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梁思成、林徽因與我 林洙著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創作的現代詩).[百度百科].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民國時期詩人-林徽因於1934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此詩首先是寫出“四月天”這一意象,以春風輕靈、春光明媚、春色多變等四月天的季候特徵;第二節至第四節則分別以四月天中各種不同的具象來比喻生活中的各種畫面;最後詩人直抒情意,概言“你”就是“愛”,就是“暖”,就是“希望”。全詩以諸多意象為喻,書寫細膩柔麗的情愫,表現出輕盈優雅之美,同時其內容與形式完美地結合,中國詩歌傳統中的音樂感、繪畫感與英國古典商籟體詩歌對韻律的追求完美結合,是一首可以不斷吟誦、不斷生長出新意的天籟之作。

作品原文.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句愛的讚頌
我説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着變。
你是四月早天裏的雲煙,
黃昏吹着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
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
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動着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創作背景.

這首詩發表於1934年4月的《學文》1卷1期上。關於這首詩有兩種説法:一是為悼念徐志摩而作,二是為兒子的出生而作,以表達心中對兒子的希望和兒子的出生帶來的喜悦。
梁從誡先生在《倏忽人間四月天》中説:“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母親在我出生後的喜悦中為我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説起過這件事。”對於這首詩的創作意圖,梁先生説得很客觀。故這首詩一方面是一首情詩,是為已在天國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個母親,有着對孩子強烈的母愛,為孩子寫一首這樣輕快靈動的詩也是絕對可能的。

文學賞析.

林徽因的詩如其人,宛如一陣清新的風,既不甜膩,也不灼熱,温暖而純淨,綿軟而輕柔,極富女性的細膩與深情,讓人從心底感受到一種愉快和舒適。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更是新月派詩歌詩美原則的完美體現,整首詩音律和諧,具有豐富的想象感和意境美,語言講究節與節的勻稱、句與句的齊整,無論是表達意藴還是文章結構都別具一格,此詩其藝術特色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形式純熟,意象巧妙
這首詩用“人間的四月天"來表達美好的情感,可謂匠心獨運。作者用輕風、雲煙、星子、細雨、百花、圓月白蓮等刻畫四月的景色,描繪出和風習習、百花吐蕊、陽光和煦、春色濃郁的景象,細膩而韻味無窮。四月藴含希望、熱情與夢想的時節,是每個人心中美好的伊甸園。因此,用四月天來形容的情感,是真摯的情感,來自心底最深的地方。同時,作者在結尾處再次點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與詩歌第一段首尾呼應,淋漓盡致地表達“愛”“暖”和“希望”,使情感得到再一次昇華。

手法多樣,情感真摯.

這首詩的一大特點是用大量的比喻和感官描寫,對意象和情感進行雕琢和塑造,卻毫無刻意之感,反而巧妙地將深刻的感情隱藏在華麗的語言和修飾中,讓人不覺被詩中唯美的意境和詩意的感情所打動,與詩人一起沉浸在美好的情感中。作者採用大量排比手法,如“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並採用倒裝句式,使作品具有渾然天成的音樂節奏,音節優美,朗朗上口。為了抒發深沉濃烈的愛,作者用“娉婷”且“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寫出萬般寵愛的風姿。同時用“鵝黃”“綠”“白”描寫花的絢麗與生機勃勃突出對愛的無限期待與渴求之情。

角度多重,感官體驗.

全詩從多個角度描寫四月天的特點,無論是柔和恬靜,還是百鳥歡鳴,作者都善於調動多種感官加以表現。如對四面風的描寫,一個“笑響”,一個“點亮”,由聽覺到視覺再到感覺賦予抽象的風以靈氣和生命力。對四月景的描寫,視覺上有“一樹一樹的花開”,聽覺上有“燕在梁間呢喃”,觸覺上有佈滿空間的“暖”,帶給讀者多重感官衝擊。同時,作者運用雲煙縹緲的輕柔表現四月天的靜,同時用吹着的風、閃動的星子和灑在花前的細雨點,勾勒出四月天的靈動,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名家點評.

