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享這則好消息:
郭董買BNT 指揮中心附條件同意
https://tw.news.yahoo.com/%E9%83%AD%E8%91%A3%E8%B2%B7bnt-%E6%8C%87%E6%8F%AE%E4%B8%AD%E5%BF%83%E9%99%84%E6%A2%9D%E4%BB%B6%E5%90%8C%E6%84%8F-201000215.html
郭台銘做夢都在喊的BNT疫苗 指揮中心終於同意專案進口
https://tw.news.yahoo.com/%E9%83%AD%E5%8F%B0%E9%8A%98%E5%81%9A%E5%A4%A2%E9%83%BD%E5%9C%A8%E5%96%8A%E7%9A%84bnt%E7%96%AB%E8%8B%97-%E6%8C%87%E6%8F%AE%E4%B8%AD%E5%BF%83%E7%B5%82%E6%96%BC%E5%90%8C%E6%84%8F%E5%B0%88%E6%A1%88%E9%80%B2%E5%8F%A3-083300389.html
我們樂觀其成,也期待疫苗很快可以引進,解決台灣缺疫苗之燃眉之急。
再來分享在這波疫情影響下,一些服務業如何因應,努力想要走出這段陰霾的過程,我擷取部份如下:
5月中疫情急速升溫,全台進入三級警戒,服務業陷入生死交戰。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調查,高達7成4的連鎖門市幾乎停業、或是完全停業。
尤其,需要實體空間服務的健身房、動物園、Spa、夜店、計程車等業者,成為疫情下的最大苦主,不少人業績幾乎掛零,恐引發倒閉危機。
面對這漫漫長夜,服務業是如何在絕境中求生?
我們遍訪數十家服務業者發現,不少人在現階段竟然不是忙著救業績,而是先拚員工和消費者的心占率,更延伸 3種 方法。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第一、重新配置人力,安撫員工的心。
第二、商家組團結盟,理解消費者的需求。
第三、直播影片,創造員工與消費者的連結。
隨著疫情延燒,這場服務業的生死戰,仍在持續上演中。不過在過程中,卻也讓我們看見,服務業絕境中求生的生命力與韌性,這份精神,將帶領業者走過黑夜、迎向光明。
業績近掛零卻忙著救員工和客戶 大車隊外送、動物園每天直播
https://udn.com/news/story/6837/5523386
再來介紹日本利用有限的人力,快速的接種疫苗方法:
「宇美町式」接種法
https://youtu.be/zAEnE_WO8g0
日本福岡縣宇美町為了加快疫苗施打作業,獨創出讓施打效率提高8倍的「宇美町方式」。全程由一位醫師負責,接種者坐在體育館內保持安全距離的座椅上,再由坐著旋轉滑輪椅的醫師迅速施打,一旁工作人員隨時補充針筒、酒精、疫苗,打完就立刻換下一人,相當流暢。
日本當地採用「宇美方式」後,一個月的時間就有25%的長者完成接種,引起日本網友熱議,其他地方政府也開始效仿!
註:其實影片介紹中,這句【參考TOYOTA汽車流水線生產方式】,我覺得有必要追根溯源,讓大家明白整個工業邁進的脈絡。
最先採用 汽車流水線生產方式的廠商 應是 美國福特汽車,但這種方式並非福特公司所創,其實是參考美國某肉商之作業方式而逆向思考發展出來的。
以上乃多年前看過 國家地理雜誌頻道 介紹所得悉之知識,為了怕引述錯誤,我找到以下網頁予以佐證:
http://santuslin.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5.html
其中最重要的部份,我擷錄出來!
-------------------------------------------------
改革創新最困難的就是「知難」:認知有難。因為我們的認知被傳統的知識、經驗綁架,繞來繞去,都繞不出原來的框架。此時,最需要的是「行異」,嘗試做點不一樣的改變(Do something new),例如去旅行、去參觀非相關產業等等,可能因為接觸到全新的刺激,就會激發出全新的想法。就像福特公司去參觀屠宰場,啟發了全新流水線生產方式的想法。
你的工作遇到「知難」了嗎?沒關係,重要的是你「行異」了嗎?
------------------------------------------------
說到想要創新中的【研發創造】,其實在走的就一條全新未知的路,因為有些跟本毫無前例可循,甚至是一條冒險孤單的路,唯有堅持做對的事,和永不放棄的理念,才可能成功的。

早安
今天分享的這張相片看來覺得怎樣?
但貼文的主人有點無奈的寫道:
都已經玩到不知要玩什麼了?
