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ioiaa888 wrote:閱讀是一字一句的反覆...(恕刪) 您也寫的很有內容讚一個其實看書.閱讀跟讀書.念書真的不太一樣不是要去應付什麼而是要去感受"什麼"能真心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那是最可貴的如果還沒有到達那種視野高度潛移默化自己的組織能力.文筆寫作技巧也是不錯的
我看書原則上只看小說,非小說類的很少會願意去看.反正現在的書這麼多,十輩子都讀不完.偏看一類的書.....也還是看不完啦!我覺得重複看書其實有必要性.小六時我就讀完了高陽的"胡雪巖"(家裡沒什麼適合小朋友的書可看了,就去翻爸媽的,反正這些字我都看的懂嘛.....).看完了,嗯.但到大一些時再去看"胡雪巖"就又有了不同的體認.更大時再去看體會又不一樣.那時我的感覺反而是自己長進了,成長了.哈!高中時看完了高陽的"慈禧全傳",大學時又重看,工作後又再看.真的,每次的感覺都不一樣,讓我感覺自己不只是馬齒徒長啊......
閱讀真的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可以完全的沉浸在文字裡,不用擔心其他的打擾閱讀在我心裡也含有隱私的成份我閱讀時並不會刻意把裡頭有意思的話寫下來或什麼可能覺得太刻意,反而讓我感到不自在當然,這是因人而異的事在生活中,我也不太會把書裡的話帶在談吐間也許是沒有適當的場合,畢竟朋友同事聊天三不五時吐一句好像也怪怪的但是我相信書本文字裡的氛圍,作者的筆觸和文字裡的個性都會深深影響一個閱讀的人其實我覺得寫日記或是寫網誌的方式挺不錯的當你閱讀完一本書,或者你正在閱讀一本書讓你很有感覺時可以寫篇文章,表達文字帶給你的感動閱讀帶來的感動絕對不會僅只於文字上的多少一定在你的生命中有著類似的經驗,有什麼感覺是聯繫上的將那些都記錄下來,我覺得那會比只寫下一段書裡的文字更有意義每一本書不會只有一個重點,或者應該說每個人看同一本書不見得都體會同一件事記錄自己的感覺,會更透徹的感覺文字也更認識自己純粹的經驗分享 :)
我會把我覺得好的或有趣的句子記下來,一方面是覺得這些句子很有趣,另一方面是覺得未來也許會用到(?)至於日常生活中會不會用到,我覺得要看情況,前面有人提到內化的概念我還同意的,而這種內化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澱,如果之後寫東西或是講話時突然想到或用上的話,其實會還蠻開心的。至於書會不會看兩次,嗯,我不會從頭看,但我會複習一下這本書中我覺得好看的幾個章節,想到的時後還是會拿起來翻一下。另外,我以前都會把句子記在手機的記事本中(因為很懶的手寫,加上本子亂放很容易不見),打錯字也很常發生(雖然也看得懂),最近用了Kindle之後,覺得他有個highlight的功能蠻不錯的,會自動儲存書本中你highlight過的句子。另外,我最近也在嘗試寫一些讀後筆記,把自己的感覺化作文字,會像是再重新review了這個故事一樣,過了一陣子再看,又會有不同感受。不過我看得都是比較偏故事性或文學性的書,比較知識性的書我好像沒作過筆記…哈哈 XD
你好我之前也會這樣做耶. 但這樣做.偶爾可以拿出來看一看 翻閱一下. 提醒一下自己.像是書真的太多了.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也不同.說要真的全部看完.不太可能. 像之前楊絳有本書-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這本書前面我很喜歡.本來要抄的.不過真的耗費時間.我乾脆就用印的. (書是圖書館借的)印我覺得對我人生上或是思想上有啟蒙~像是李敖.他自己是說.看一本書.看到自己想要的部分.他都用剪刀剪下來.然後整理成冊 .沒有時間影印.手寫真的太累 @.@ " (如果是那種文章類型的) .像是一句話或是一段話.那個就用手寫還好.你說用到自己的談吐上. 我覺得那種是自然而然的.因為內心的想法改變了.自然說話的方式和想法也會更著變化一個不錯的網站 用聽的看看他怎麼說 我自己覺得挺有意思的(李大師碎碎念 有點長.想睡覺先暫時別聽囉 ^﹏^)看書的竅門 ⊙o⊙http://www.youtube.com/watch?v=x4k-cRCRG_0
小弟看法是看書=>小說雜誌報紙漫畫之類的看過就算了沒有購買的價值閱讀=>能增加知識跟學問的書能買能重複閱讀的書沒必要特別去記內容句子看完能了解每章節的主旨就夠了所有章節主旨皆明白這本書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就出來了不用刻意記也知道這本書是說啥的將來遇到問題就變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