中央民族大學語言文學系教授楊春:林徽因用她的五彩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四月天的春景圖,有云煙星子細雨圖、百花娉婷鮮妍圖、水光浮動白蓮圖、燕子梁間呢喃圖等,整首詩無瑕而又透明,既充滿了古典主義的典雅、和諧與適度美,也洋溢了浪漫主義的熱情和明朗,超越了時空,超越了個人的生命體驗,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中國女性文化》第17輯)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俞曉紅:全詩藉助多重象喻,來書寫孩子的天真爛漫活潑開朗及其所表現出來的愛和希望,表達了女詩人對孩子的深沉的愛內容純淨意象優美,筆調有如詩作所描寫的畫面一樣輕靈美麗、温暖喜悦。詩人注重韻律的和諧和形式的美感,詞語雖有跳躍,語意卻自然連貫,五節句式大致整齊,各節比喻也形成了排比羣,各種喻像色彩繽紛,動靜交融,表現出形式的新穎與完美,在清新柔麗的意境中讓讀者感受到心靈愉悦的震顫。(《大學生必讀的中華經典詩歌100首》)
當代作家白落梅:林徽因遺留下的詩作有五十餘首,唯獨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讓人一見傾心,刻骨難忘。於是每個春暖時節,人間四月,必然會想起這個叫林徽因的女子。捧讀這首詩,無論處何季,置何地,總有一種如沐春風之感。從此,林徽因永遠活在人間四月天,永遠那般清麗脱俗。她如同春天一樣有着不會老去的華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微因的人間四月》)

作者簡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閩侯人,建築師、作家、新月派詩人之一。其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説、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説《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詩集有《林徽因詩集》等。
人間四月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電視劇人間四月天 1999.jpg.



格式 寫實、歷史
開創 徐立功、李小婉
導演 丁亞民
主演 黃磊.劉若英.周迅.伊能靜
製作國家/地區:臺灣. 中國大陸
集數 20集.
製作
機位 袁曉滿
製作公司 縱橫國際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榮信達影視藝術中心
播出:
首播頻道 臺灣電視公司
台灣公共電視
中國中央電視台
亞洲電視
播出國家/地區 臺灣
中國大陸
香港
播出日期 1999年—

《人間四月天》是一部由臺灣縱橫國際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大陸北京榮信達影視藝術中心所合拍的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於1999年先後在臺灣公視、臺灣超視、臺灣台視、大陸央視、香港亞視播出。

名稱由來
編劇王蕙玲將林徽音詩作《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解作她描述徐志摩的詩作。林徽音之子梁從誡則說:「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母親在我出生後的喜悅中為我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說起過這件事。」

故事概要
正如該劇副題「徐志摩的愛情故事」所標示的,這齣戲主要描述徐志摩與三位女性(元配張幼儀,心儀對象林徽音,以及最後的伴侶陸小曼)的愛情故事。

影響
該劇在2000年1月播出後引起極大迴響,公視的網站因留言人數過多而當機,報紙爭相報導「人間四月天熱」,中文系教授被迫接受採訪談徐志摩的愛情故事;《人間四月天》重新挑起了人們對於民國初年的文化想像,不但人人對劇中台詞「許我一個未來吧」琅琅上口、市面上立刻充斥著關於徐志摩、林徽音乃至民初文人愛情故事的書籍,連統一集團都順著民初熱強打綠奶茶飲料「飲冰室茶集」。
Lisa_Hsu
Lisa_Hsu 樓主

對岸也很想拍,但林徽因女兒梁再冰說不准拍她母親與徐志摩緋聞,認為根本沒那回事,只好作罷

2023-05-16 18:36
typetin

再別康橋作者徐志摩,原名章垿,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人,出生於民國前十六年(西元一八九五年)。民國二十年八月,徐志摩從南京乘飛機到北京,中途經過山東省黨家莊,飛機誤觸山岩,焚燬遇難,時年三十六歲。

2023-05-16 19:54
Lisa_Hsu wrote:
陸小曼有吸毒習慣,毒鬼下場如此很正常。多看些那個年代歷史紀實,鬼才相信"毒品無害是政府管太多"。

清末民初時期,吸的是福壽膏.