是的,我可以想像,這家父母想必已經絞盡腦汁,也不知要如何變出什麼新花樣,才能讓小朋友能夠宅在家玩,但因每天都是給固定的花樣,小朋友想必也玩膩了,所以他們正在苦惱要如何因應呢!
其實有時人還真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因為有網友看了這張相片的回應,還真的是一絕:
是不是可以把浴缸借我。
其實就算主人有意出借,也應該要考量:
自己家是否有地方擺上這個大浴缸呢?
這讓我想起一個笑話:
某共黨國家因為天災人禍,真正應驗這首詩的情境: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批
南北
在缺衣少食無東西的情況下,當地父母官急電中央:
請寄些糧食來。
結果中央回電:
束緊褲帶。
地方再回電:
請寄褲帶來。
誠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時連褲帶都沒有,又何來束緊褲帶之舉呢?
有關疫苗之急,今天看到這則新聞,終於化暗為明,為很多有為之年青人解套,肯定是一條好消息:
到國外打新冠肺炎疫苗 陳時中:疫苗是權益不禁止
https://tw.news.yahoo.com/%E5%88%B0%E5%9C%8B%E5%A4%96%E6%89%93%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7%96%AB%E8%8B%97-%E9%99%B3%E6%99%82%E4%B8%AD%EF%BC%9A%E7%96%AB%E8%8B%97%E6%98%AF%E6%AC%8A%E7%9B%8A%E4%B8%8D%E7%A6%81%E6%AD%A2-090831826.html
本來皆稱 五月五 為 端午佳節,但今年真的很不一樣,真的是 應了這句:
【粽盼親離,保持距離】
為了安全起見,許多家庭只有忍痛叫親人 今天不回家,但有更多的人,將面臨:
【可能是人生最後的一次端午節】
想到這,只能期待 國外救命疫苗趕快進來,解救 水深火熱 的同胞們了!
午後,有親友傳來其全家在老家的三合院,搬來了各式浴缸和大小臉盆,架起大大的花洋傘,然後在人口處綁起網子,這就是一個小小隔離的世界,但卻是一個歡樂的悠然仙境,看著看著,我回覆如下:
好好喔!有一大片的地方可以玩,又有網子可以隔離,不像都市人,到底要躱在那防疫?真的太羨慕了!
值此非常時期,是不是令人特別愛上這種鄉居情趣呢?
註:農田收割後,還會收到他們全家在田裡焢窰之分享,我只能說:
鄉居樂無窮
歡笑一籮筐
焢窰兼玩水
避疫好所在

like5dm wrote:
鄉居樂無窮
歡笑一籮筐
焢窰兼玩水
避疫好所在
之前我也寫過一篇文章.參考如下:
考慮回歸簡樸生活?
在疫情加溫下.我們應該思考.回歸以前農業社會的簡樸生活
不應該還再想要.花天酒地.四處遊玩.帶來不可知的病毒傳染.
各行各業也應該要慎重的來思考.生意可以暫時休業一陣子.
乘此機會之下.回歸早年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模式.度過難關.
至於愛玩.四處逛街的習慣.也必需要收斂下來.徹底來做出改變.
農村生活.可以勞其筋骨.農場環境空曠.空氣清新.有益身體健康.
更要重新反思.工商社會.群聚一塊的熱鬧與繁華.可也是如過眼雲煙.
一陣喧嘩過後.回到家中.也是會寂靜無聊.回到單調生活.也沒什麼不好.
之前也是有不少高學歷的年輕人.回到自己故鄉.接下上一代的農業經營.
這再一次來過鄉居生活.也是覺得十分甲意.快樂地過十分充實的日子耶!
等疫情過後.也許需要經過許多年.我們大家可以再來考慮重新出發吧 !
[初稿].2021/5/16.
今天的好消息就是 【未上市就轟動】這幾個關鍵字,請大家猜猜是什麼?
那這個產品鐵定會賣爆,並且賺死了,真的是可喜可賀!
