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紙如果你沒有對顏色很執著的話,牛皮紙是很好的選擇,大部分牌子的品質差不多,而且不挑紙也不褪色。再加上紙本身質地比較緻密,很適合和防水墨水搭配,我在戶外的隨身筆記都這樣用。但淺色墨水可能會看不清楚,而且一些顏色比較細緻的墨水就表現不出來,不適合畫圖。如果要找專業一點的紙,以前用過捷登代理的無酸紙,適合做標籤、樂譜、標本台紙。
如果要長久保存,我還是偏好鉛筆,天生防水且大多便宜。我在博物館看到一些五十年左右的標籤也都是用鉛筆寫在無酸紙上。至於一百年以上的就不知道是哪種墨水了。如果是比較正式的手稿,例如設計圖、美術繪圖的線稿,我朋友都用櫻花的代針筆,也是很不挑紙,一般情況都能穩定工作,且成品能久放。如果有極細筆觸的要求 uchida 最細但是出墨不穩定。不過我覺得用代針筆寫字需要花時間練習,以你的使用習慣未必適合。
最後還是得說,紙的存放方式對字跡的保留影響比較大。重要的東西還是建議放在乾燥的地方。大約二十年前,我用油墨原子筆寫的的國中筆記,放在床底下的已經全部糊掉了,放在書架最上面的除了灰塵多之外,沒有褪色或暈開。所謂的檔案墨水或是博物館級的無酸紙,如果沒有在控溫濕的檔案室裡面,放十年大概也是都壞掉。
本人不是專業玩家,只是因為以前念書的關係,有興趣嘗試不同書寫素材。個人經驗分享,沒有標準化測試,如果你去美術社或鋼筆店他們可能有不同的觀點。
https://www.ptt.cc/bbs/stationery/M.1440433399.A.A0A.html
http://www.jdarts.com.tw/paperN-1.htm
綠 草蛉 wrote:
如果你喜歡用鋼筆的話(恕刪)
謝謝您,五分奉上,
比較怕麻煩,所以只會找安全牌,可能會堵筆的墨水,應該會先用便宜的中國鋼筆試寫幾個月,以前曾買過一些五六塊到二十幾塊人民幣的便宜鋼筆,有空再來試試。
手邊的墨水都是黑色,藍色,好像還有一罐紅色(不確定),以文字書寫為大宗,因為我畫畫的等級大概只有幼稚園程度
,只是偶爾靈感來時,例如想到一個新的發明,或是畫心智圖,單純用文字無法形容,才會用圖案輔助。筆尖以F尖最多,M尖大概有兩三隻,B尖可能會有,再粗就沒有了,沾水筆和代針筆沒用過。
鉛筆從小學以後,就很少用了。
毛筆倒有幾十隻,硯台十幾個,墨條可以用斤算,但也好幾個月沒寫了。
以前買墨水,專挑便宜的買,所以派克墨水用了很久,十幾年前才開始用百利金4001,現在手邊幾罐4001也都有是那時候買的.
最近幾天看墨水,也做了一些功課,發現有點兩難,要字跡長久保存,就要用超微粒墨水或鐵膽墨水還是碳素墨水,但這些墨水又相對容易堵塞,而我也未必每天都寫,即使是最常用的筆,有時也可能超過一個禮拜沒用;要是像以前一樣用原來的墨水,固然不大會堵,以後卻很容易遇到字跡變淡的困擾。
要用好筆裝長效墨水,就容易遇到堵塞問題;但若是常用普通的筆裝長效墨水,那我買好筆是買辛酸的嗎?

有點好奇你對長久保存的期待為何。我玩鋼筆只有六年,沒經歷過褪色以至於無法識別的問題,反而有點喜歡墨水放久了的質感。而且很多古書在乾燥環境也保存了數百年,應該想想你希望多完整的保存什麼樣的內容。完全不變色褪色應該不可能,可是多數的水性墨只要不泡水,字跡應該都能久放才對。如果你的經驗放不了十年,我猜可能是紙的問題。本身如果纖維太鬆散,以台灣的氣候很可能放久了就會糊掉。以前用過 copymate 的再生影印紙也是很不耐放;doubleA 保存好一點,可是一開始就很不好用。放在木頭櫃子裡的倒是好很多,只是偶爾要拿出來把衣魚跟書蝨的卵清掉。不過我對紙比較沒有研究,如果你有什麼心得我會很感興趣。
至於傷筆的問題我覺得不用想太多,會塞大概都是沈殿物卡在鰭片或筆尖背面。我最常用的是無印長鋼,灌過好幾次鐵離子墨水,只在第四年拆洗過一次,而且也沒有很多沈澱物。萬寶龍的理論上會狀況不會比無印差。因為供墨系統流動性比較好,筆蓋氣密性也好,理論上 F 尖就不太容易塞,也不容易因為放太久乾掉。而那些精品定位的筆都是可以換零件或是可拆洗,真的塞住的話有很多解決方法。若要墨水腐蝕筆尖或鰭片應該只有鯰魚那類高濃度的墨水 (尤其是白鯨),放個十年才會在使用上影響供墨。倒是長時間不使用氧化壞掉比較常聽說。另外如果是重要文本,那肯定是內容的價值遠比那枝筆還要高,當然是最高階檔案墨水給他灌,沒什麼好可惜的。
內文搜尋
X



























































