在鴉片裡摻雜許多中藥材,稀釋了鴉片毒性,效用大約類似現今的藥用嗎啡.

當然就算是藥用嗎啡,若病患長期使用也有可能上癮.不過因為毒性減弱,並
不會與一般人印象中的那麼誇張.

因此在當時民間,並不完全排斥福壽膏,生病或疲累就吸幾口,當成萬靈丹,
起到減輕病疼的作用...就跟現代人有事沒事,吃顆止疼藥治百病一樣.

陸小曼從年輕時就開始吸,徐過世後,據聞周遭仍願意借錢讓她吸,從徐死後
,到中共建國,期間至少吸了20多年.

中共建國後,多半是愈來愈沒得吸了,幾十年老毒蟲,就這樣戒掉毒癮,後來
還活到60歲,可見福壽膏的毒性/上癮性,並不強.


---------------------------------
不是支持毒品...而是若清末民初,依當時福壽膏的流行程度,若舉國都在吸
鴉片(嗎啡),中國早該滅國,被洋人殖民了.
最近有很多推廣毒品的洗白文,說毒品無害都是政府管制不當等等
陸小曼或許有錢可以撐久一點但也搞到舉目無親,因為毒品還會破壞人性格良知。一般毒鬼的狀況,推薦你看陳存仁”抗戰時代生活史

當年上海開放吸毒,很多人死在街頭,多到政府要派垃圾車專門每天收屍清理街頭。陳存仁本身是中醫,所以一看就知道都是吸毒吸到死的,這就是認為政府應該開放毒品的”美好世界”
三腳阿喵 wrote:
中共建國後,多半是愈來愈沒得吸了,幾十年老毒蟲,就這樣戒掉毒癮,後來
還活到60歲,可見福壽膏的毒性/上癮性,並不強.

說戒鴉片不難,還可以參考陳存仁"銀元時代生活史"張學良戒毒那段

張學良年輕時有鴉片毒癮,後來覺得不好想戒毒,採取硬戒的方式,張學良戒毒完畢,人瘦成皮包骨,面無血色,形容枯槁,幾乎認不得他了,顯然受到極大痛苦,不過也成功戒毒(聽說過程愈痛苦愈不容易回去吸毒)。這叫做福壽膏上癮性不強,太誇張了吧!
三腳阿喵

對於張學良不了解.他戒毒過程,真不知是被誇大了,還是他真傻傻的還在吸當時已被時代淘汰的鴉片.然而以陸小曼為對照組,戒毒似乎沒那麼難,中共建國後,陸小曼還找到工作教人習畫.

2023-06-06 19:26
三腳阿喵

民初時期的垃圾車,可不是現代的垃圾車,應該是古裝劇時常見到的木板車之類.福壽膏摻雜中藥材,鴉片成份減少,價格下滑,毒性降低,但中藥材也要算成本,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價廉到任人吸毒到每天"大量"橫屍街頭

2023-06-06 19:32
1.
為了反毒而刻意誇大,在早年確有其必要.

許多反毒文章,幾乎都"故意"把福壽膏說成是鴉片.

清末差點因鴉片泛濫而亡國,當時的反毒手段,其實是很無奈的,打不過就加入.
引進罌粟花,自種自銷,至少肥水不落外人田,不讓國內白銀大量外流.

接著,發明福壽膏,摻雜中藥材,降低鴉片成份,減少危害程度.

福壽膏算不算毒品,當然是!

但毒性較低的福壽膏,在當時確實全面取代危害性更大的鴉片.

時至今日,仍存在類似的戒毒方式...向吸白粉的毒癮者,提供毒性較低的美沙胴
(鴉片類止痛藥),幫助其戒掉白粉.


2.
藥物本身並沒痛對錯,鴉片最初也是被當成治病救人的藥物使用.

許多人並不知道,"鴉片類"藥物早已成為尋常醫療用藥,止痛藥/鎮定劑/麻醉藥...

一般人最常聽聞,大概是用於止痛的藥用嗎啡.