國產疫苗未通過 EUA 就夯爆? 陳時中透露「很多國家投入很大的關心」
https://tw.news.yahoo.com/%E5%9C%8B%E7%94%A2%E7%96%AB%E8%8B%97%E6%9C%AA%E9%80%9A%E9%81%8Eeua%E5%B0%B1%E5%A4%AF%E7%88%86-%E9%99%B3%E6%99%82%E4%B8%AD%E9%80%8F%E9%9C%B2-%E5%BE%88%E5%A4%9A%E5%9C%8B%E5%AE%B6%E6%8A%95%E5%85%A5%E5%BE%88%E5%A4%A7%E7%9A%84%E9%97%9C%E5%BF%83-075400697.html
本著分享好消息和笑話的前提,今天分享的笑話是:
很久很久以前上班時,隔壁就是一家賣外省麵點的店,老闆每天親自坐鎮店內,對來往客人莫不親切大聲招呼,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店內桌上有一個很大的玻璃瓶,裡面放的是泡菜,老闆還定下店規,凡點泡菜之金額即視同小費,並在客人結帳後,把客人之小費(若是有的話)及泡菜之錢另外取出再丟入瓶旁之小碗內,收店關門後再由員工共享之!
於是店員在招呼客人點菜時,莫不用三寸不爛之舌,鼓吹客人一定要點泡菜,看久了、聽久了,我也學得幾句:
我們的泡菜絕對鮮脆可口,搭配麵食和水餃等,皆是上上之選,要不要來一盤。
所以想當然耳,店員們每天都有可觀的小費收入了!
有一次,來了一位客人,在結帳時,餐費是九塊五毛錢,他拿出一張十元鈔票,並對店員說:
找五毛錢太麻煩了,就不用找了!
於是店員高喊:
小費五毛錢。
頓時全店店員皆群起呼應大喊:
謝謝。
孰料此舉引起那位客戶不悅,就回頭要回五毛錢,那位店員隨即又高喊:
又收回去了!
坦白說,要是我也會認為這樣的舉止實在有點羞辱人,人家怕你找零困難,好心體貼,你要感謝可以,但真的不必把 這視同隱私的 【小費數目】 嗆出來!
(個人以為有人要給小費,應是一種出於感謝你的服務,給得多或給得少,是他的誠心,應視為商業機密,有必要在大庭廣眾下嚷出來嗎?)
這個真實上演的人生劇本,始終令我永生難忘!
人生旅程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請看本日相片中的小朋友,為了防疫雖然相當配合的戴了口罩,但阻擋不住他想往外跑的童心,只是太陽公公在他臉上留下無情的烙印是不是很令人憐惜啊!
談到店員推銷 泡菜 的台詞和舉動,讓我再翻出這段感人的故事,雖然文長,但絕對值得一再 【安可】,如果看完會流眼淚的,請不要怪我:
好文分享《是豆腐也是人情》
公司對面新餐館開張,中午幾個同事約在一起,過去吃午飯。
進門,一個女孩笑意盈盈地迎上前來,領我們入座。
女孩穿藍色碎花上衣,藍布褲,闊闊的褲腳,黑布鞋,藍頭巾,是店裡的特色店服,和她神情中那幾分鄉村女孩特有的羞澀很相襯。
十八九歲的樣子,聲音乾淨甜美,笑容真誠飽滿。
菜單遞過來,我們湊在一起翻看,有同事問,小妹,有啥好吃的,推荐一下。
女孩抿抿唇,報了三兩樣特色菜,然後說,我們店的蘸汁豆腐不錯的,豆腐嫩味道純又有營養,女孩子吃了可以美容,還不長胖……點一份吧。不像介紹其他菜品,一份蘸汁豆腐,她用了好多詞來形容,口氣也有點迫不及待。
是招牌菜嗎?我抬頭問她。她的臉忽然有點兒紅了,搖頭,小聲說,不是的,不過……聲音又急促起來,不騙大家,真的很好吃,可以嚐一嚐啊!
我們都笑起來,菜單上,一份蘸汁豆腐不過6塊錢,實在不是太值得去推薦,就要了一份。
菜陸續上來,包括那盤豆腐,嚐了一口,味道的確不錯,不似市場上賣的豆腐那樣水,顏色好看,味道也純,像小時候吃過的那種老豆腐,蘸的調味汁是韭花,也像自己家裡做的,味道很純正。女孩沒有撒謊,這道蘸汁豆腐雖不是店中招牌菜,但的確可口。
這時鄰座來了其他顧客,女孩去招呼他們,聽到又向他們推薦蘸汁豆腐。
以後,我們常常來這家飯館吃午餐,女孩已認得我們,不再刻意推薦,但總要試探著問上一句,還要蘸汁豆腐嗎?問完了,臉依然會微微泛紅。偶爾會拒絕,但大多時候,會要上一份,這樣一道菜,花不了幾個錢。也常常聽到她對新顧客介紹這道菜,用詞越發豐富,說起來越發流暢,只是不知什麼原因讓她這麼賣力地推薦?
