺得很大因素在個人的作為
一樣做檳榔 種木瓜果樹等等的....
年收入數百萬的也不在少數

White bear wrote:
奔波? 樓主都說了...(恕刪)


我的上一則回文開頭就是「哀哀哀哀哀....」
因為我知道我只能表達我的看法而已
是無法說服別人的
所以這位朋友就無須理會我的回文
你贏就對了....就經濟的角度,你的道理完全正確

Orion wrote:
我以前也是跟樓主一樣...(恕刪)


我是以孩童的利益來看孩童的教育,

以地方會沒落為理由,把偏鄉孩童綁在偏鄉,所以不廢校,

對偏鄉的孩童不公平.

我認為應該鼓勵孩童走入社會的脈動,

如果還是把偏鄉的利益去規劃孩童的教育,

造成偏鄉的孩童長大後,只能在偏鄉修馬路,修邊坡,當山青背工協作,

是極不公平的事.


jobba wrote:
我是以孩童的利益來看孩童的教育,


如果你所謂的孩童的利益指的是"多元的師資與同儕學習刺激"
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話, 那我想也沒有必要再討論下去了.

我個人的想法是師資與同儕固然重要,
但政府還是需要提供一個安全的求學環境,
尤其是自主能力還不夠的小學生


以您的角度, 似乎認為台灣的公路交通都很便利,
拜託請實際跑一下真正的山地小學, 再想想讓你的小朋友每天上下學奔波你願不願意再來說嘴好嗎?

別的不說, 新竹縣的司馬庫斯分班 到 新光國小這段你開車開看看
喔對了, 新竹尖石後山的國小幾乎都是全校學生不滿50人, 乾脆都廢了,
全部每天搭小巴專車走山路到前山來上學, 時間少的單趟大概1hr, 多的話大概2hr, 山路喔
遇上颱風大雨地震, 輕的話山路落石中斷, 影響學生的受教權
重的話, 一顆落石砸中載滿學生的專車, 整村未來的希望就毀了.....
擔得起嗎??????????


在01潛水很久, 原本不太想回樓主你這篇的
剛好前幾天找到這半年前的新聞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2923203
所以才會跳出來回文.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