3.
若真要關心反毒...

鴉片類藥物,尤其是止痛藥,消減疼痛之後,會有種舒適的愉悅感.

然而隨著科技發展,或該說醫藥界良心淪喪,不斷開發出愈來愈強效的"鴉片類"
藥物.

以止痛藥為例,一般人都服用過的普拿疼,藥效大約可維持4個小時.

"鴉片類"長效型止痛藥,可維持12小時藥效,睡前吃1顆,一覺到天明,廣受好評.

但長效型止痛藥的濫用,也讓許多用藥者,因其舒適的愉悅感而上癮.

現在美國出現大量流浪街頭,舉止形同喪屍的吸毒者,其最初根源就是長效型
止痛藥的濫用.

服用長效型止痛藥上癮,又覺得長效型止痛藥不夠力.

於是把歪腦筋動到,同樣是"鴉片類"藥物的手術麻醉劑(芬太尼).

手術麻醉劑,其特性就是藥效超強,起作用快,有效時間短.

藥效超強=超嗨
有效時間短=不過癮.

怎辦?

於是吸毒者,把作用時間短的芬太尼,加上作用時間長的動物用鎮定劑,混合出
藥效超強+作用時間長=嗨翻天.

後遺症就是,對人體傷害性也超可怕.
三腳阿喵 wrote:

民初時期的垃圾車,可不是現代的垃圾車,應該是古裝劇時常見到的木板車之類.福壽膏摻雜中藥材,鴉片成份減少,價格下滑,毒性降低,但中藥材也要算成本,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價廉到任人吸毒到每天"大量"橫屍街頭

我回去翻了一下原著抗戰時代生活史
是種黑色廂型卡車,當年上海冬天隔兩三條街就可看到凍死毒鬼,早上可看到卡車裝70~80具骨瘦如柴的屍體,撿完丟到郊外大坑埋起來

因為吸毒合法,街上小巷整排都是鴉片館,到了冬天冷風一吹就死人,當時鴉片便宜所以吸的人很多

你不相信隨便你,人家講的是現實,你信的是理論,很奇怪很多人總覺得虛的理論比真的現實更重要。反正現在舊金山街頭也是如此,街頭都是毒鬼髒亂無比,毒品開放合法化的下場就是這樣
Lisa_Hsu wrote:
是種黑色廂型卡車,當年上海冬天隔兩三條街就可看到凍死毒鬼,早上可看到卡車裝70~80具骨瘦如柴的屍體,撿完丟到郊外大坑埋起來

所以,事實是:冬天隔兩三條街就可看到"凍死"毒鬼.

1.
若冬天酒醉昏睡大街被凍死,顯然酒醉並不是最主要因素,嚴寒才是真正致死的原因.

同理,吸毒致死與凍死,這完全是2回事.

早期為了反毒,確實會把所有事混為一談,以強調毒品的危害程度.

但時至今日,至少該把事非對錯分清楚.

2.
譬如我前篇提及的手術麻醉用藥芬太尼,這是1960年代就發明的正規藥物.

結果被毒癮者拿來惡搞,當毒品吸食,該怪芬太尼嗎?


福壽膏的名聲很差,但發明的目是為減少鴉片的危害...而且也確實達到目的.

其實"美沙胴"也常被視為初級毒品,但理論上,這2者都是為消滅正牌毒品的替代性藥物.
typetin

你是有藥師背景嗎?如數家珍。

2023-06-26 23:12
Lisa_Hsu
Lisa_Hsu 樓主

網路上很多啦,滿嘴術語,聽起來很專業,實際上真包假,關鍵處說謊。他應該再多說些,比如當年用嗎啡來戒鴉片毒癮

2023-06-27 10:29
三腳阿喵 wrote:
若冬天酒醉昏睡大街被凍死,顯然酒醉並不是最主要因素,嚴寒才是真正致死的原因.