那天有同事過生日,我們要了個小單間,沒想到服務的還是她。她說有個負責包間的女孩請假了,她來替。因為有熱鬧事,我們破例要了貴一些的菜,點完菜她沒馬上出去,忽然抬起頭小聲問,今天不要蘸汁豆腐了嗎?
我們先愣了一下,然後都笑起來,成心要逗逗她,我問,為什麼總介紹那道菜?是不是賣多了,你能拿提成啊?她的臉登時紅起來,不是以往那種羞澀的紅,而是著急地漲紅了,慌忙地擺著手,不,不是的,不是那樣的……那為什麼呢?同事說,你要不說原因,以後我們再也不吃蘸汁豆腐了。
女孩的唇又抿起來,低著頭,沉吟一小會兒,小聲說,我說了,你們不要說出去。得到我們的保證後,她才說,這些豆腐是我爸做的,韭花是我媽做的。我來城裡打工,他們不放心,也來了,在城裡租了間小房子做我們家鄉的豆腐和韭花。我來飯店上班,店裡管食宿,爸把做好的豆腐送到這裡來,這樣,他們每天都能來看看我。開始老闆不想要,爸求了半天,老闆才答應賣一段時間看看,如果賣得好,就一直要,不好就算了……老闆不知道我是他女兒……
窄小的空間,只有女孩細細的聲音,在講述一個關於愛與生存的溫暖畫面。一個滄桑的男人,在城市的某個角落,和妻子一起,每天泡豆子、磨豆腐、做韭花,然後大清早蹬著三輪車趕到這家餐館,而他們心愛的女兒不管睡得多晚,也總會早早起來,裝作無意碰到,幫著把豆腐抬到後廚。
沒有人時,母親會飛快地取出一些小點心、水果,或者換洗的衣服,塞到女孩手裡。而隔一段時間,女孩會塞給母親一些她打工賺來的錢。那些錢,他們要攢起來,在家鄉蓋棟新房子,母親還會留一些,做女孩的嫁妝。
女孩不再說話,怯怯地看著我們。好半天,竟然沒人說話,最後還是過生日的小何打破沉默,說,今天我生日,請大家每人吃一份蘸汁豆腐。女孩詫異地看著她,慌忙擺手,別別,姐姐,豆腐吃多了會膩的。
小妹,我們愛吃。小何說,真的愛吃。我們跟著附和。然後催她,快寫上啊,一人一份。女孩站在那裡,看著我們,眼淚忽然掉了下來。她邊擦邊不好意思地笑,擦完眼淚,拿著單子跑了出去。
從那以後,每次去吃飯,不管能不能遇到那個女孩,我們都會主動點一份蘸汁豆腐,並告訴所有相熟的人,如果去我們單位對面的家常菜館吃飯,請一定要點一份蘸汁豆腐。
因為那盤豆腐裡,裝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在外國停打,但我們迫於無更安全的進口疫苗可打情況下,只好搶打 AZ 疫苗了 ,但驚傳出長者不幸亡故新聞時,這則應是本日最大之好消息:
購買BNT疫苗有進展?郭台銘深夜發3點聲明:充滿希望
https://tw.news.yahoo.com/%E8%B3%BC%E8%B2%B7bnt%E7%96%AB%E8%8B%97%E6%9C%89%E9%80%B2%E5%B1%95-%E9%83%AD%E5%8F%B0%E9%8A%98%E6%B7%B1%E5%A4%9C%E7%99%BC3%E9%BB%9E%E8%81%B2%E6%98%8E-%E5%85%85%E6%BB%BF%E5%B8%8C%E6%9C%9B-214500164.html
再來分享這則:
基隆男公主抱爺爺打疫苗 暖回:該盡的義務
https://tw.news.yahoo.com/%E5%9F%BA%E9%9A%86%E7%94%B7%E5%85%AC%E4%B8%BB%E6%8A%B1%E7%88%BA%E7%88%BA%E6%89%93%E7%96%AB%E8%8B%97-%E6%9A%96%E5%9B%9E-%E8%A9%B2%E7%9B%A1%E7%9A%84%E7%BE%A9%E5%8B%99-065426432.html
實在太令人感動了,時下很多人連對自己的父母都缺乏愛的關懷,而孫子輩能有這份孝心,可謂令人肅然起敬!
疫情期間,所有的家長們真的辛苦了,要如何變出新花樣給小朋友們玩,還真的要動點腦筋了!
