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品牌的連鎖書店出路 ( 隨意寫寫,內容有待改善。)

出版業問題最大
一、三倍行距,邊界5公分,一本書印刷占比有三成嗎?,賣白紙嗎?
二、浮誇定價,內容搞業配,紅藍劣譯,當讀者白癡?
三、拒絕數位化,以紙本製造流通障礙,大家時間都很多吼?
跟唱片行、DVD店一樣,早點收一收比較好。
免責聲明: 以上言論為玩笑話,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邪惡 R

電子化是台灣消費者自己造的孽?說個笑話 電子化版本一出..沒幾天就能在網路上下載看盜版,另外目前台灣消費者看電子的比例很低(付錢買)!!實體書跟電子版權是各別的 (代理書籍).

2022-11-09 10:30
邪惡 R

如果電子版的利潤不足支付電子版權費!!你是出版社你要出版嗎? 還是你開一間出版社來出看看? 看會虧到多不醒人事......(台灣多數人觀念都認為電子化的=網路可以看免錢的 去買是傻子)

2022-11-09 10:32
鴨唬雞摸爛到爆 wrote:
拒絕數位化,以紙本製造流通障礙,大家時間都很多吼?

現在書籍幾乎都有電子版,
只是電子版的售價其實也沒便宜多少.
買一本書要花的最多時間就是閱讀本身,
其它都是小事.

浮誇定價,內容搞業配,紅藍劣譯,當讀者白癡?

書籍定價都是公開透明,接不接受消費者心裏自有一把尺,
業配應該是指某些專業書籍,比方旅遊攝影之類,免不了的,
劣譯之類的問題很常見,而且越來越多,
只是,什麼是「紅藍劣譯」?
cckm

洪蘭?其實洪蘭譯的東西品質並不差.科學專業領域個人無法評論,一般小說等級的翻譯書並沒啥問題.

2022-11-09 9:56
邪惡 R

台灣電子版價格沒便宜多少有原因的,平台上架費直接就要售價4-5成去了.抽的占比太高!!如果是代理書籍還有版稅成本1-2成占比...基本一個代理書,上架費跟版稅就要5-6成...

2022-11-09 10:24
潛水王01 wrote:
墊腳石門市遍布嘉義以北縣市

墊腳石有賣書??
我一直以為他是文具專賣店.....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書商自己做的孽
一頁沒幾個字
阿貓阿狗都在出書
內容狗屁不通

曾經我是何嘉仁、新學友、金石堂、誠品的會員
以前這些店都還在的時候
我每個月買書的錢大概是三到五千
另外也常從國外訂書進來
相比之下慢慢發現台灣雜誌與書籍內容浮濫比例之高
我現在還是每個月買書
但是幾乎沒有中文書了
而書店也變得越來越像是賣場
書的位置越來越少
越來越亂越來越吵
在那樣的地方買書
對我而言越來越像是一種耐性大考驗

另外每次到書店
看到一些人抱一堆書坐在地上看
圖書館都不允許這樣做了
何況是私人書店
有一點羞恥心好嗎
店家沒指正你不等於你就可以這樣做
而且這種人最喜歡電話接起來強調「我在XX書店看書」
有的還好精明的會準備飲料邊看邊喝


總之
出版商亂出書
書店傾向更好獲利的商場
讀者看免錢書還把試閱本都抱走
以前唱片業的那場浩劫
現在出版業在重演而已


順帶一提
台灣經常有低劣的翻譯
各式書籍與影片
一旦遇到低劣的翻譯品質
真的令人作噁
錯字、錯譯、誤解原意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我覺得對書店來說,除了補教書籍以外,就算成本低,單純賣書已經沒有搞頭了

理想的狀況下,連鎖書店可以做為半個藝文空間,「教導」「推廣」閱讀的活動

像品牌一樣,做出足夠養活書店的粉絲群
將書籍做為舉辦活動的商品

簽書會,讀書會,
兒童/小孩的說故事會,
補習會
都是能搭配賣書的
TW5269 wrote:
圖書館免費借書,對出版社很傷,建議改成公用閱讀版,建立補貼機制。或是,出版日期間隔一年後,再上架公用圖書館。



圖書館不是這10年才出現的東西
它是一直存在的 !!
主要是閱讀人口減少網路看免錢盜版
圖書館(不管是各種形式跟大小)
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知識流通管道!!!我覺得,這應該無涉出版社營利!

至於樓上的朋友提的行距跟留白,其實我也不太同意!!

應該這樣說...
近代的書籍都走文青風,跟上一代那種考究,嚴謹的方式大大不同!!
內容方向也差很多,現在都變成部落格型的短文,甚至是新白話詩體~
所以要靠大量的留白跟版面,而且越來越重視插圖!
把書本身就做成整體視覺的一部分!

書,有兩個最重要的意義!
傳遞知識!跟文字的溫度!
所以,還是要看屬性跟使用需求
只是目前,好像後者稍占上風~
因為網路時代,幾乎取代了前者
(雖然很片段,很破碎)

電子跟實體我個人都大量使用,也都愛!
沒什麼牴觸的問題!

至少
捧在手裡的書!.....那種感覺是無可取代的!

我覺得嚴格來說~
是這個時代人心浮動!多數人連"靜下心"都快做不到!
所以更不會有所謂的~心靈,或內在...這類的精神~

所以,向書籍這樣的文教事業,
才會跟隨著像藝術...影視歌舞娛樂...這些事業一樣
慢慢地走向下坡
我之前也發現了,我現在的購書量不能和十年前相比。工作幾年,收入有成長,購書量反而下降,屢次想買書去書店又是空手而回,上網找書,很多書似乎有趣,但不翻閱一下實在沒感覺,難得下單一本。

我買書很重視感覺的,曾經有次在百貨公司趕時間穿過某連鎖書店,經過個架子上放了本 "1493",不知哪來的感覺拿了就走,邊走邊翻閱,幾秒後經過櫃檯順便結帳,這本書我後來買了第二本不拆封放著。

所以樓主這問題,我想想也不知道怎麼辦。書店有地租的問題不能放太多書,所以選擇少,像我的喜好是屬於小眾市場更難找,但網路書店又不讓我有消費動力。

至於翻譯水準的問題... 有時就算了,我知道翻譯的收入很低,不敢要求翻譯全部正確,只求他們不要做思想審查背棄作者,我之前對某出版社的印象不錯,怎麼會搞出美洲中國辣椒事件? 自取其辱到家。

此回文是隨意寫寫,內容有待改善。 :)
aligu1869 wrote:
才會跟隨著像藝術...影視歌舞娛樂...這些事業一樣
慢慢地走向下坡

藝術的確走下坡,
但是影視歌舞娛樂可沒有,
沒落的是實體唱片,電影院 ,有線電視,
歌曲舞蹈影視透過網路可是流傳得更廣........
aligu1869

一來,我指的是相關從業人員(偏向幕後吧!)再者,其實你仔細想想,近十年來台灣妳喊得出幾個新出道的歌手?影星?偶像?對吧~[XD]

2022-11-09 10:47
cckm

年輕人不都追韓星去了?

2022-11-09 11:38
24hr 自習室, (附餐飲)?

共享工作空間?

放書的地方放幾個平板, 裡面放電子書讓別人看?

其他地方就放桌椅, 分成工作區跟會議間?
aligu1869

我有兩個前同事,一個老同學...至少三個案例,都是類似漫畫店,或休閒書店......都是賠到脫褲子收場!

2022-11-09 10:50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