你又不在現場,講起原因倒是比活在當年目睹現場的中醫師陳存仁還清楚

陳存仁當醫師看多了,毒鬼面容有一定特徵,一看就知道吸毒的

吸毒者喪盡家產,不吃飯只吸毒,淪落街頭瘦到皮包骨,最後冷風一吹就死掉,你卻大聲喊是凍死的,與毒品無關,毒品無罪
Lisa_Hsu wrote:
網路上很多啦,滿嘴術語,聽起來很專業,實際上真包假,關鍵處說謊。他應該
再多說些,比如當年用嗎啡來戒鴉片毒癮

1.
嗎啡:鴉片類止痛藥物,從罌粟桿提純的生物鹼,其純度高於鴉片...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一級毒品...

最初是極其優良的止痛藥物,而廣泛使用於各方面...

但後來發現,具高上癮性,若長期使用,要更高的劑量,才能達到相同的止痛效果.因此
對身體危害極大,嚴重時可致死.

曾經:被當成戒除鴉片的藥物使用,最初也有成功案例,但後來被證明嗎啡更毒.

你先前提及張學良戒鴉片的慘狀,稍微查資料,就是請鬼開藥單,用嗎啡戒毒的下場.

之後,嗎啡又衍生出海洛因,最初被當成精神類藥物,但上癮性/毒性是嗎啡的2~3倍.


2.
確實,我並不懂醫學或藥物學,但只需找資料,就能明白"鴉片與福壽膏"的為害區別.

福壽膏是在鴉片中摻雜中藥材...論毒性/上癮性,絕對是:海洛因>嗎啡>鴉片>福壽膏.

西方為了醫學,但實際卻製造出效力愈來愈強的毒品.

反觀福壽膏,雖從一開始就背負毒品之名...但實際是在鴉片裡摻雜中藥材,降低毒性
及上癮性.


3.
芬太尼/Fentanyl,鴉片類麻醉藥物,其本身完全與毒品扯不上邊...1960年代發明,因其
起作用快,有效期短,不易導致上癮性.至今仍使用於開刀手術.

會被污名化,認為芬太尼是毒品,純粹是一般人以訛傳訛,根本搞不清事實真相.

起初芬太尼,是遭到長效性止痛藥的上癮者惡搞,覺得止痛藥還不夠過癮,就嚐試注射
芬太尼,但其特點就是有效期短...

因為芬太尼是合法藥物,於是毒販開始介入,覺得這是新商機,可以開闢新的製毒方向.

於是就混合同樣是合法,但用於動物的持久型藥物,達到強效+持久...但混合後產生的
負作用,對人體危害也達到極其驚人程度.


Lisa_Hsu wrote:
你又不在現場,講起原因倒是比活在當年目睹現場的中醫師陳存仁還清楚
陳存仁當醫師看多了,毒鬼面容有一定特徵,一看就知道吸毒的

吸毒者喪盡家產,不吃飯只吸毒,淪落街頭瘦到皮包骨,最後冷風一吹就死掉,
你卻大聲喊是凍死的,與毒品無關,毒品無罪

你這就強詞奪理了.

吸食福壽膏的吸毒者,露宿街頭,被凍死...不吃飯也遲早餓死.

當然可說這是吸毒的危害...但反之,也等於要純然因為吸食福壽膏,毒性過重吸到死
,並不容易.


陸小曼是因為倉促墮胎,所導致的婦人病,疼痛不堪,而被推薦吸食福壽膏止痛.

徐志摩當時交往的都是知識份子,包括徐及其友人(甚至是推薦吸食福壽膏者),絕對
知道毒品的危害.

但實際上,即使是胡適也只是勸說...勸說無效,仍繼續與其夫妻倆往來.


福壽膏的易戒除程度,最明顯例子,中共建國後下令禁毒,廣大福壽膏上癮者,到那去了?

當然是,如陸小曼久沒得吸,就被迫戒掉了.

換成嗎啡/鴉片上癮者,怎可能只因為沒了供應,或被關一陣子就戒掉?


其實台灣也一樣,當年隨國軍台,號稱2百萬軍/民同胞,其中絕對有不少人吸過福壽膏.
這些人沒了福壽膏怎辦,除非找到其他替代品,否則就是自然而然的戒掉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