我前天分享網友的釣蝦遊戲雖然新奇,但並非每家都有大浴缸和 活潑亂跳的蝦子可以彷效,但以下這則影片中的 【無中生魚】,則鐵定家家戶戶都能嘗試的。
請看原貼者說:
雖然只是個小把戲,
但是能收穫孩子們的歡樂笑聲不斷 ☺️
大家想 try 看看嗎?
原則上,我是比較鼓勵大家先動動手、動動腦做看看,因為有時候在嘗試的過程,那種想破頭百思不解,但又不甘心放棄,這種欲罷不能又堅持下去的奮鬥精神,有時連自己都不敢置信,自己原來有那麼大的耐力和意志力,而往往就在這時峰迴路轉,融會貫通,答案豁然解出時,那種快樂和成就感真的令人沈迷和難忘,因此趁著宅居在家期間,多來做做這種能增加親子間互動之遊戲,也算是一種益智兼消磨時間的良方喔!
歡迎有人提出解答,如果確實遇到瓶頸,敬請近日注意我的早安文,就會公佈答案喔!
https://www.facebook.com/bv5dm/videos/2580044242298348
另也提供一條數學題目,要不要也來動動腦試試看:
-------------------------------
以下是德國人出的數學题:
有點難,但是可防老人痴呆
您會幾題呢?
也動動各位的金頭腦!
2 2 2 = 6
3 3 3 = 6
4 4 4 = 6
5 5 5 = 6
6 6 6 = 6
7 7 7 = 6
8 8 8 = 6
9 9 9 = 6
做出一道,幼稚園畢業
做出三道,高中畢業
全部做出,交大清華台大北大
……
不會的,請轉發,看看哪個群組有高人!?
提示:
只能用數學符號!!
-----------------------------------
其實這題只是小兒科,出題的人話說的有點誇張,因只要快速掃瞄題目,馬上得到部份答案,要用點心思解開的只剩下:
4、8、9 這三題了,但說穿了,只是要善用 某數學符號,即迎刃而解了,千萬不要被文字敘述嚇到而放棄解題喔!
我不知疫情期間,大家是如何因應以下這些生活瑣事的?
以我家為例,前幾天發覺第四台之某一台機上盒出現訊號很弱,有些頻道之節目無法收視,於是我先上網,按照網頁上的 SOP 流程 DIY 一番,雖然眼看機上盒有在自我檢測動作中,但奮鬥了兩天顯然無效,只好打電話申報維修,服務人員一聽就說:
要是線上檢修無效,只有請工程人員到府才能解決了。
我一聽,馬上回之:
算了,在這種疫情危急時候,我可不想冒這個險。
客服笑得很曖昧,但馬上回過神來以專業的口氣說:
好的,只要您覺得有需要,請隨時再來電登記維修時間。
隔了幾天,發覺家裡的電熱水器也故障了,於是就自己動手檢查原因,原來是電熱棒用久燒壞了,本想出門去買一只回來更換,但問過家人,才知現在大熱天的,都不必用熱水洗澡,於是就取消出門念頭,連上網購買零件的慾望也壓下了,因為還是得出門去領包裹,總之,謹記 沒四千萬不要出門的最高安全原則!
於是連頭髮都已超過平常修剪的長度,但想想理髮時跟本不能戴口罩,真的滿擔心沒有這個金鐘罩,是要如何自保?
再說既然鮮少出門了,這個外表的儀容跟本也無關緊要,就索性讓他來個:髮長自然捲吧!
天啊!什麼時候自己變得這樣一付懶散德性,還真的不敢相信這還是正常人會做的事嗎?
終於有一件事再也無法視而不管了,因每半年預約檢查牙齒的時間到了,牙醫診所打來電話:
明天請記得來看牙。
我考慮了一下即回曰:
非常時期,我看還是延期算了。
對方以一種早就預料到的口氣回應:
我可以理解,那要不要再來預約下一次的日期!
是的,非常時期,有些芝蔴綠豆大的小事,真的可以拖就拖,可以省就省,但我一直在想,並非樣樣都可以這樣壓縮和處理,況有些事拖了,可能就會出大問題的,比如前陣子報導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之中華院區改成 北病南送 的一個基地,但原本這個地方的主要功能和病患,是不是就此可以忽略和消失呢?
我可以預見,本來一些慢性或非急性之病患,因而不敢去醫院或少去了醫院,如果說這些病本就無緊急狀態,到也相安無事,並為健保局省下可觀之開銷(但這場疫情絕對耗費更大的社會成本),未嘗不也是一種節流之措施,但如果因而損及了他們的安全和就醫權利,則這場人為災情,真的不只是新冠疫情確診與否帶來的禍害,而是有更多隱性病人正在被忽略和犧牲了。
或許我想太多了,但昨天看到以下這則,更加深我的疑慮,才鼓起勇氣打出這些連醫學專家好似都不曾提起的感想,足見有些表面看似【西區無戰事】之現況,但若時間拖久了,浮上枱面,將造成多可怕之後果啊!
女星腦瘤復發治療 疫情間她把床位留給更需要的人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616ent003/?utm_source=feed_related&utm_medium=yahoo
再來我想分享開打疫苗後,有很多朋友也告知:
要帶家裡父母去打疫苗。
但有一朋友傳來,打疫苗現場真的圍得人山人海的相片,讓人不禁擔心,這樣不是群聚嗎?這樣不是把這些老年人曝露在更可怕的風險下嗎?
很早之前,林醫生就分享其在美國的親友打疫苗之現況,是人們開著車到大聯盟球場的入口處,人就坐在車裡完全不用下車的等打疫苗,也即如下報導:
彰化啟動疫苗「得來速」 免下車就可以接種疫苗
https://tw.news.yahoo.com/%E5%BD%B0%E5%8C%96%E5%95%9F%E5%8B%95%E7%96%AB%E8%8B%97-%E5%BE%97%E4%BE%86%E9%80%9F-%E5%85%8D%E4%B8%8B%E8%BB%8A%E5%B0%B1%E5%8F%AF%E4%BB%A5%E6%8E%A5%E7%A8%AE%E7%96%AB%E8%8B%97-022234806.html
這樣是不是解決 人擠人 之問題,雖然沒有所謂 【汽車流水線生產方式】來的快速和轟動,但試問我們是在打疫苗,又不是在搶業績,或省成本,多分派一些人手來,讓這些行動可能不太方便之年老長輩免於 群聚 之風險,難道不是政府要施行的便民和 同理心 德政嗎?
總覺得今天的分享都太沈重了,還是來分享溫馨感人事件:
從一所小學,到整個台灣,此刻,在台灣各個角落,無數個一起拚的故事,正在發生。
災難當前,仍有許多吃不飽的孩子、無法上網的學生、不敢回家的隔離者…,但卻有一群人,願意為他們捲起袖子,把手伸向最需要的地方。本刊團隊第一時間深入南北各行各業現場,為你真實記錄一個個人們串聯互助的故事。
全台大停課,「對一般小朋友而言,可在家吃父母備好的飯菜,但對清寒家庭的小朋友來說,『營養午餐』是他們一天中營養最豐富的一餐,甚至是唯一一餐。現在,連這一餐都沒有了…。」
正是這句話,促使長期在全台國小推廣食農教育的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動起來,短短兩週內串聯各路人馬,發起「學校供餐急難互助行動」
一起拚下去》疫情黑暗時,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光!
https://tw.news.yahoo.com/%E4%B8%80%E8%B5%B7%E6%8B%9A%E4%B8%8B%E5%8E%BB-%E7%96%AB%E6%83%85%E9%BB%91%E6%9A%97%E6%99%82%EF%BC%8C%E8%AE%93%E6%88%91%E5%80%91%E6%88%90%E7%82%BA%E5%BD%BC%E6%AD%A4%E7%9A%84%E5%85%89%EF%BC%81-014157049.html
在疫情嚴峻下,這些人的大愛精神和行動力,真的令人好感動,也只有期待安心可靠的疫苗趕快來,讓全民恢復正常運作,讓所有的生機再現,也給清寒孩子們可以正常上學回到學校,讓他們免於受困【營養午餐】斷糧之悲情,衷心是盼!
再來個後註:
背後有比爾蓋茲,與德國拜耳集團共同撐腰的德國CureVac生技公司,採用與輝瑞及莫德納疫苗相同的mRNA技術,研發他們自己的新冠疫苗,後期試驗結果在德國當地時間16日出爐,沒想到保護力報告竟然只有47%,堪稱是「重大挫折」。
保護力僅47%!德國新研發新冠疫苗 股價跳水
https://tw.news.yahoo.com/%E4%BF%9D%E8%AD%B7%E5%8A%9B%E5%83%8547-%E5%BE%B7%E5%9C%8B%E6%96%B0%E7%A0%94%E7%99%BC%E6%96%B0%E5%86%A0%E7%96%AB%E8%8B%97-%E8%82%A1%E5%83%B9%E8%B7%B3%E6%B0%B4-041525971.html
一想到連科技界強人 微軟 創辦人都在這場戰役中遭受病毒重創,即知新冠病毒之刁鑽和可怕,我一直很納悶,各國為什麼要各行其道,為什麼不能團結起來,互通有無,攜手共同對抗頑敵呢?

今年的端午節,除了應驗這句 粽盼親離 外,也看不到以往的划龍舟比賽,相信很多人會覺得有所遺憾,但一位朋友還是在端午節當天傳來一段影片,並註明:
今年端午節唯一的一場划龍舟比賽。
什麼?是誰膽大包天,敢無視防疫禁令,偷偷舉辦這種活動,難道不怕群聚,造成不可原諒的破口?
哈哈!等點閱影片後,自己都不禁啞然失笑,原來這位朋友也效法起一些媒體之 危言聳聽 或 文不對題 等手法來騙我,真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了!
https://www.facebook.com/bv5dm/videos/2581970322105740
前陣子提到吾家後門斜對面之社區正在進行地下污水道工程,但令人納悶的是開挖了一、二天後,竟然又全部再回填並停工,我實在太好奇了,乃趁著該社區住戶在拍廢棄工程相片時,向他請教是何原因?
原乃因第二標工程在開挖中,才發覺第一標工程人員把污水管接口因地制宜的設靠在我們後門這邊,因而他們之管路必須穿越巷弄正中後才能結合,但也才發覺在巷道中間有一條台電的高壓電纜線阻礙了工程進行,該住戶說:
就不是早該就要查明並標出路線動向的嗎?
是啊!原來有些事就因沒有事前縝密的思考,加上完善的規劃,甚至是意圖便宜行事,結果反造成得不償失之結局,這不就是現在浮世繪的縮小版嗎?
說說前幾日的 無中生魚,想要完美重現必須俱備以下工具和條件:
一,完全擦拭乾淨之不銹鋼湯匙。
二、書寫白板使用之筆。(如有多種顏色搭配使用,更能顯示魚兒之鮮艷。)
三、當畫好要把湯匙放入水中時,務必要輕巧溫柔的慢慢的放入水中,當然必須還得搭配一段咒語:我變我變,我變變變,變出魚兒好驚奇。然後再開始唱:魚兒魚兒水中游....
四、當魚兒與湯匙脫離時,記得湯匙要趕快往下沈並挪開,似免被湯匙此時不小心去勾到魚身,而功敗垂成。
另數學題目,其實不要想得太難,只要記得善用 開平方和開立方 符號,問題馬上迎刃而解了。
小朋友如果覺得意猶未盡,敬請注意我的早安文將會再有題目喔!
感謝以前的同仁分享了以下的圖片給我,真的深富哲理,也值得我們深思!
其實我一生中曾巧遇一些大人物的場合,這些人還真的一副:你要合照及簽名嗎?
坦白說,對這種明星級人物的簽名,我可一點都不想搜集,到是有一次意外的摸到了一個剛出爐的簽名物件經過:
有一年西螺大橋舉辦通車典禮數十周年紀念,現場來了一位總統級貴賓,所有人一擁而上,圍著他合照,只有我不動如山的坐在 臨時郵局 的攤位上顧攤,等盡興後大家來回來歸位,但一位客戶特地走過來非常興奮的對我說:
當時我手上恰好有剛向你購買的集郵票品,又恰好帶著筆,於是我要求總統簽名,他真的簽了,我到現在都還在發抖也!
哈!他熱情的遞過來那張上面有總統簽名的集郵票品給我分享,我有點捉弄意味的就跟也說:
這應該是您今生最值得欣奮的一件事吧!
沒想到他還真的點頭如蒜,只是日後他一定會有點後悔,要了這個不太光榮的簽名。
說到拍照,隔天另一場景,也是我獨自在顧攤,因為所有人又一擁而上去看另一位政壇風雲人物,甚至有人提議到我們的攤位內合照,天啊!一下子冠蓋雲集,十多人走進來,但我立即由攤位後方開溜,連我們的同事都沒有人留意並示意要我留下來一起合照(這群人真的太不夠道義),但只有那位大人物用很迷惑的眼神全程盯著我離開,我想她一定相當納悶,為什麼會有人如此的不解風情?
雖然我不曾主動要知名人物的簽名,但手邊還是有好幾本書,都是作者親自所贈,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都主動的簽上了名,哇!那對受贈者一定會覺得無比榮幸,也無比珍貴的收藏起來,但其實我更珍惜的是與贈書者之情誼,簽不簽名跟本就是多此一舉吧!
有意思的故事
法國前總統希哈克常漫步巴黎街頭。
一天他發現一個小孩緊隨其後,便回身問:是要簽名嗎?
孩子說:不,不需要簽名,天熱我走在你的影子裡涼快些。
童言無忌,總統大慚 對於執政者來說,人民根本不在乎你的虛名,而是要你給人民以蔭護和實惠。
這讓我想起一個笑話:
有一個人演講時,發現台下的觀眾竟然不知何時都走光了,但依然有一位老先生始終如一的坐在座位上專注的盯著他看,讓他頓時充滿著熱情澎拜,決定還是要努力的奉獻心力,為這場演講畫下完美句點。
直到演講結束,他走向這位觀眾握手並說出感謝的話語,孰料老先生回曰:
你誤會了,我不是專誠來聽演講的,也不是來向要簽名的,我只是在等你走後,要關門而已!


早安
疫響天開(異想天開)
新版「接種順序」出爐
https://tw.news.yahoo.com/%E7%96%AB%E8%8B%97%E6%8F%B4%E8%BB%8D%E5%A0%B1%E5%88%B0-%E6%96%B0%E7%89%88-%E6%8E%A5%E7%A8%AE%E9%A0%86%E5%BA%8F-%E5%87%BA%E7%88%90-%E5%AD%95%E5%A9%A6-062315371.html
相信大家一定都相當的關注自己到底是屬於第幾類別,也一定有點怨嘆自己施打排名總在孫山外,而其實更擔心的是,如果按目前疫苗購買進口種類和施打順序,到時連選擇疫苗的權益都被剝奪了。
於是為了自保,有民眾說出他的心聲:
「愈早打就能保護自己,我覺得很幸運,能飛美國打疫苗,想起在台灣的親友、同事,他們疫苗難求,我就很感傷。」蔡孟勳說,很多台灣人都想在這個時候來美國打疫苗,但因為考慮簽證、進海關、長途飛行等各種難題,就無法前來。
從台灣飛美國打疫苗 民眾嘆如「兩個世界」
https://tw.news.yahoo.com/%E5%BE%9E%E5%8F%B0%E7%81%A3%E9%A3%9B%E7%BE%8E%E5%9C%8B%E6%89%93%E7%96%AB%E8%8B%97-%E6%B0%91%E7%9C%BE%E5%98%86%E5%A6%82-%E5%85%A9%E5%80%8B%E4%B8%96%E7%95%8C-062002238.html
而我也寫過這段話:
拋開因果論,如果一個人降臨到這個社會,是個無從選擇的宿命,所以我們無所怨恨,因為我們可以用後天的努力的和奮鬥來證明自己也能有出頭的一天,但當這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國家棟樑,卻在這一步再度面臨選擇權被強硬剝奪,這樣他能甘心嗎?更應問 這樣公平嗎?
想最初 AZ 疫苗進來時,很多可打的人,反而顧慮【血栓問題】裹足不前,於是當時就有開放 【自費施打】 這個選項,但隨著疫情嚴峻,許多人突然醒悟紛紛搶打,想要自費施打但已經不得其門而入了,而依目前之情況,跟本不太可能再開放自費施打了!
而我在這波疫情下,屢有別人沒提到或想不到的預測事件,準確度比媒體和專家所言還高,但只因是個沒沒無聞的平民百姓,所以始終是 落得乏人聞問,不過,我總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對:
我不知道我做了會怎樣,但我知道,我不做將會怎樣。
因此,為了全台灣一些 身不由己 的年青人,我再度提出我的看法,如果大家覺得可行,要不要串連起來,大家來個 自愛自救,相信總比束手無策好的多!
那即是眼見 郭董和台積電 都出手捐出 疫苗了,年青人也來個響應,即是【自費捐買疫苗】運動,但所捐之錢並非要買進口疫苗,因為難度太高了,試想連產業巨人都遭遇多少困阻,故我所謂的捐,是要年青人出錢買斷【政府與國產疫苗簽約之數目】,再全部捐給其他弱勢國家,如此國內所備疫苗數目,將明顯短缺,迫使國家趕快下單買進口疫苗,則所有難題將迎刃而解了!
或許有人認為我在痴人說夢,但想想,如何在逆境中殺出一條活路來,絕對要出奇制勝,既然【自費選疫苗】之路走不通,那我們來個破釜沈舟,逼得政府不得不買進我們可以選擇的疫苗,也順道讓國產疫苗有機會【出洋】 去為國爭光,造福貧窮落後國家,除了做功德為自己造福外,更是一舉多得,何樂不為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